萬利拍賣會的拍品徵集現場。

沈瑜後面還有一個排隊的藏家。

書畫組的兩位老師,在為今天最後的藏家鑑定一幅扇面。

其他幾位老師商量好瓷器的起拍價,手頭沒有事情做,都聚在了一起說話。

有人還問起沈瑜捐贈古董的經歷,說話間的氣氛也輕鬆了許多。

現場的業務經理,準備請沈瑜辦理手續。

沈瑜沒有急著籤協議。

他一直在考慮,是否要用拍賣會驗證自己的猜測。

書店老闆對古籍判斷準確,報價也是行價,古籍為什麼會在地圖上顯示為藍點?這個價值差究竟是怎麼體現的?他快速衡量之後,決定用一套光緒—釋迦如來應化事蹟實驗自己的猜測。

楊老師先看到了他的拿出了書籍,問道:“你還有藏品送拍?古籍?”

他的話,讓幾個老師注意到沈瑜拿出來的書籍。

沈瑜說道:“從市場上買到的。

這是完整的一套古籍.”

雜項鑑定組的一位老師笑著說說:“這次輪到我們了.”

沈瑜今天買到的古籍善本,按照過去的檢漏標準,都不算撿漏,因為這些古籍是按行價買的。

說白了,這些古籍在店老闆眼裡就值這個價錢。

用過去標準來衡量,用行價買的東西,擱上十年之後漲價了,這不算撿漏,那是時間的原因。

對於古籍在地圖上顯示為藍點的現象,沈瑜的猜測是古籍市場價值的波動。

所以,要在拍賣會上試一試。

果然,雜項組的祝老師翻看古籍之後,平靜的說道:“這套書沒有什麼問題。

你買到這套書的時間不久吧?”

沈瑜說:“的確是剛買到的.”

祝老師笑著問道:“寶郭寺市場?”

沈瑜說:“您的眼力真好,我買到之後,不敢確定古籍的市場價值.”

祝老師問道:“你用多少錢買的?”

沈瑜直接把買書價格說了。

兩位雜項組的鑑定老師對視一眼。

不知道為什麼,兩人心中同時鬆了一口氣。

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年齡和收藏品的反差,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祝老師說:“你的幾件瓷器都是好東西,古籍也沒問題,可是,你買古籍的價格就是行價,不賠不賺。

在拍賣會上應該能拍出去,但是價格就不好說了,也許能賺一點兒,如果拍的不好,可能還會賠一點手續費,你確定要上拍嗎?”

沈瑜點了點頭:“試一試.”

楊老師安慰他道:“你也不用擔心,你的幾件瓷器估計都能拍出高價,即使古籍拍賣略有差池,也不會賠錢.”

丁老師與幾個老師商議後,把古籍起拍價定在36000元。

雖然比自己購買的價格還低,沈瑜還是同意了這個價格。

他想的是,實驗成功,自己以後撿漏就更有把握,如果不成,就要另想它法再做分析。

沈瑜帶來的東西多,簽訂協議後,業務經理帶著兩組人,將藏品送到了保險庫。

去保險庫之前,楊老師還囑咐:“小沈啊,今天可急著別走。

等一會兒,咱們一起吃飯好不好?”

沈瑜說:“太好了,我正想請幾位老師一起吃飯,就是不知道您幾位願不願意賞光.”

楊老師說:“你先辦手續,等會兒再說.”

