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只剩下沐靖柔的時候,看她有所遲疑,靈青直接向其他人說道。

“大家各自忙去吧,過幾日這符器就能做出來.”

“謝觀主!”

小倩等人聞言,乖乖的道謝離開了。

此時大殿之上,只剩下靈青、燕赤霞和沐靖柔三人。

“道友這段時間有何感想?”

“生不如死……”沐靖柔眼中閃過一絲恐懼,隨即又猶豫一下說道。

“但總比死了好.”

畏死求生是本能,經受這麼多時日的折磨,她的變化很大。

不比之前被鎮在幽冥通道的時候,哪怕是心中惡念翻騰。

不停的咒罵靈青,想著如何將他剝皮抽筋,烈火燒魂。

只要不是欲要脫困,衝擊大陣,基本上也不會受魔煞的折磨。

然則如今受了禁制,只要心中惡念一起,就要被魔煞蝕魂。

這對她來說,要比在通道里痛苦百倍不止。

起先,聽了靈青做功課就惡念翻騰,有時候見著小倩等人對其不如以往那般敬畏,心中就起怒火。

然後就會引動鎖鏈禁了修為,受魔煞蝕魂之苦。

如是三番之後,倒是將心性磨練的平和了一些。

漸漸的已經能夠忍受其中的落差,學會了該如何平息心中念頭。

哪怕無法把惡念轉為善念,但起碼也要做到惡念不生,才能免受折磨。

後靈青見她心性確實有所改變,而不是越發的執魔。

才允她從蓮池之中選擇一方蓮臺,傳了甘露淨業法。

開始清洗自身的罪業,將之轉移到蓮臺之中。

只是她到底罪業深重,洗業之時常常罪業蒸蒸、心中惡念翻騰。

然一旦如此就會被鎖鏈禁了修為。

不過隨著心性的改變,惡業的轉移,情形已經大有改觀。

及至如今已然可以同大家一起唸經做功了。

跟之前兇囂、狂妄的樹妖姥姥越發的不同了。

“須知這去惡既是為善,如今道友心中善苗卻是見長啊.”

靈青自然也知道她這段時間的變化,點點頭接著說道。

“雖是受了一番辛苦,但道友如今確實果業非凡,令貧道敬佩。

一番磨鍊之後,道友能知生之可貴,日後當不會再肆意輕賤有情眾生了。

如此也是你的一番心性功德.”

“妾明白了.”

沐靖柔聞言點頭應是。

“頑鐵還需真火煉,此誠不欺我.”

燕赤霞看著沐靖柔也是認可的點點頭。

“此前某家嫌道兄如此般度化,煞是勞心費力。

若是依著某家,自是一劍斬了,一了百了。

不過確實也可以說,往日的樹妖已經被道兄給斬了。

然與某家不同的是,道兄仍能造就出一個心向善道的千年妖靈來.”

繼而又衝著靈青讚歎道:“道友果真慈悲普度.”

“哈哈,道兄此言差矣.”

靈青聽他讚歎,卻是搖頭失聲笑道。

“貧道只是個自修自道的道人,心中或有一些小善,然實無什麼大慈悲.”

“道兄過謙了.”

燕赤霞聞言不由跟著搖頭笑道。

“這個貧道可還真沒自謙,因為這是貧道所踐之道,行不了普度天下的大慈悲.”

靈青卻看著他正色的說道。

“就算救了蒼生,大抵也多是因其與貧道自身修行有利,而非真的大仁大慈,心懷蒼生.”

燕赤霞聞言一愣,其實此前靈青已經不止一次的說過。

自己只是個自修自道,自度自身的道人,實無什麼心懷天下,普度眾生之心。

原本他以為靈青只不過因為實力不夠自謙而已,未曾想今日竟如此的鄭重,可見其真不是自謙。

“敢問觀主,何為善惡?”

經過這許多天的魔煞磨鍊,她自然知道該如何做才不會觸動鎖鏈禁制。

但卻不明白到底為何如此劃分,為什麼這樣就是善,那樣就是惡呢?“這是個好問題.”

靈青一甩拂塵,讚了一句後,看向燕赤霞說道。

“道兄以為,何為善惡?”

