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九色石刀”刀身加上刀柄,足足有李太白十倍身高的高度,一百多米的高度,寬度有一米多,厚度為三、四十公分。

李太白望著這柄“九色石刀”,想著面壁人師傅剛才講的話,“元始仙尊曾說,那個能夠讓“九色石刀”發出光芒的人,將來會把“九色石刀”修煉成天下第一神刀。”

如此碩大的“九色石刀”別說做兵器了,就是提在手中都能夠將自身壓垮掉。

在雲頂仙山的青蒼峰面壁崖之頂,李太白成為了新一任的面壁人。

第五年霜月的最後一天,這天清晨是李太白在“九色石刀”面壁的第九天。李太白這天睜開雙眸,不再面對著“九色石刀”,他背對著“九色石刀”,站立於雲頂仙山青蒼峰之上面壁崖的最邊緣處。

李太白望著青蒼峰的一切景色,真是一覽眾山小,山高人為峰的感覺。

此時,山風乍起,晨霧之中,遠處的青蒼宗建築群若隱若現,一座連著一座的群巒山嶺隱現在迷霧之中,如同飛身於大氣層之中,俯瞰整個海中九仙山。

山風又起,這次山風更迅猛一些,復爾將青蒼峰的迷霧以一點又一點的吹散,原本還神秘的青蒼峰頓時顯得氣象雄偉。

青蒼峰天上的雲彩,偶爾路過青蒼峰,幻化出數十朵蘑菇狀的雲彩,籠罩於青蒼峰。這時,數道萬丈霞光,衝破數十朵蘑菇狀的雲彩,照射於青蒼峰的每一個角落。

許久之後,天上雲彩徐徐跌落飄散,化作絲絲縷縷遊雲,萬丈霞光消失於青蒼峰之中,遠處青蒼宗清晰的呈現於李太白的眼前。

霜月之初,在幽雲十六州的涼州的青雲山之頂,和雲中霄看雪景的情形,一時之間,歷歷在目浮現於眼前。

在看這青蒼峰,無非就是放大了數萬倍的青雲山,李太白想著如果將遠古四方法陣佈置於這青蒼峰之上,回想起昔日破解的四方法陣,再結合自身精通的陰陽五行之道,四方法陣佈置圖一下便呈現於李太白的腦海之中。

這四方法陣為神州大地遠古四方之神創立,這四方之神分別為:東神句芒、南神祝融、西神蓐收、北神禺強。

遠古四方之神,分別主管著神州大地的四季。東神句芒,主管神州大地之春季,五行屬木;南神祝融,主管神州大地之夏季,五行屬火;西神蓐收,主管神州大地之秋季,五行屬金;北神禺強,主管神州大地之冬季,五行屬水。

神州大地萬年之前,遠古四方之神根據陰陽五行規律創立四方法陣,四方法陣由東方位主木、南方位主火、西方位主金、北方位主水,這四個方位組成的,四方法的陣眼便是在四方陣的中心,陣眼是中央之所在,五行屬土。

透過逆向思維的解構,李太白參悟出四方法陣的基礎奧秘,此時,依舊站立於青蒼峰之上面壁崖最邊緣處的李太白,透過在腦海中模擬整個青蒼峰的虛擬構造圖,最近在腦海深處,經過反覆數次的幾何公式演算,最終的測算結果都是四方法陣的陣眼在這面壁崖的崖頂。

於是,這天李太白便御氣飛行到陽明仙山天都峰之上的摘星閣,自從在青雲山吞噬了下邪君所佈置的四方法陣,吸收了整座青雲山的仙靈之,回到九仙山的李太白便無師自通的學會了御氣飛行。

這天,中午時分李太白御氣飛至摘星閣,找到抄書老者——摘星閣閣主,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於是,摘星閣閣主又寫了一封書信交於李太白,讓其去梵淨仙山的天啟峰,找到南軒門的掌門人南軒松,並將書信交於南軒松。

這天,傍晚時分李太白御氣飛至天啟峰的南軒門,找到掌門人南軒松,將書信遞交給南軒松。

南軒松拆開書信看了數遍之後,沉思了一段時間,然後跟李太白說道:“你請隨我去劍閣取劍吧。”

自從兩百年前九仙山的元始仙尊仙逝之後,這兩百年間,南軒松只開啟過兩次劍閣,第一次開啟劍閣是將元始仙尊的所用之劍放入劍閣。

然後在一百多年前,幽冥界在陰極族長瑪雅大師的組織之下,以瑪雅大師之子江宗權做內應的情況下,幽冥界的五名最頂尖的高手,瑪雅大師和女兒江幽蘭、女婿龍傲天以及兩名暗影宗和血魔宗的第一代宗主火魁和血魁,五位魔人在九仙山雲海峰的一線天拿取被元始仙尊收藏於此的《焚魔訣》。

在爭奪《焚魔訣》的過程之中,龍傲天將南軒松打成重傷,同時將還廢了南軒松的仙靈脩行氣脈,從此之後南軒松已經無法在仙靈脩行這條道路上精進一步,那怕是精進一丁點都無法做到。所以從那之後,這劍閣便再沒有開啟過。

