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陽光普照,和風輕拂。

事實上琉璃並沒有多少時間琢磨原委,因為很快她就被一頂小轎帶到了正院安禧堂門前。

又有衣飾講究的婆子看了她兩眼,然後立即領她進入側間,兩名丫環抿著嘴不斷瞅她,替她洗手淨面。

能夠享受到這番待遇並不是起初她以為的受重視,不過是因為她是個“家醜”,目前不便外揚罷了。

而且也因為她此番前來乃是有可用之處,故而顯得十分慎重。

琉璃默默無言隨她們安排,知道接下來便要去正常拜見何老太爺等人,暗中盤算該如何應對為佳。

八年前那時她是真正的九歲,除了何蓯苙,她見過最大的官是知縣,像尚書這種可以日日朝見天子的大臣,只在戲文裡見過。

何老太爺於她來說就是個大官,從來不是什麼可以撒嬌邀寵的祖父。

即使心知這一點,至見面時也未免慌張,露了不少怯。

但如今又不似往日,這府里人和物她都已熟悉得很,再者連鎮國大將軍那樣威武尊貴的人都已接觸過,自然不至再害怕面對一個二品文官。

說話間珊瑚珠簾子一響,隨著低低的唱諾聲,走進來個著粉綠禙子的丫鬟,聽迎上去的婆子一陣耳語,便往琉璃望過來。

琉璃雙手覆於膝上端坐著,也看了丫鬟一眼。

丫鬟目色微詫,溫軟地衝她笑了笑,走過來,拉起她:“姑娘請隨我來.”

婆子們後面跟著,不時陪笑與這丫鬟說兩句話。

丫鬟只是笑應著,並不回嘴,自有著一等管事大丫鬟的氣派。

須臾到了正堂,還沒伸手,門邊已有人打了簾子,彎腰笑道:“碧雲姑娘回來了.”

碧雲仍牽著琉璃,進了簾子,繞到屏風後,見了三方團坐的一眾錦衣繡服,才放開手,衝上方著青緞繡銀拐紋家常袍子的老人盈盈襝衽:“回老太爺,琉璃姑娘來了.”

何老太爺嗯了一聲,目光往琉璃身上略一掃,緊鎖的眉頭又似緊了一緊。

碧雲退了出去,堂中已無外人。

何蓯苙掩唇咳了聲,“這孩子,如何不快快請安?想是沒見過世面,嚇懵了.”

何老太爺沉哼了一聲。

因預備著要頌經,眾人都無綴飾,便是女眷們,各個身上也只留一件玉環綬壓裙,因而行動皆無聲音,不說話時,整個正堂便靜悄悄。

琉璃上前兩步,雙腿跪下,衝上方端端正正拜了三拜。

何蓯苙道:“快請老太爺安.”

何老太爺斥道:“村野女子,誰許的這麼叫?”

何蓯苙便不敢吱聲。

下方有微哂傳來。

琉璃又叩了一首:“民女許琉璃,拜見尚書大人.”

小小的身子一絲不苟的伏地行起大禮。

老太爺不說話了,一拂袖,看向了別處。

何蓯苙眉頭皺著。

右首有女聲解圍也似的陪笑道:“許姑娘今既來了,在座這許多人不如都見一見吧.”

何老太爺無話。

何蓯苙面上擠出些霽色,抬手道:“煩二弟妹,便都引著見一見罷.”

二夫人梁氏站起來,到了琉璃身邊,打量了一番,揚唇道:“只是姑娘海涵,今日特殊,身上都沒帶什麼物件兒,暫時怕是給不了見面禮了.”

按理不管怎樣,琉璃是作為何家子孫接進府來頌經的,便是下人們面前鎖了口風,自家幾個人總避不過這道坎去,頭回相見,總少不了些饋贈。

給了便是認了,可老太爺未開口,誰也不好伸手。

梁氏拿祈安頌經做由,把這厲害輕輕巧巧撇開,不管日後認還是不認,都不落下什麼話柄。

琉璃道:“民女不敢.”

梁氏從何蓯苙下首的青衫男子開始數下來:“這是二老爺,三老爺,四老爺……”琉璃一一認真拜見,眾老爺都只嗯了聲便匆匆去掃何老太爺的顏色。

這番無措,倒好像琉璃是主眾人是客。

老太爺背袖起身:“先去佛堂瞧瞧.”

碧雲隨即進來打點。

二爺三爺四爺左右相隨,何蓯苙看一眼琉璃,也出了門去。

梁氏猶豫著是不是跟去,二爺何江鴻朝她使了使眼色,便留了她下來。

餘者女眷們見狀,也只得留下。

梁氏看了眼琉璃,復含笑道:“自然還得拜見夫人們.”

領著她到右首,右首主位上空著,婦人停了停,面向下首第三的螺髻貴婦,道:“這位便是三夫人,如今是三品誥命,須得好好行禮.”

三夫人齊氏端坐未動,雙眼半垂望著指尖。

琉璃正要下拜,齊氏下首有人笑道:“二嫂這話聽著,倒跟話裡有話似的,莫不是若三嫂不是三品誥命,便不該好好行禮不成?”