“某家自幼攻讀詩書,且少慕俠氣,自認有一股子浩然任俠之氣。

武宗正德年間有位儒家聖人,名王陽明者,頗令某家推崇。

他有過這麼一句話,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燕赤霞略一思量,開口說道。

他如今做道士不過數月,之前可是攻讀了數十年的儒家經典,因此心中善惡早定。

接著見沐靖柔有些不明白,於是耐心的分說道。

“這話說的是,心本無善惡,因意動而行起分別。

是自我執住、積習惹來了善惡之別。

既然意由心生,若欲知善惡,則應不執著自我,返乎本心,察識照鑑。

當明遵循天理即為善,為氣所動即為惡,如此善惡自在己心。

而後當為善去惡,清淨心意,以致良知,以明道德。

則明察道以德而顯化,德能化生長養萬物之理.”

說到這裡,他話音一定,看著沐靖柔總結道。

“所以陽明心學說:遵循天理即為善,為氣所動即為惡。

善惡自在己心,而每個人對於天理的認知又各有不同。

當所有人的善惡都達成了一個共識之後,就可以稱之為道德準繩。

如此有違道德則為惡,順道應德則為善.”

“那我往日所做所為,又是善是惡?小倩那些丫頭不是我所殺的,除了一些少數的人是被我強行所殺外。

其餘都是因其經不住誘惑,心中起了貪淫之心。

那些貪財好色之徒,按說也是違背道德,乃是為惡的。

似這般人之精血還能助我煉化夜叉精血。

可見,就連身為地府鬼神的夜叉都不排斥我殺他們。

那我將他們殺了,是不是除惡呢?”

沐靖柔聽了他的言論,卻覺得剛剛明瞭幾分的善惡之分,卻又有些糊塗了。

“那麼我的所作所為到底是善是惡?若是惡又有多少惡呢?”

“這……某家往日裡也可以稱得上殺人無數,就連用來盛人頭的囊袋。

都因為裝的人頭多了,被養出了氣候。

按說你所殺的那些人確實取死有道,但你確有孽障在身。

若是依著某家去殺的話,某家自信沒你這般罪業.”

燕赤霞遲疑了一下,“至於為何如此,卻不是某家能夠解釋的了的了.”

“不知觀主可能解我之惑?”

沐靖柔見靈青雖不語,但卻無燕赤霞的疑惑,於是問道。

靈青見她疑惑,也不直接答話,而是話鋒一轉說道。

“貧道自幼父母雙亡,只餘家祖費心拉扯。

為此家祖醉心養生延命,以求能親見貧道成家,然及年長,亦歿。

後又有族中長輩扶持,方學了些道理,一直渾渾噩噩度日。

只為家祖、族親不棄,才不至墜入邪途。

因著此般經歷,貧道只為活著,實無心愛人。

也並不在乎善惡,只因為人所愛,才不棄人。

後因機緣巧合得了一門自然之術,求的乃是從天地自然中獲取力量的這麼一道法門。

然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用陽明公的話來說,可謂是無善無噁心之體。

天地自然無善無惡,力量也是做不了善惡的,那這為善為惡自是皆由貧道心意。

不過貧道心中雖說善惡之念不定,但有了這力量,反而因家祖之前的念想,激發了貧道心中長生之念。

只是此術雖妙,卻僅有延壽之法,而無長生之道。

繼而又聽聞深山古觀多有修仙煉道之士,有不死妙方。

即刻前去求索,幸得師傅慈悲,收入門牆,斫柴年半始授妙方,並教貧道道德。

自此始知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始知有情眾生,皆有靈性,當潔身戒妄,修身養性。

始知心有善念,追求長生,當一體善心,度己度人.”

粗粗回憶了一番今生過往,剖心明志,靈青驀的有種撥雲見月的清醒。

接著精神一振,一甩手中拂塵,又笑道。

“你本在此地好好的,雖然殺人,但也沒招惹到貧道頭上了來。

然而貧道卻找上門來,以自身誘惑小倩等人和你來殺我,這是不是和你以財色誘人一般呢?”

“這……”沐靖柔一時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遲疑著也不說話。

“她以財色引誘他人心中貪念,然後殺之。

而你則以自身性命引誘她心中貪念,然後也可以說將其殺了.”

燕赤霞見沐靖柔不好回答,想了想說道。

“看似是沒什麼分別的,但其結果一惡一善,其中自然還是有分別的.”

“正是如此.”

靈青衝著燕赤霞點點頭,然後看向沐靖柔問道。

“那你可知其中的分別是什麼呢?”

“是因為我把他們殺了,而你沒把我們殺了嗎?”

她想了想,將明眼能夠看出來的分別說了出來。

“雖有,但不是主要的.”

靈青點點頭,又搖搖頭說道。

“最主要的是心,是善惡之念。

有位先生說過這麼一句話,叫做: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可見是善是惡全看心意善惡。

然則無心為惡,雖不罰,但也是惡,有其孽;有心為善,雖不賞,但也是善,有其德。

所以道家有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墮業緣,常居盛世。

又有,無心之善為至善。

因是常勸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然而,無心之惡是小惡,但這有心之惡必為至惡,如此,你可明白了?”

