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鳳、青鳥心中仍舊紛紛不平,但也知鵬魔王說的對。

自己一方面對八仙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優勢,再糾纏下去,怕是要被蕩魔軍給圍住了。

想清得失之後,兩隻鳳鳥便毅然舍了靈青三人,化作一道火光向正圍殺七絕魔王的呂洞賓四仙而去。

追過來的鐵柺李等人見狀,連忙施法想要將其攔住。

但三對六,再加上一座大陣,又如何能攔得住?也就是蛟魔王等人已經想清了得失,不願計較一時。

否則的話,高低要將三仙追著跑。

舍了三仙,不死天凰徑直向前。

後方靈青三人駕馭著風火神龍追來,將鐵柺李三仙接了。

有三仙相助,風火神龍神威更甚,加速向不死天凰追去。

只是不死天凰本身便精擅飛遁,加之又先走一步。

沒等靈青等人追來,便已經到了四仙一魔近前。

眼見此,呂洞賓長嘯一聲,將劍光一轉,便來斬不死天凰。

哪知蛟魔王等人卻不閃不避,迎著劍光便衝了上來。

劍光在其身上斬開一道豁口,但劍光一過,傷口處便有不死真炎升起。

火焰掠過,傷口便消失不見。

反倒是呂洞賓見大陣壓來,不得不閃身躲避。

不死天凰雙翅一振,腹下雙爪向何仙姑和韓湘子抓去。

兩人也連忙躲閃。

本來四仙各據方位,將七絕魔王圍在中間,讓他逃脫無門。

此時三仙失了方位,自然是圍他不住。

七絕魔王能夠有此成就,自然不是愚鈍之輩。

相反,他被人鎮壓數萬年,反倒是謹慎了許多。

見到機會,壓根也不往不死天凰跟前湊,轉身便化作一道魔氣脫出重圍。

甚至怕自己會被雙方盯上,將身一裂,分作三個,向不同方向逃去。

張果老仗著毛驢腳程快,攆上一道魔氣,手中漁鼓一敲,便將其攔住。

只是還沒等他在動手,不死天凰便振翅飛來,兜頭便是一爪。

驚得張果老連忙閃開。

那道魔氣也趁此機會飛走。

不死天凰見狀,也不多逗留,振翅便走。

呂洞賓、何仙姑、韓湘子追之不及,張果老雖自忖短時間能追上。

但光憑他一個,如何能夠攔得住?四仙會合一處,靈青等人也趕了上來。

所有人匯聚在龍首之中,看著空蕩蕩的荒野冰原,搖搖頭。

鐵柺李開口道:“仙童,問問三位元帥的位置,咱們繼續追.”

蛋生聽令去詢問三位元帥,才知此時北俱蘆洲上已經是妖魔四起。

雖然既定的包圍圈沒有破,但為了鎮壓群妖群魔,也耽誤了不少時間。

風輪周元帥更是讓大家不要追逼太急,免得包圍圈還沒徹底連線一起,便被六妖趁機逃脫了。

得知具體情況之後,靈青等人也知,追捕蛟魔王等人已經不是當務之急了。

當務之急是要讓這些被魔劫引出來的大妖大魔們,還沒造成實際的傷害前,先控制住他們。

靈青心想,現如今這等局勢,蕩魔帝君也該有所指示了。

果不其然,還沒等他讓蛋生詢問,便有傳驛司詔令傳下。

蕩魔帝君已然下令全軍,讓蕩魔三十六帥不必糾結於眼前。

而是先各歸司職,在整個北俱蘆洲之上,佈下蕩魔大陣,先將所有的妖魔裝在其中,然後再慢慢清剿。

至於靈青與八仙等人,則先回武當山,與蕩魔帝君會合。

伏魔衛道,若論單人的話,自是將強大的魔頭剷除,斷絕日後其作惡的可能最好。

但對於一方勢力,比如蕩魔軍來說,最主要的是將孕育妖魔的溫床給剷除掃淨,才是正理。

自上古年間,女媧大神采石補天,斬巨鰲四足以撐天地。

巨鰲遺下的軀體便落在北俱蘆洲之上,令北俱蘆洲成為窮山惡水的苦寒之地。

數場大劫大戰過後,一些殘枝敗葉無法佔據豐袤之地,便只能來此苦寒之地落足。

久而久之,便令北俱蘆洲成為了世間極惡之地。

而蕩魔帝君的前身,玄武,便是承巨鰲之功德而生。

同樣的,也承擔了這片惡地的因果。

數千百萬年來,他歷經數世修行,於此世拜入玄都大法師門下。

修行有成之後,秉承天地與自身之志,誓要蕩清魔氛妖氣,還北俱蘆洲之清淨。

如今位列仙班,為北方玄天真武大帝君,執掌北俱蘆洲。

因此,對於蕩魔帝君來說,此次魔劫的主要關鍵,是在於將六天魔王與四大妖聖給鎮壓了。

但更重要的,還是先將北俱蘆洲之上,不斷蜂起的妖魔給鎮壓下來。

一件事物存在的基數越小,哪怕其頭部能量再大,也成不了氣候。

當然,也不是說他就放任六天魔王與四大妖聖。

他召靈青與八仙前來,便是為的此十頭妖魔。

武當山金殿之上,蕩魔帝君高踞寶座,見眾人前來,將眾人請至兩旁落座。

開口道:“眾位師弟辛苦。

此次魔劫,我心有所感,此劫當時我證道之劫數.”

聽他如此說,靈青與鐵柺李等人不由大喜,恭賀道:“恭喜師兄,大道可期.”

蕩魔帝君搖搖頭道:“現在如此說未免為時過早。

此劫若過,未來才能大道可期。

若不過,雖不至於一世修行化作泡影,但也是霧鎖重關、迷途不定。

只能謀求下一世了.”

鐵柺李等人卻並不擔心,仍是笑道:“師兄過謙了。

以師兄累世之功德,此劫必然可得成就.”

然而,靈青對於蕩魔帝君所言,卻是心有不解,為何這劫數不過,就只能謀求下一世了?不懂就問,聽了靈青的疑惑,何仙姑解釋道:“天仙五劫,乃是修行上的劫數。

而要證道永恆,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煉自身世界為天,天與道合,而還神於太虛,我等稱此為還虛。

於天仙而言,唯有神還太虛,化靈於諸天大道,才能得保永恆。

因此,度過五劫之後,還要經過還虛之劫,才能真正證道大羅.”

藍采和接著道:“這還虛,便是要成就大道之唯一。

而這唯一,又豈是那麼好得的?於諸天萬界而言,光是天仙便佈下萬萬千。

就算是排隊,都不知要排到何年何月。

因此,基本上一世能夠一次感應到契機的機會,就已經很不錯了。

若是失去了,再等便不知何年何月了。

還不如再轉一世,重修一回來的容易呢.”

蕩魔帝君也道:“說是排隊只不過是個比喻,真正的契機,肯定不是從前往後輪著來的。

而是看自身修行,與於大道之上的感悟。

但這等契機,最是損道,若不能抓住契機更進一步,那就只能一退再退了。

雖修為不減,但這前路卻是渺茫無蹤了。

就是排隊也很難排到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騰系之重生

炳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