雖是玩笑話,空氣裡卻飄著一絲嗆人的味道。

二夫人梁氏扶著琉璃的肩膀,仍然笑得溫柔:“四夫人的父親是大理寺卿,自小也練就了一張巧嘴。

論添油加醋,自是沒人及得上你.”

四夫人聶氏臉一沉:“二嫂過獎了。

二嫂財大氣粗,做生意混買賣練就的嘴皮子,倒讓我這正卿府出來的也自愧不如!”

梁氏孃家是皇商,專供宮中貴主子們所用珠玉。

若不是梁家還有位小姐成了太子側妃,以商戶之女的身份,本高攀不起尚書府這樣的門第。

這也一直是梁氏不願人觸及的痛處。

氣氛有些尷尬。

琉璃可沒打算出聲。

這種時候,她們也許正恨不得她出來當個洩火筒呢。

可是,這些事真不是她想避就能避開的。

一直沉默的三夫人齊氏這時候彈彈指甲,出聲了:“二嫂怎麼不帶她去拜見大嫂?”

大夫人便是何蓯苙的原配餘氏。

自打聽說琉璃要進府,餘氏今日便未露過面,這時候誰帶琉璃過去,不都是找不自在嗎?琉璃對上三夫人意味深長的目光,心裡嘆了口氣。

好在梁氏不笨,緩緩一笑,扶著椅子坐下來,“我也是鹹吃蘿蔔淡操心,三弟妹想的周到,只是我這會兒子卻乏了,懶得走動.”

聶氏長長哼了一聲,抽著手絹子歪過身去了,留出後腦衝這邊。

琉璃不動聲色退到梁氏身側。

三夫人齊氏道:“姑娘與二夫人倒親近.”

梁氏轉過頭來,齊氏又道:“看著倒不像那般縮頭縮腦的鄉下子.”

梁氏笑道:“能得三夫人一句誇讚倒是難得,許姑娘還不道謝?”

琉璃福身道了謝,梁氏拿絹子印著下巴,一隻肘靠上了茶几,狀似不在意地:“聽說也是書香門第,多少懂些禮數罷?咱們大老爺那樣的人,雖然胡鬧些,卻挑得很,任她是名門閨秀也好,大臣千金也罷,但凡有個什麼不大入眼的,也斷不肯要.”

這話明裡聽著像是抬舉琉璃的母親,但實際上,當年何府大公子蓯苙尚未婚配之時,聶府年方及笄的大小姐就曾婉轉表達過傾慕之意,雙方長輩也有與何府聯姻的意思,然而何蓯苙聽說聶大小姐雖然美貌豔麗,也擅詩賦,卻有雙大腳,便死也不願結親。

聶府幾代為官,聶老太爺還曾是先皇侍衛,何老太爺彼時還未及二品,深恐得罪了這位同僚,正好還有位排行老四的嫡子與聶府庶出的五小姐年紀相當,便不顧一切遞了媒帖,急急將局面挽了回來。

四夫人的母親是聶夫人的陪嫁丫環,一向唯聶夫人之命是從,聶氏自訂親之日起,便改口喚聶夫人為親孃,聶大小姐為親姐,及至後來知道聶大小姐當年之事成了眾人背地裡的笑話,心裡總擱著根刺似的。

如今梁氏雖未指名道姓,在座卻無一人聽不出來,原本低頭喝茶的聶氏臉色鐵青,完了又憋得通紅,半日說不出話,最後將杯子摜在桌上,沉沉哼了一氣。

梁氏難掩得意,卻也不便太過,遂拉起琉璃問了幾句瑣碎話兒。

三妯娌這裡明槍暗箭,丫環們在外聽得真切,早進來端茶倒水地侍候著。

聶氏正有氣沒處出,喚來當中不慎灑了幾點茶水出來的某個,揚手扇了兩個耳括子,才稍稍稱了心。

琉璃坐在小杌子上,一面心裡嘆著氣,一面靜待傳喚去佛堂唸經的時刻,儘量連呼吸聲也壓下去。

事情發展到現在,基本與印象中那次會面吻合,如果再這麼繼續下去,她又要以奴隸的身份賣給何家,然後說不定仍然要再陪嫁去大將軍府,更或者又被打死,這樣一來可就枉費了她重生的機會了。

正冥想著,屏風外轉進來一人,俯首與眾女眷道:“高僧已然到了,請三位夫人移步.”

餘光掃見後方站起來的琉璃,又補充道:“請許姑娘也一併過去.”

妯娌仨兒立即起身,梁氏理著衣袖道:“大夫人可到了不曾?”

來人等齊聶二人邁出門檻,才回身道:“二老爺方才有話,因著上月北疆又打了勝仗,皇上下旨批了吏部好些調令前去邊關,這回只怕二老爺也在列中,介時少不得要向中書省討些方便。

二老爺的意思是讓夫人這幾日順著大夫人些,以免觸了黴頭,到左丞大人面前時也不好說話.”

梁氏聽畢,恍然一驚:“老爺要調去邊關,竟然有這等事?!”

一面又不由得看了眼候在門邊等她的琉璃,見她專心望著門外兩枝芙蓉,遂壓住神色,回頭平靜地道:“你去回老爺,就說我知道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刷滿好感後隱退:讓她們愛而不得

夢白茶

大小姐的修仙高手

十三歸

愛和責任

對你偏心

全職序列:我天才學生有無限可能

D丶魯路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