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怎麼就沒有了!”

李秀仁把文稿拍的啪啪響,情緒有些激動,說:“這六萬字裡,只講完了一個慕容嫣的情感經歷。

還有歐陽鋒、黃藥師、盲劍客呢,他們的情感經歷,都可以當做一條完整的支線可以寫下去。

根據已有的角色,你至少還能寫出12萬字的內容。”

“爸,我是說,暫時只寫出了六萬字,整個故事的脈絡,我心中已經有了完整的腹稿。”

餘弦笑著打斷李父,作為一個前職業槍手,怎麼會不知道要儘可能把一本書寫長。

“那就好,那就好。”

李父欣慰地連連點頭,不知是在為餘弦的懂行而高興,還是在為能看到其餘角色的故事而高興。

餘弦問:“爸,我的這部作品,能不能在《晴媛》上發表?”

“你的這篇稿子錯字連篇,遣詞造句方面稍顯稚嫩,故事背景是架空歷史,與《晴媛》並不算太契合。”

李父欲揚先抑,又稱讚說:“但你的文風沒有任何問題,也把握住了《晴媛》讀者最看重的情感。

花心思修改之後,完全可以當做《晴媛》的主推作品發表。”

餘弦微笑,知道這次改編成了。

前世王家衛這部《東邪西毒》,演員陣容是張國榮、梁家輝、張家輝、張學友、梁朝偉、林青霞、張曼玉、劉嘉玲、楊采妮等商業巨星。

劇情人物都是金庸小說中最頂流的角色,最終卻拍出來一部完全古龍風格的文藝片,票房只有900萬。

把投資人氣到直接住進醫院,放話要買斷王家衛手腳。

如果不是好友劉鎮偉站出來,用原班人馬一個月趕工出一部大賣喜劇《東成西就》,王家衛是肯定要被做掉的。

用商業片的標準來說,《東邪西毒》是十足的爛片,敘事囉嗦、時間線混亂、對白太多、作為改編電影卻把角色二創到金庸都不認識……

活該撲街,因為這就是一部典型古龍、王家衛風格的文藝電影,還是文藝到死、商業元素幾乎為零的文藝電影。

但就是這樣一部撲街電影,改編成小說後,剛好就能擊中《晴媛》讀者群體的high點。

沒有文青可以拒絕王家衛。

為了儘可能還原出電影中的的色彩感與王家衛的那種風格,餘弦寫這部小說中,保留了碎片式敘事的框架,具體參照《悟空傳》。

文風方面,又更多參照了古龍、川端康成、太宰治的風格,多寫對話多寫景,更加註重意境。

最關鍵的是,保留了幾乎所有《東邪西毒》這部電影中的臺詞,讓這部小說盡可能的“王家衛”。

相比小說,餘弦編出來的成品更接近劇本一些,隨便改改就能當成劇本再賣一次。

這樣的一部作品,放到網文中會撲到死,廢話太多、故弄玄虛、矯揉造作、沒有爽點。

放到《晴媛》這種雜誌中,就很契合了,所謂文藝電影、文藝小說,就是不喜歡的人根本看不下去,愛的人又愛到死。

“小弦啊。

你未來是真的打算走清流這條路?”

李父關切地問。

餘弦點頭,承認說:“有這個打算。

我認為自己至少在【小說家】這個職業上,還是有一些天賦的。”

大漢比較注重文藝創作,小說家、作詞家、作曲家、編劇等職業,被稱作清流,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和收入,他們是內容的創作者。

與之對應的就是演員、歌手,被稱作濁流,社會地位與收入都無法與清流相比,是內容的加工者。

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清流手握內容有話語權,相對不那麼容易被捲入一些腌臢事中,即便被捲入,也很少是以弱勢方的身份。

“這部作品作為你的出道作足夠出色,不過你可不要因此產生驕傲自滿的心理,要繼續學習充實自己。”

李父起身,拍拍餘弦脊背,臉上掛滿老父親的慈祥笑容。

“我明白。”

“明白就好。”

李父抬起手臂看了下手錶時間,驚詫說:“壞了,不知不覺看了兩個多小時。

走,咱們快去雜誌社把合同籤一下。”

大姐李綰姿坐在客廳中,百無聊賴地把玩著手機,見父子二人同時出來,迅速把手機收起,走上前去問。

“伯伯,小弦的作品怎麼樣?”