第二次開啟劍閣是在神州大地分裂的第四年風月,為了給愛徒東方玄天挑選一柄趁手的兵器,所以開啟了一次劍閣。

而這第三次開啟劍閣,是因為摘星閣閣主的一封書信,他讓南軒松挑選四柄神劍給李太白,四柄神劍分別具備四種屬性:金、木、水、火。

按照摘星閣閣主的要求,南軒松挑選了四柄各自具備金、木、水、火屬性的神劍給予李太白。

李太白接過南軒松遞來的神劍,深深的致以謝意,然後便御氣飛行離開了南軒門,回到面壁崖之上。

第五年雪月的第一天,李太白便在雲頂仙山青蒼峰之上開始佈置四方法陣,經過李太白腦海之中精密的幾何測算,在青蒼峰東、南、西、北的四個方位,尋四處地方將四柄金、木、水、火的不同屬性的神劍插入李太白測算過的地方。

做完這一切,李太白便回到青蒼峰四方法陣的陣眼所在之地面壁崖的崖頂,開始吸收仙靈之氣於體內之中。

李太白將大量源自於陣眼的仙靈真氣輸入自己身體的細胞,第個細胞吸滿,身體一瞬間便膨脹了數十倍。

在青蒼峰之的仙靈之氣被李太白吸取著,可是青蒼峰卻風平浪靜,皆是因為青蒼峰相比於青雲山不僅僅大上數萬倍,並且青蒼峰的所在之地為九仙山之一的雲頂仙山,九仙山乃神州大地仙靈之氣最充盈之地,相較於被李太白吸取的那點仙靈之氣,對於整個青蒼峰的仙靈之氣而言,那就是九牛一毛。

所以李太白不停的吸收著仙靈真氣,而青蒼峰卻依舊穩穩的風平浪靜,相較於平日裡毫無二樣。

身體膨脹了數十倍李太白,一下子變成一個小巨人,身高足足站立到“九色石刀”一半的位置。

這已經是李太白能夠做到的極限,如果再膨脹下去,身體恐怕要暴體了。

小巨人李太白,一氣呵出,瞬間從面壁崖上,抽出“九色石刀”。

“九色石刀”被抽出,面壁崖一瞬間便強烈的震盪了一下,變身小巨人的李太白手指輕彈了一下手中的“九色石刀”,說道:“這“九色石刀”可真是沉的很。”

因為面壁崖的這一震盪,面壁人便感應到了,立馬來到崖頂。

面壁人見狀撇了撇嘴,內心驚歎不己,仰著頭對變身為小巨人的李太白說道:“今日我便教你手法,便今後便在這山崖之上修煉刀法。”

接下來面壁人並沒有傳授李太白如何高深玄奧的刀法,只是讓李太白重複四個枯燥動作:直刺、斜撩、豎劈、回掠。

每日李太白要舉著“九色石刀”直刺三千次,斜撩四千次,豎劈五千次,回掠六千次,共計每日李太白要揮動“九色石刀”一萬八千次。

面壁人本以為這個據傳性情極其古怪,且又討厭修行之道的頑皮小子,起碼會問幾個為什麼。可李太白沒有,只是每日拂曉便在面壁崖崖頂開始練刀,每日深夜便在面壁崖崖頂休息,“九色石刀”一刻不離身。

如此這般,李太白修煉了九天九夜,這九天九夜李太白一刻未曾下過崖頂。

等到第十天,面壁人再次來到面壁崖崖頂,面壁人讓小巨人李太白將直刺、斜撩、豎劈、回掠一氣呵出連續性的使了一遍。

李太白遵從師傅面壁人的要求,一氣使出,面壁人看完頻頻的點頭,心中暗喜道:“這小子修行天賦竟然如此之高。”

之後,面壁人便對李太白說道:“這次修行的可比上次的更枯燥,你可要能堅持住。”

小巨人李太白點了點頭應聲道:“嗯,面壁人師傅,我能夠堅持的。”

於是,第十天,面壁人僅僅是讓李太白右手臂這一支單臂提起“九色石刀”,先站上一天一夜,刀身不能斜,否則就算之前的九天修煉白費了。

結果,李太白堅持到三天三夜之後,便當場暈厥在面壁崖崖頂,“九色石刀”始終沒有傾斜,準確來說,連顫抖都沒有。

面壁人呆呆望著倒地不起的李太白,因為過度消耗仙 靈真氣,李太白身體細胞之中的仙靈真氣已經被消耗殆盡,於是,李太白的身體又縮小成原本少年郎的模樣。

面壁人走到,變身回原本身形的少年人李太白的身邊,蹲下身體去捏了捏這小子僵硬如鐵的右臂,嘖嘖稱奇道:“收這小子做徒弟,可真是撿到寶了。”

七言小結:

青蒼峰上布法陣,只為舉九色石刀,

法陣成仙靈充盈,九色石刀從崖出,

面壁人傳授刀法,揮刀一萬八千次,

每日苦修至暈厥,面壁人驚歎不已。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模擬

深情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