“觀主是說,只因赤霞道長以善心殺人,目的是為了除惡。

且並不是出於惡念,所以不僅無過反而有功。

而我是以噁心殺人,只為一己之私,全是出自惡欲,自是無功有過。

所以雖同為殺人,卻有善惡之別.”

沐靖柔想了想說道,對於靈青所說的意思也有了一絲的瞭解。

“而觀主的行為和燕道長其實沒什麼區別,只是沒有真的殺死我們,而是禁了我們作惡的可能.”

“然也,至於貧道之所以說自身並無大慈悲也是在這心之一字.”

靈青點點頭,一甩手中拂塵,接著說道。

“這度人無量的道理,貧道自是學過,也是明白的。

不過道理雖明白,但卻不代表能夠做的到。

貧道愛己勝過愛人,度己之心勝過度人之心。

所思所行自不會違了師尊教導,但在不違師訓的情況下,所思所行則皆是以己為先。

貧道是個修自身的,所行善惡皆是遵循心中天理而已。

貧道所作所為順了心中天理,那便是在行善。

若是因意氣所為,便是有損修行,乃是為惡。

只要能夠有利貧道修行,貧道其實都不介意。

貧道收了小倩等人,鎮壓了你,如今又要度化你,雖可以稱得上行善。

但貧道最初的目的卻並不是為的你們,也不是為了那些被你們所害之人,而是貧道自己。

然則既是如此,乃是有心為之,自然落了下成。

所以只有小善,而無大慈悲。

而且之前便與你說過,貧道雖有善心,但也僅付於心有善念者。

那地煞樹上困了許多厲鬼,貧道既然求這善心功德,為何不去度化?只因其無善心故,貧道度不得,所以也就不去招惹這麻煩了。

只有心懷善念者,方能度其棄惡揚善,心中無善者,又如何能度得?一如你當初,若是一意孤行,誓死不改。

雖你有助於貧道,貧道也只能送你灰灰了,將一點真靈送去幹乾淨淨的輪迴。

而不會妄心度化.”

……天地之間,人神鬼妖自有其生存法度,各有其天理昭彰。

身為妖,你吃死人沒問題,不幹天道。

吃活人也沒問題,也不幹天道。

只因妖的法度就是如此。

因此有些事情,比如強行交配。

人來做就屬於做業,而妖就是天經地義。

但一隻妖有了人心之後,那它就需要按照人的法度來計算。

當它再像以往一般時,原本沒有什麼罪業。

但只因其心變了,就有了罪業。

沐靖柔身為妖,生下來就是妖。

本來殺人也沒什麼,只要她認為那就是她心中的天理。

但她和寺中的和尚學了一肚子的仁義道德,學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因此養了一顆人心。

但這也成了束縛著她的限制。

當她用妖的心態,人的手段來行事,自然就惹了罪業。

就像陰山鬼王,他打破了地府,洞開陰陽兩界,欲要顛倒陰陽。

他的所作所為對於天地來說並無善惡之分。

對於他本身來說,乃是依著他自身的天理,更是在行善,而不是作惡。

但神人鬼妖有別,對於天地,對於他來說,是在行善。

但對於人類來說,那就是在作惡。

此乃種族分別之爭,無關善惡。

至於說神人鬼妖分別善惡,一視同仁,普度無量的境界。

以後靈青或許有可能參悟,但現在他只求度己。

在力所能及,且別人願意相信自己的情況下,或許會對其有所幫助。

但若說讓他慈悲為懷,卻是為時尚早。

仙人仙人,既然帶個人字,那就還有親疏之別。

注:本來想在正文裡發的,但全是說教的東西,而且字數太多了,也就放棄了。

最主要的好多想表達的還沒寫完,比如神人鬼妖的剖析等。

索性就直接當個番外發出來吧,有空再來補充吧。

總結一句話,靈青不是聖人,甚至不是道德模範。

他只是個求長生的。

之所以懲惡揚善、度化他人也是因為這樣做對他有利,且師門教導不讓其作惡。

普度眾生?等他成了聖人再說吧。

當然這個聖人不是那種嘴上給誰誰誰打抱不平,覺得誰誰誰無辜的聖人。

而是真的能夠解決事情,平息怨憤的聖人。

想要當聖人,得有實際的行動。

發心為功,篤行是德,說了也得做到才是功德。

否則說的再多,也只是妄言而已。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道小村醫

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