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從洗手間回到辦公室,看到鹿欣正在盯著螢幕,就問道:“怎麼樣?開始了嗎?”

鹿欣的視線從螢幕上離開,說道:“還沒開始,有一件瓷器的拍賣時間特別長,到現在還沒結束.”

沈瑜回到座位,看到正在拍賣的古玩,再拍賣兩件古玩,就輪到自己的目標了。

剛才的三戰兩勝,讓他心情不錯,點了一支菸。

鹿欣翻看沈瑜用書籤標記的古玩,忽然指著其中一件,問道:“這個小方桌的尺寸很小,是做什麼用的?”

沈瑜說道:“這是在書房中擺放的小小型傢俱,算是文房用品的一種。

這件方桌以紅木為材,長方形,側面鑲湘妃竹,拼組呈如意紋。

桌面光澤平整,紅木色澤純正鮮亮,邊緣淺凸,桌角圓滑無稜,整個器型規整大氣,簡潔沉穩。

這件方桌用的湘妃竹,竹竿佈滿褐色的雲紋紫斑,分枝亦有紫褐色斑點。

此方桌以紅木鑲湘妃竹,材質上乘,品相亦佳,包漿明亮,是文房佳品.”

“這一件呢.”

鹿欣又翻了一頁,指著一件鎮紙,問道。

沈瑜說道:“這件銅童子臥葉鎮紙,造型生動活潑、小巧美觀,質地溫潤,毫無雜質,線條細膩,工藝精湛。

我判斷,這是清代的鎮紙。

你看,童子以手支撐頭部,神態安詳、凝神靜氣,不忍打擾。

其衣紋自然流暢,真實有質感,童子憨態可掬、嬌嫩甜美、清新自然。

童子所臥之葉,細膩油潤、紋路清晰可見,雕工精細流暢,厚薄適中,質感極佳.”

鹿欣問道:“你好像收藏了很多鎮紙,為什麼還要買這件?”

沈瑜說道:“鎮紙造型流暢,優雅委婉,比例完美,裝飾繁簡適當,做工考究,銅質精華,線條圓潤,充滿了生活意趣,值得收藏.”

鹿欣問道:“這兩件古玩好像都沒有明確的年代標識,判斷很困難吧?”

沈瑜說道:“上次去魔都,我已經到預展現場看過,應該沒有問題。

正因為這樣難以判斷的,才可能撿漏。

你剛才也看到了,那些大開門兒的古玩,很多人都會競拍。

有錢人很多,他們會把價格抬高.”

兩人聊天的時候,小方桌開始拍賣。

沈瑜連線拍賣公司的工作人員,指揮他開始舉牌。

小型方桌是無底價起拍,參與競爭的人不少。

沈瑜把價格加到3萬之後,只剩下一個現場的買家還在和他競爭。

價格到了萬之後,那位競爭者也放棄了。

沈瑜用55000的價格,買下了小方桌。

清銅童子臥葉鎮紙的起拍價是3000元。

拍賣師宣佈開始拍賣之後,沈瑜直接把價格加到了兩萬。

有一位買家試著加價一次,沈瑜又把價格加到了萬,就買下了鎮紙。

輕鬆的買到兩件古玩,所花的錢,比預計的價格要低多。

他翻看著圖錄,說道:“接下來拍賣的三件古玩,我都不喜歡,不知道要等多久.”

鹿欣問道:“你還要買什麼?”

沈瑜說道:“看看,就是這件清中期銅錯金簋式爐.”

鹿欣看著圖片,問道:“這種銅爐的裝飾太過華麗,和你買過銅爐相比,是不是過於張揚了?”

沈瑜說道:“這件香爐侈口,深腹,側出雙獸耳,圈足在底足處理上增其高度,更顯挺拔穩重。

爐身通體錯金裝飾,抽象神秘,細弦紋、幾何紋、獸面紋、動物紋莫不美輪美奐,精美異常,爐子經長年烘焙,內斂自然,凝重含蓄。

此外,這件香爐仿簋式而制,簋,是古代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流行於商朝至東周,另據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鹿欣問道:“會有有很多人競爭吧?”

沈瑜說:“一定會有競爭。

不過,時代拍賣公司給銅爐的估價是5萬~8萬元,可見,他們也是信心不足.”

聊天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

當清中期銅錯金簋式爐開始拍賣之後,鹿欣發現,沈瑜的猜測基本準確。

雖然有人競爭,但是,他用萬的價格順利的拍下目標。

鹿欣看到沈瑜還在翻閱圖錄,就問道:“你今天買的古玩已經不少了,還要買嗎?”

沈瑜指著一張古怪玉環的圖片,說道:“我還想再拍一件,就是白玉獸面紋蚩尤環。

有乾隆年制的款識.”

鹿欣沒見過這種玉器,就問道:“為什麼叫蚩尤環?”

沈瑜解釋道:“蚩尤環,本為一種臂飾,臂飾指戴在腕間或臂上的飾物,主要指瑗、臂環、鐲一類飾物。

它們一方面可能與原始人佩戴狩獵工具環形石斧的習慣有關。

最初,蚩尤環並不是雙環合璧的,只是單獨的環,從功能上來命名,可稱為“臂環”,傳說是黃帝戰勝蚩尤後,將蚩尤的頭像琢在環上作為紀念。

蚩尤環這個名字是後人起的,最初見於元朝朱德潤的《古玉圖》一書。

這件蚩尤環應該是典型的乾隆朝仿古玉器,是以良渚文化蚩尤環為摹本,稍加變化而成,其功能性亦已轉變,可作為紙鎮之用,或賞或玩。

清代宮廷製造的蚩尤環數量頗多,尺寸大小不等,分別用青玉、碧玉、白玉為原料,但樣式皆相同,均為雙合璧連環式,合之為一環形,環外側淺浮雕四個蚩尤頭形,若將環從中間分開,則變成兩個薄環,且兩環相套,可錯可合.”

鹿欣聽完介紹,又看到了拍賣公司的估價,“30萬~40萬?這麼貴?”

沈瑜說道:“這個估價有些保守,我估計,成交價格會高於估價.”

“為什麼?”

沈瑜說道:“乾隆曾經在一件白玉蚩尤環上題詩。

玉環可上下扣合,兩環環面上下共四個位置,各書寫了十二個字,現藏於首都博物院。

這件蚩尤環與首都博物院所藏蚩尤環的造型相似,均為白玉質,呈圓環形,環側切為二,兩環相套可錯可合,環外雕四蚩尤首及兩組變形獸面紋,內壁分別淺刻乾、隆、年、制”四字款。

這件蚩尤環材質極好,是羊脂玉。

造型奇巧,以精湛工藝做成陰陽咬合,以四個單元裝飾獸面紋飾,其工藝亮點在於精準的咬合製作。

我在預展上看過這件玉器。

當時的工匠以極準的創作手法進行工藝表達,尺寸之準,密合之嚴令人歎為觀止。

這件蚩尤環的拋光打磨之法也有出奇制勝之處。

所以,這是今天的重點目標.”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世紀終焉,重啟人生

酸橙愛吃雞

女神好感返現,成為全球第一神豪

正在構思筆名

四合院:我有一個山河珠

地瓜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