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提著兩個大包走出了古玩店。

包裡裝的是舊拓本,扶桑玩偶和神龕。

店長克洛伊,還有他的姐姐凱瑟琳。

一起送出了門外。

看著沈瑜上了車,兩人轉身回到店鋪,把門關上。

“克洛伊,怎麼樣,我這個辦法很好吧,如果不是我先報出100萬。

他怎麼可能接受你這個價格?”

明明是姐姐的凱瑟琳卻有些像獻寶一樣對妹妹克洛伊說道。

克洛伊有些無語:“拜託,請你以後不要自作主張,如果不是我今天回來的及時,這客人可能已經被你嚇走了。

我們的那套書又賣不出去了.”

“怎麼會呢,事實證明這東西有人喜歡的,只是要用對方法.”

凱瑟琳覺得這次生意成功,自己的功勞很大。

克洛伊說道:“我已經找了很多人都沒賣出去。

今天能夠賣掉這些東西,實在是僥倖,我甚至在考慮,不要歇業幾天,免得這個年輕人回來退貨.”

“克洛伊,”凱瑟琳親密的攬住克洛伊,說道:“妹妹,你不必擔心,即便是他回來退貨,由我來應對,不管怎麼樣,這兩件東西賣了4萬美刀。

我們應該找個地方慶祝一下.”

與此同時,沈瑜也在車上考慮著這兩件扶桑古玩。

因為有破損,遊戲暫時沒給出評估,但以他的判斷,這兩件東西應該不是一套物品,有可能是最初售賣這東西的人在編故事,或者是這位店主在編故事。

不過沒關係,玩偶和神龕都有很大的潛在價值,只要修復之後,找一個合適的渠道賣出去,應該能大賺一筆,這個時候正是需要花錢的時候。

回到畫廊,他找來各種材料,首先去修復舊拓本。

對於兩件扶桑的古玩,沈瑜這裡準備的材料不足,但是能修復到什麼程度就修復到什麼程度,也不比強求,更不必像自己收藏的古玩那樣追求完美。

大約兩個小時後,舊拓本修復完成,遊戲也給出了判斷。

玩家購買清代端方藏舊拓共16本。

開本:。

價值區間:40萬~50萬美刀。

沈瑜曾經去做過遊戲釋出的一個老建築的任務,瞭解過一些晚清文人的事情,所以知道這位端方從政之餘,醉心於古玩收藏,是晚清著名的收藏家之一,其人亦喜藏書,且收藏頗富,精品亦多,藏書處曰寶華庵、陶齋,藏書印有樂道主人真賞、端方藏記等,尤其在金石學方面成果斐然。

他將已經修復過的舊拓本從修復空間中取出,展開觀看。

16冊拓本,各自獨立裝幀,開本敞闊,藍封黃籤。

精良的莊重與斑駁古舊的拓本相互映襯,具有獨特的金石韻味。

因為拓本經過修復,已經能看到原本殘存的題跋是什麼人書寫。

端方請同好政要名士,觀賞自己的收藏後,觀賞者均會寫下觀語,而且多有長跋,書法飄逸,考證詳實。

沈瑜數了數,寫下觀語的人,有張之洞、張祖翼、鄭孝胥、李葆恂、王瓘、鄧邦述、褚德彝、楊守敬、金蓉鏡、吳廣霈、震鈞、汪樹堂、陳兆奎、蕭崇勳、鄧嘉縝、周鉞、王闓運、瞿廷韶、沈邦憲、寶熙、俞廉三、陳伯陶、蘇完、屠寄、章鈺、李繼昌、楊鍾羲、楊壽昌、諸可權等近三十人。

透過遊戲給出的資訊,沈瑜知道了拓本的來龍去脈。

端方死後,其舊藏器物書籍拓片後多散佚。

這些拓本只是端方收藏的一小部分,經歷了幾位藏家,落到了扶桑商人手中。

這一點與古玩店老闆描述相符。

看著這些精良的拓本,沈瑜萌生了一個新的想法。

等自己收集的書法碑帖逐漸成系統之後,就以博物館的名義出一本博物館館藏的書法合集。

正在暢想的時候,遊戲修復空間已經完成了兩件扶桑古玩的修復工作。

沈瑜點開修復空間,看到兩件扶桑古玩大部分的破損裂痕已經消失,除少量已無法修復的地方外,基本恢復了舊貌。

他先檢視遊戲給出的評估。

一對江戶時代(17世紀末)的人物瓷器,高厘米。

價值區間:20萬至30萬美刀。

一件16世紀晚期(安土桃山時期)製作的行動式教*會神龕。

由葡*萄牙傳教士委託扶桑工匠建造。

價值區間:40萬~50萬美刀。

沈瑜看過遊戲評估,有些疑惑。

遊戲給的評估,確定了自己判斷是準確的。

一對人物陶瓷和神龕並不是成套的古玩,甚至不是同一時期的物品。

但是,其價格倒是出乎意料。

他不太明白這兩件東西為什麼這麼貴,就根據遊戲評估,去查詢了一些相關的資料。

關於一對陶瓷人物,沒查到相關資料,找到了神龕的資訊。

神龕的紋飾很有特色。

配件裝飾有櫻花,與裝飾在門上的秋天意象形成鮮明對比。

由於上了一層清漆,門上的密集花卉圖案已經有些黯淡。

這是扶桑南蠻漆整體上常見的圖案,最早於見於1580年的扶桑漆器。

但與其他例子不同的是,自己買到的這個神龕非常不尋常,因為它沒有采用螺鈿鑲嵌,也沒有鳥類和蝴蝶的影象。

沈瑜猜測,螺鈿的缺失,可能表明了一個時間段,並可以將這件作品與1590年至1600年左右流行的漆器聯絡起來。

那個時候,扶桑漆器工匠,廣泛使用一種技術:在漆器完全乾燥之前,使用針等尖銳工具在漆器上雕刻細節,用未拋光的金銀低浮雕或平面浮雕的金粉和銀粉裝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扶桑高臺寺的漆器。

沈瑜還查到,西方教*會在扶桑的傳播中,貿易是雙向的。

葡淘牙的傳教士委託扶桑工匠製作許願物品——行動式漆掛神龕和摺疊式讀經臺——用於他們在扶桑建立的教堂,也用於出口到西方獲利。

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儲存在扶桑,因為大部分是在17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對西方傳教士和皈依者的嚴厲迫害中被沒收的。

看完這些資料之後,沈瑜已經明白,應該向如何把扶桑古玩賣出去。

類似神龕這種古玩,都是在西方發現的,很多扶桑收藏者,熱衷於購買這類古玩。

他把古玩收好,撥通了馬克的電話。

馬克說道:“沈先生您好,真是太巧了,我剛剛要給您打電話,您卻先提前把電話打了進來.”

沈瑜說道:“是嗎,那麼,您先說.”

馬克自然是請沈瑜先說。

沈瑜直接說道:“我收到了兩件不錯的扶桑古玩。

請你們找個合適的機會拍賣,或者找個合適的買主.”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至尊狂婿

王炸

穿越成了九公主

嫣然了了

江湖仇恩路

在湘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