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屋洞天參觀了一番後,靈青便向何仙姑借了一處地方,用以閉關。

說是閉關,但也只是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修行上罷了,並不是那種不與外界聯絡的閉死關。

選了一處較為開闊,能夠縱覽玉屋洞天風景的高樓,靈青盤膝坐在蒲團上,心中思量著。

他並沒有急著嘗試,將青龍鬧海劍中的混沌玄胎開闢世界。

算起來,靈青目前本身仍舊只是初入天仙,連以自身之道立下天地根都沒有。

現在他也不過僅僅化生了兩枚混沌玄胎而已。

只憑兩次經驗,並不能保證他度過前三劫的成功機率。

如今在玉屋洞天之中,雖然沒有嶗山之中有師父和師兄們請教來的方便。

但也不用擔心什麼危險,而且何仙姑也不會趕他,想住多久也沒問題。

他便打算趁著這個時間,化生出自身的混沌玄胎。

就算對於化生玄胎不把穩,起碼也要先將分身提升上來。

定下此節後,靈青便從虎皮囊中拿出一些法寶器胚。

其中大多是劍器,少部分是他依照幾門真經上所錄法寶圖譜所煉的。

上次張師兄一爐煉出千餘柄劍胚,一眾師兄只不過各自選了一柄作為收藏,其餘的全給了他。

這麼多的劍胚,都是依著百靈斬仙劍,和藏靈子所傳誅仙劍煉製法所煉的。

若是肯下苦心,以野性符圖模板祭煉的話。

只要使用等階足夠高的模板,想要祭煉出靈寶飛劍,對於他來說並不難。

史詩級的模板,經過上次向一眾師兄弟求助,已經積攢了不少了。

靈青一揮手,九座青闕門戶展開,顯化出其中九方青闕世界。

門中九位分身向他揖手一禮,起身一招手,便有百餘柄劍胚落入其手中。

這麼多的劍胚,光憑靈青自己去祭煉,那得祭煉到猴年馬月。

當然,光憑九個分身也是不夠的。

但每座青闕世界之中,都有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位隨侍真人。

更何況,星河圖中還有三百六十五尊周天靈神,和四萬八千尊群星惡煞。

有這麼多幫手在,每人只需出一份力,堆積起來,短時間內便可以將祭煉劍器的百萬野性符圖祭煉成功。

當他們全力發動後,無窮的天地元氣宛若漏斗一般,向靈青閉關的這座高樓湧來。

然後又一分為九,沒入九座青闕世界之中。

而靈青本尊則在九座青闕世界中間,起了一座法壇。

以先天一炁神符為鎮壇法寶,以靈龍模板為引,將廬山附近所有散落的靈光都引來。

在法壇上化作一條條遊走的靈龍。

每當青闕世界中有一件劍器祭煉到一定程度後,他便將一條靈光所化的靈龍打入其中,增加其靈性。

這種多人合煉的法器,最難的便是參與人過多,靈情駁雜,化生靈光困難。

但隨侍真人本身也是靈青修為的一部分,他又有靈龍之力匯聚靈光溫養劍器。

除了劍器驟成,缺乏時間的沉澱,而顯得有些“火氣”外。

其功用與一般耗時祭煉的法寶並無不同之處。

這一番異象波及範圍甚廣,別說早已引起了何仙姑的注意,就是在廬山周圍靜修的修士也無不察覺。

見到香爐峰瀑布之上,天地元氣化作一朵蓮花異象,將無數的元氣和靈光引入瀑布中。

廬山左近修士大都知道,那裡是何仙姑的玉屋洞天。

見此異象忍不住開始議論起來。

“這般奇怪的異象,難道是仙姑又有突破不成?”

“不能吧?聽說八仙之中,道行最高的當屬鐵柺李和呂洞賓。

如今也沒聽說兩人突破,仙姑還能走在他倆前面不成?”

或許覺得這般說有些看不起何仙姑似的,那人又補充道:“當然,不是說仙姑不配突破,而是感覺有些突兀.”

“看著異象,確實不像是突破大羅,倒像是靈寶出世?”

說這話的人,心中也有些拿不定主意。

什麼樣的靈寶能夠引起這般奇特的異象?若真是不世出的靈寶,其氣象肯定不會如此單一。

但若是一件普通的靈寶,又哪裡能夠引起這般龐大的異象?“你這麼一說,看起來倒真像是大量靈寶出世的感覺。

只是也沒聽說過仙姑善煉器啊?”

外界眾修議論,洞天內,何仙姑也早已來到高樓處,看靈青煉器。

只見靈青立身一座法壇,居於九座門戶中間,身旁是無數靈光所凝聚的靈龍。

九座每戶之中,每一座門戶都有一方世界,每方世界雖然只是虛幻。

不是經歷過大道攻伐的諸天世界,但其氣象各有不同,也足以看出靈青根基之深厚、志向之遠大。

每方世界內,各有十萬餘生靈,不斷的祭煉著百餘柄劍器。

每柄劍器之上,都有一道或多道異獸法相顯化。

每當異獸法相凝實後,便有一條靈龍化作靈光融入其中,為其點出一點靈光來。

隨著不斷的祭煉,靈光不斷的融入其中,劍器便如同受了點化,吃了金丹一般,開始展露出靈寶之相。

“近千柄劍器,難道道清竟是打算一氣煉出來近千柄靈寶飛劍不成?”

數了數其中的劍器數量,何仙姑一時大為震撼。

誰家煉寶是這樣煉的?不過,看著外界匯聚而來的靈光,何仙姑忍不住低聲道:“不好。

若是繼續這麼下去,整個廬山的靈光怕不是要被道清給抽光了。

屆時,這座福地靈山,怕不是要失了其靈秀,比之不同土丘還有所不如了.”

然,她不會坐視廬山靈氣枯竭,但也不會打斷靈青煉寶。

當即在外也起了一座法壇,飛身其上,踏罡步鬥,口誦箴言。

驀的,抬手打出一道符籙,化作一道神光直衝天際。

刺破九重雲霄來至天庭鬥部司衙。

坐在鬥姆宮中的鬥姆元君驀的睜開雙眼,向一旁隨侍的童女道:“童兒,下界有何仙姑發來一道關奏。

你去吩咐有司,盡依其要求行事.”

“是!”

童女應了一聲,離了鬥姆宮便到了鬥部司衙。

鬥部各司各府便動了起來,不一會,天上雲霧大開,露出漫天星辰來。

廬山方圓萬里之內,無數星光如雨般降下。

不僅補充了被靈青收走的元氣、靈光,更是使得廬山周圍靈氣大增。

見此,一眾修士無不歡欣雀躍,也顧不得其他,紛紛回到洞府準備閉關,或收攝這漫天灑下的星辰之力。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道爭鋒

誤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