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看到孫主任的站位和服務狀態,已經猜到了中年女子的身份——孫主任的直屬領導。

再仔細端詳,女子留著齊耳的髮型梳理整齊,穿女式的西裝,精神幹練。

似乎在本地的新聞節目上,看到過這位。

此時,金部長還有幾個重要的嘉賓,在一起過去迎接的途中,非常自覺的按照各自的級別,排成了一列。

沈瑜反而不知道該站到哪裡,還是張鞠在旁邊提醒沈瑜適合的位置。

並且提醒,應該稱呼中年女子為石組長。

因為沈瑜的博物館,在這個工作組的工作範圍內。

當然,石組長的主要職務是——常務**。

石組長和嘉賓們依次握手。

她來到沈瑜近前的時候。

對沈瑜伸出手。

沈瑜和對方握手,同時說道:“石組長,我代表博物館的全體成員,歡迎您的到來.”

孫主任在旁介紹了沈瑜。

石組長說道:“沈總,恭喜你。

博物館的建立,給我們的文化工作增加了一個亮點.”

沈瑜說道:“這要感謝您對我們的支援.”

石組長說道:“具體的事情,還是需要你們去做好.”

金部長說道:“石組長,開幕式馬上開始,您請就坐.”

重要的嘉賓來到,司儀收到訊號,開始安排嘉賓們就坐,然後,按照預定的流程,宣佈開幕式開始。

幾位重量級的嘉賓先後上臺致辭,然後是沈瑜上場念稿子。

他的稿子內容並不多,更多的是表示感謝。

他已經逐漸習慣了面對幾百人的注視,從容的唸完稿子,在司儀的安排下,和眾位嘉賓一起剪綵。

鮮花禮炮鳴響,綵帶和花瓣紛紛落下,場中瞬間變得喧鬧。

沈瑜看著臺下的觀眾,熟悉的,不熟悉的。

他被這種氣氛感染,想起了從籌建博物館以來,經歷的諸多事情,頓時百感交集。

開幕儀式後,嘉賓和參觀者有序的進入博物館。

沈瑜邀請石組長參觀。

原定計劃中,沒有這個環節,石組長畢竟是大忙人。

但是,石組長今天似乎有充足的時間,真的接受了邀請。

於是,幾個主管部門的負責人以及一些嘉賓,擁簇著石組長進入展廳,沈瑜負責介紹,引導一行人,從傢俱展廳開始參觀。

眾人首先看到的就是正堂傢俱的展示。

八仙桌,太師椅,供桌以及供桌上面擺著景泰藍五供。

沈瑜一件件講解每件(組)傢俱的來歷。

石組長參觀的速度並不快,每看一件傢俱,聽過介紹便繼續向前走動。

她注意到對稱擺放的一堂椅子,才停下腳步,對沈瑜問道:“沈總,這幾把椅子是配套的嗎?”

沈瑜說道:“是的,這是成套的四椅二幾。

椅子是清晚期黃花梨扶手椅,長60厘米;寬50厘米;高109厘米;黃花梨的茶几,寬32厘米;長47厘米;高79厘米。

此套傢俱為黃花梨木製,背屏上方雕雙獅滾球,形象生動。

背屏框內鑲石材,兩邊透雕精細花草紋,高束腰下卷口牙子連線拱肩三彎腿直至球型墊足支承的馬蹄足,兩椅中間配茶几,做工及裝飾手法與扶手椅相同.”

石組長聽完,點了點頭,又繼續向前。

眾人穿過木雕落地罩,來到了書房傢俱的展示空間。

書房的傢俱並不像正堂傢俱那樣規矩整齊,但樣式更為豐富。

有桌案圈椅以及書架書箱,香幾、羅漢床等。

聽了沈瑜介紹了一番之後,石組長饒有興致的坐在了桌案後的椅子上,看了一眼古玩的資訊牌,對沈瑜問道:“這張桌子不是書桌?”

沈瑜說道:“您說的對,這一件是畫桌。

是明代黃花梨畫桌作者--長173厘米;寬52厘米;高84厘米。

桌面為標準的格角榫攢邊打槽平鑲獨板面心,下裝四根穿帶出梢支撐,其中二根出透榫。

抹頭亦可見明榫。

邊抹冰盤沿線腳上舒下斂,束腰與起線的直牙條為一木連做,以抱肩榫與腿足、桌面結合,腿足頂端出雙榫納入桌面邊框底部,下展至底收以形狀美好的馬蹄足。

牙條下有羅鍋棖微微後縮安裝以榫卯納入四足間。

牙條與羅鍋棖之間以榫卯安入套環卡子花,長邊三塊,短邊各一.”

石組長問道:“既然不是書桌,為什麼選這件傢俱展示?”

沈瑜解釋道:“金與元朝的壁畫中,已見這類大型的桌型設計,傢俱專家學者均推崇這類傢俱為永恆的經典代表。

這張畫桌加裝套環卡子花,為基本設計的變化。

倫頓阿伯特博物館,藏有一具基本設計但典型較小的例子。

我認為這件傢俱有一定代表性,所以收藏.”

畫桌上還擺著文房四寶以及配套的文房用品,都是古玩。

石組長的目光掃過眾多的書房用品,注意到一件有玻璃罩子保護的瓷器。

她站起來,走到陳列架前,盯著瓷器看了一會兒,有看向資訊牌,念出了上面的內容。

“清康熙橄欖綠釉螭龍紋萊菔尊.”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沈瑜示意下,取出瓷器。

石組長看了看瓷器底部,對沈瑜問道:沈總,瓷器沒有款識,怎麼確認是康熙時期的瓷器?”

沈瑜說道:“石組長,今天,博物館有幸請來了很多專家,他們的講解更專業.”

他深知自己風頭不能獨佔風頭,就推薦別人出面。

幾個鑑定專家謙讓一番,由其中一人為石組長講解。

“石組長,這件萊菔尊,尊呈侈口,細長頸下飾蕉葉紋及鋸齒狀紋樣、豐肩、長腹下斂,假圈足,足窄細若蘿蔔。

尊外滿施橄欖綠釉,腹部以淺浮雕雙螭龍為主題紋飾,靈芝卷草紋為地。

這件瓷器器型端正大雅,盡顯天然古樸氣息;釉面豐腴溫潤,呈色勻淨且形色相合,釉色之美似渾然天成,精美無比,底部淺圈足修整圓潤,胎質潤白堅緻。

萊菔尊又名蘿蔔尊,是康熙時新創的器型,其小巧的造型,成為書齋陳設的雅器。

這件瓷器不施彩繪,獨以釉色取勝,一般多見豇豆紅釉,天藍釉,冬青釉之例等,然而,我們眼前的瓷器,則施以橄欖綠釉,極為珍稀。

萊菔尊通常表面施釉,大部分是沒有紋飾的,極少有如這般釉下飾淺浮雕紋飾。

我們翻閱收藏機構的資料,康熙時期萊菔尊的產量稀少,且至康熙之後的歷朝再也沒有燒製,故而存世的萊菔尊,十分珍貴.”

石組長笑著說道:“謝謝您的講解,我越聽越覺得有趣.”

她轉而向沈瑜問道:“下一個展廳陳列的是什麼?”

沈瑜說道:“古代瓷器展廳.”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之都市霸主

君壞笑

靈氣復甦:這人的獸魂進化太快了

紫光

詭怪復甦:開局成了祖宗牌位

奶瓶三歲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