沈瑜辦完手續回來之後,拍賣品徵集現場的藏家已經陸續散去。

他聽到現場的工作人員中,有人小聲的議論這次徵集到的拍品。

大多數藏家來送拍品,多半是帶一件兩件藏品。

沈瑜帶來了幾件瓷器和一套古籍。

在拍品徵集中,還是很少見的,所以給工作人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幾位老師還在處理手頭的事情。

沈瑜和楊老師商議良久,最終決定由他請客。

等待幾位老師赴宴的時候,沈瑜想了想,自己在首都並不認識什麼人,為了避免冷場,就撥通了齊宏的手機,問他有沒有時間來赴宴。

齊宏聽說沈瑜來送藏品,要宴請幾位鑑定師,立刻答應過來。

西渡賓館。

沈瑜和鑑定組的幾位老師在賓館門口下車,齊宏已經到了。

眾人相互認識後,來到預定的餐廳。

齊宏非常健談,很快把氣氛活躍起來。

幾位老師並沒有說收藏的事,反而說起美食。

鑑定組的老師中,大多數人喜歡美食。

楊老師與曲老師還為沈瑜介紹本地的特色美食。

雜項組的祝老師:“這家賓館的京菜與魯菜很有名,保持了傳統菜的原汁原味.”

服務生拿來選單。

眾人退讓年長者點菜。

幾位老師先後點了蒸糯米丸子,糟溜魚片,紅燒鯉魚,悶排骨,三不沾,蔥燒海參,奶湯豆腐,鮁魚餃子,以及幾種時令蔬菜,據說都是這家賓館的招牌菜。

幾人又點了各自喜歡的美酒。

楊老師第一個舉杯:“今天本來是我這個老傢伙想請客。

後來,沈瑜堅持請客,又讓我說幾句。

咱們先歡迎沈瑜,還有齊宏。

沈瑜也玩收藏,齊宏雖然在首都,但是一直沒機會和大夥兒認識。

今天都認識了,大家以後也多照應一下年輕人.”

沈瑜和齊宏與幾位老師碰杯。

美食陸陸續續被端了上來,吃飯是次要的,聊天說話才是主要的事情。

席間,他們聊起了這一次的拍賣會,沈瑜這才知道,這一次秋季拍賣竟然分成了十個專場,其中還有兩場個人收藏的專場拍賣。

幾位老師由瓷器專場開始,聊到沈瑜帶來的官窯瓷器。

楊老師說起在濱海與沈瑜認識的經歷雜項組的祝老師說:“小沈,如果你不急著走,可以在首都好好看看博物館的藏品。

首都的博物館現在有一百多家,每年都有增加,今年又增加了九家。

有種類齊全的博物館,也有很多特色博物館,比如說鐵道、中藥、服飾、戲曲等等,數不勝數。

足夠你看很長時間。

我聽養楊老說,你還在上大學?”

沈瑜說:“我今年讀大三.”

祝老師說:“有沒有考慮過,以後來首都發展?你喜歡搞收藏,還是要到文化中心來,才能大展拳腳.”

沈瑜說:“謝謝幾位老師抬愛,我也正考慮這個問題,也不知道有沒有合適的機會.”

楊老師說:“對有本領的人來說,機會很多,這裡的好幾位都可以招研究生。

你來考研究生,就可以留在首都發展.”

沈瑜舉杯,感謝幾位老師的照顧,但沒把這件事情當真,畢竟,酒桌上的話,很多是場面話,也有客套話,不能當真。

這些老師中,年齡最小的47歲,年紀大的已經快70歲了,都開始注意養生。

因此,無論多好的美食與美酒,他們都是淺嘗輒止。

到了晚上8點,幾位老師就要各自回家休息了。

沈瑜在賓館門口,送幾位老師上車。

齊宏一直陪著沈瑜送走了幾位老師。

兩人也沒回酒店,各拿著一瓶飲料,坐在酒店前的廣場上休息納涼。

此時的氣溫降低,不像白天那般炎熱。

齊宏感慨:“小沈,真沒看出來,你還能認識這幾位老師.”

沈瑜奇怪的反問:“你在首都做樂器生意,應該與拍賣行、博物館打過交道吧?”

齊宏說:“以前,我認識他們,他們不認識我。

收藏越來越熱門,這些老教授,老專家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我在家裡地位一般,想認識他們還真不容易。

你想沒想過來首都發展?”

沈瑜搖頭:“我還沒想過這個問題,而且酒桌上的話不能當真.”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星際復甦山海文明

可樂汽水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