李父賣了一個官司,含糊其辭:“還可以,最後能不能發表,還是要看其他人怎麼說。”

大姐心中咯噔一聲,壞了,弟弟的作品應該不算優秀,至少不是百分百夠水平在《晴媛》上發表。

在雜誌社實習許久,李綰姿對這種情況也見過幾次。

《晴媛》雜誌,是一個青少年作家刷聲望的好地方,經常有青年作者向《晴媛》投稿。

這些作品不算差,但也不是絕對優秀,至少不能與其他投稿作品拉開明顯差距,選中哪篇作品都說得過去。

總有一些有關係的人,能找到在雜誌社內任職的編輯,希望他們能關照一下自家晚輩的作品。

編輯想關照,就會把那篇作品傳閱一遍,以證明那篇作品確實可以,夠水平發表在《晴媛》上。

這不算黑幕,因為幾篇投稿文章確實沒有明顯差距,選誰都可以,更多看編輯個人喜好,賣個人情很正常。

就是多少有些不光彩。

李父開著心愛的老寶馬,餘弦與大姐乖巧地坐在後排。

餘弦坐在最左側,特意與大姐之間,空出了一點距離。

李綰姿挪動屁股貼了過去,握住餘弦的手放在自己被OL裙包裹住的大腿上。

怕餘弦想不開,開解說道:“小弦,我知道你是個很驕傲的人,你不要多想。

伯伯願意把你的作品在雜誌社內傳閱,就證明你的水平,肯定是達到了《晴媛》的要求。

只是距離那些成名已久的作者,還有一些差距,但在你這個年齡段中,已經是毫無疑問的佼佼者了。

《晴媛》再怎麼說也是巔峰期銷量有13萬的雜誌,能夠在上面發表文章的青年作家,都很有實力。

你肯定是那些青年才俊中的一個。”

餘弦想把手抽出來,微微用力後卻發現大姐攥的很緊。

剛想解釋時,又嗅到從大姐身上散發出的香味,橙花味混雜著麝香,又帶有一些痱子粉的脂粉感,以及一點點醛香。

這是香奈兒5號中調轉後調時的味道,傅母用過幾次香奈兒5號。

大姐以前更喜歡用香奈兒家的綠邂逅,或者COCO小姐,前兩者比較適合20、25歲的年輕女性,5號適合30歲左右的成熟女性。

不過香水的使用不是一成不變的,一些初入職場想讓自己顯得更成熟一些的年輕女性,也會使用5號。

5號的中後調偏溫柔,與大姐也算契合。

“大姐,你喜歡用5號麼?”

餘弦反手握住大姐柔膩的手,問。

李綰姿不明白餘弦為什麼要岔開話題,想來應該是已經想開了,回答說:“還好吧。

最近經常會用5號,你不喜歡我用這一款?”

“喜歡。

只是我更喜歡大姐以前用的綠邂逅,或者COCO小姐。”

“小弦喜歡,那我以後只用這兩款香水。”

這個平行世界,大漢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力量,都不遜色於大洋彼岸的阿美莉卡。

大漢的貨幣漢元,與美刀的匯率常年保持在一比一,大姐實習期的薪水每月大約有3k,買幾瓶一兩百塊的香水只能算日常消費。

香水只是日用品,不是奢侈品。

十幾分鍾後,李父把老寶馬停到地下停車場,領著兒子和侄女來到自家雜誌社。

餘弦以前來過晴媛雜誌社幾次,與雜誌社裡的員工都不算陌生。

晴媛雜誌社只是一家郡級雜誌社,員工十個出頭,編輯只有六個。李父是主編,下面是四個責任編輯,還有大姐這個實習編輯。

回到雜誌社,李父率先把所有編輯,召集到辦公室裡,說:“接下來,我有一件大事要宣佈。”

四位編輯心道不妙,難道是要裁員?

雜誌社的近況大家都瞭解,入不敷出,想扭轉局面就只能開源節流。

開源就是約好的作品,只是最近兗州的名家趕一起了沒什麼靈感,寫作這種東西真的很難說。

節流就是裁員,晴媛雜誌社裡都是老員工,李父念舊,一直沒有動這個念頭。

“別說了總編,我們懂。”

編輯大蘋果長嘆一口氣,頹唐說:“總編你能堅持到現在,已經是仁至義盡。

我大蘋果在這家雜誌社呆的時間最長,與雜誌社也有感情了,如果一定要裁員的話。

我願意主動辭職,不要一元錢的裁員補貼,只要《晴媛》能夠再辦下去。”

大蘋果是一位與李父年紀相仿的中年男編輯,已經在晴媛工作了二十多年。

作家有筆名,晴媛雜誌社的編輯也有代號,四個編輯分別是大蘋果、小橘子、香蕉、獼猴桃。

李父的代號是榴蓮,水果之王。

“我什麼時候說要裁員了?”

李父微微一怔,隨後微笑,推了下金絲眼鏡,說:“我是想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

就在昨天,我們雜誌社迎來了轉機,我約到了一部名家級別的作品,夠資格作為《晴媛》主推作品的那種。”

主推作品?

大蘋果瞬間來了精神,“真的?”

《晴媛》的主推作品,一般只會邀請名家,如果約不到,寧可空著也絕不以次充好。

主推作品的書名,都會用大號字型,印在封面的刊名下方,當期沒有主推級別的作品就空著,不會把次推作品的名字印到那裡去。

《晴媛》的老讀者,都知道這個細節。

這麼做肯定會影響雜誌社的收入,但這是李父作為一個文藝從業者的堅持。

而《晴媛》,已經連續一年多沒有主推作品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影視喜當爹:從賈東旭開始

生活就要爽

國運:文明斷層,我扮演道祖鴻鈞

刀刀致命

穿書成反派:我只想苟到完成任務啊

感嘆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