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別墅客廳裡,幾位圍觀了賀壽圖出售過程的人,紛紛對買到賀壽圖的買家表示祝賀。

“此件漳絨尺幅較大,精美的織藝加上古代廣為流傳的傳統圖案,彰顯了大家風範.”

“老荊眼光高,動作也快。

類似的漳絨,在國內民間流傳甚少,物以稀為貴,值得珍藏.”

那位買到的賀壽圖的人非常高興。

接受祝賀的時候,他悄悄看了一眼沈瑜,發現他已經去看那些沒有賣出去的古玩,悄悄鬆了一口氣,暗自慶幸,自己的當機立斷。

沈瑜已經用遊戲地圖找到了可以購買的古玩。

他看過賀壽圖之後,就發現遊戲地圖上,線索游標開始閃爍,看了說明之後才明白,原來昨天的獎勵竟是在這裡。

按照地圖顯示,他找到了擺在一個木盒子裡的八個瓷哨。

這幾個瓷哨尺寸都不大,造型各異有魚形,有杏核型,桃核型,還有兔型,魚型,雀形等各種造形,其中一個瓷哨有浮雕人面的裝飾。

這些瓷哨有的是白釉,有的是綠釉,有醬釉以及青釉的。

他徵得允許,依次拿起瓷哨觀察。

看過一遍之後,初步判斷這裡面大概只有兩個是真的,一個是高浮雕人面裝飾的青瓷哨,生產年代可能是元代以前,可惜有傷。

還有一個是雀形白釉黑彩的瓷哨,像是清末民初的工藝。

其他六個瓷哨,有的是仿宋代瓷哨,有的是仿明代瓷哨,還有兩個乾脆是臆造的。

他藉著拿起瓷哨的機會,用遊戲地圖判斷,但是,地圖只確定了線索游標,沒有顯示顯示這兩個瓷哨是否有潛在價值。

只能先買下來,再研究。

沈瑜確定了目標,看到賣家田先生有空,就請他過來,詢問這一盒瓷哨的價格。

田先生走過來,看了沈瑜問的古玩,說道:“這些瓷哨都是我父親在不同地方購買的,湊成了一套.”

沈瑜問道:“我想挑幾個購買,每個瓷哨單獨談價,可以嗎?”

田先生說道:“沈總,這盒瓷哨只能成套出售,你把最好的挑走了。

剩下的可就沒人買了.”

沈瑜又問道:“整盒出售,什麼價?”

“您既然喜歡,價格好說,4萬元.”

沈瑜因為地圖的原因,不確定這個價格是否划算,說道:“這套瓷哨裡,有幾個的品相不好,4萬的價格,有點兒高.”

田先生說:“沈總,您應該也聽說了,我急著出售,已經把價格壓低了。

您買古玩,還在乎這4萬元?”

沈瑜發現有幾個人看過來,也不想再耽誤時間,“好吧,那就這麼定下,我先買這一盒瓷哨,交易完成,再看看別的.”

“好。

我給你包起來.”

田先生很高興。

沈瑜付款時候,周圍有人看到沈瑜這麼快買了一套東西,湊過來檢視。

“沈總,您買了一套瓷哨。

恭喜.”

有人祝賀。

“這瓷哨……不錯.”

也有人說了半截,想想賣家田先生還在近前,又急忙改口。

他們都看過這一盒瓷哨,都覺得其中大部分有問題,所以都沒買。

看到沈瑜買了瓷哨,人們懷著不同的心思,沒有多做評論。

沈瑜不顧姚老師的暗示,也不在意其他人的眼神,完成交易後,又去看其他的古玩。

他很快又找到了線索游標指出的另一個古玩,一件核雕。

他拿起核雕作品觀察。

這件作品以上好的橄欖核為原料,雕琢而成,意取“赤壁夜遊”。

核舟雕前中後三艙,船艙鏤成兩層,寬敞的艙室、艙頂的瓦楞線、軒窗等一應俱全。

船兩旁的花窗,皆可開合,舫前置一桌,幾人圍案而坐。

作品中人物作高浮雕,共計二十六人,皆面目清晰,神態生動,衣紋線條流暢,生動再現了蘇東坡與朋友遊赤壁的場景。

另一枚雕作成底託,上刻水蓮紋為飾,工藝也是細膩生動。

沈瑜沒有收藏過核雕,但是,看過相關書籍。

明魏學汐有《核舟記》記明奇巧人王叔遠有類似題材之核舟,“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字共三十有四”。

這件作品底部刻有蘇軾所作《前赤壁賦》節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文前面注“甲子年”,後署“谷生老道人作”款,較明之奇巧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令人歎為觀止。

美中不足的是,所刻的部分文字有損壞,導致模糊不清。

另外,仔細觀察,還能看到小舟後艙有一條裂紋。

沈瑜判斷,作品雖然有缺陷,但是,整器精巧雅緻,微中見宏,尺幅之間展示大千世界,頗為巧妙。

從款識判斷,作者是清代核雕藝人湛谷生。

湛谷生是粵省增城新塘鄉人,清咸豐年間著名橄欖核雕藝人。

據說,雕刻的工具全是自制,雕刻的手法也很獨特。

雕刻時,先把橄欖核含在口內,待溼透後才取出。

每遇晴天早上,便對著東邊的窗臺,讓陽光照射著,精雕細琢。

姚老師看到沈瑜一直觀察核雕,湊過來說道:“沈總,我不懂核雕,但是,您可要慎重。

好幾個人都看過,這上面雖然有名款,但是,大家都拿不準。

另外,核雕有明顯的損傷,再加上價格高,所以沒人買.”

沈瑜表示明白,但還是把賣家請來詢問價格。

賣家田先生告訴沈瑜,核雕價格是5萬元,不講價。

沈瑜聽到這個要價,就知道田先生自己也沒把握。

雖然核雕在地圖上之顯示為線索游標,沒有辦法估算價值,不過,他相信遊戲給出的線索,不會太差。

姚老師想勸阻。

沈瑜示意自己有分寸,請他放心。

沈瑜沒有花時間講價,直接買下了這件核雕。

他已經用地圖反覆驗證,剩餘的古玩,沒有什麼價值,所以,付款之後,和眾人打了聲招呼,與姚老師一起離開。

等他們離開之後,很多人說起沈瑜買的古玩,有不少人偷笑。

姚老師和沈瑜走出小院,說道:“沈總,瓷哨和核雕,是不是買貴了.”

沈瑜先把自己的判斷說了一遍,又說道:“當然,您堅持謹慎判斷,是對的。

我回找專門研究核雕的人,再看一看。

至於那盒瓷哨,裡面有六個應該是仿造的。

不過,剩下的兩個,一個是清末民初時生產的,還有一個可能到元代。

只要這兩個能確定,就不算虧.”

姚老師不放心:“還是請其他幾位顧問再看一看吧.”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世紀終焉,重啟人生

酸橙愛吃雞

女神好感返現,成為全球第一神豪

正在構思筆名

四合院:我有一個山河珠

地瓜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