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琴先生對音律比較執著.”

田瑩看著離去的太子長琴稍稍的解釋了一句,然後說道:“師兄,咱們走吧。

我的部落就在不遠處.”

“好.”

靈青對於長琴的態度也沒有在意,聽了田瑩的話,帶著石向她的部落走去。

田瑩的部落就在衡山下不遠處,人口不多,跟最初的青石部落一般,僅有數百人口。

但部落內卻十分的祥和,每個人都精通一種樂器,每日裡樂聲不斷。

回到部落內,為了歡迎巫的朋友,族人們紛紛開始獻上自己的表演。

靈青便順勢拿出一些美酒蔬果,和田瑩一邊坐在主位上欣賞,一邊聊天。

“看樣子,你在這邊過的挺悠然,怪不得不曾去神農城找朱光.”

“部落裡很好,人人知足常樂。

附近離大巫祝融的祝融城很近,也很安全。

至於道光師兄那裡,我也聽說了神農城有位十分擅長煉丹的煉氣士,就知道應該是他。

不過謝師兄她們本就出身大家,於音律也十分精通。

所創的法門同樣如此。

而因為大巫祝融和太子長琴的關係,祝融城周圍的部落都十分擅長音律。

在這裡,更利於我參悟完善自身的道。

本來我的修為在一眾同門之中就是墊底的,再不努力怕是要耽誤師兄們的事了.”

“挺好,我一路走來,也見識了大巫祝融對於喜愛音律的人的影響。

在這種氛圍內,對於你而言,確實要比去神農城要好的多。

對於修為的事,你也不要太過著急,順其自然便可。

這事急不來.”

靈青笑著將諸位師兄弟的程序說了說。

李立不僅早已找到了自身的道,還藉著這一次對於巫道的理解,還進一步的拓展了自身的道。

他自小習武,本身就更擅長於搏鬥。

此次將五行、五嶽融於自身,以盤古化五嶽的傳說為立意。

借五嶽五行以身化盤古,將神通偉力歸於一身。

可謂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道立師兄所修法門本身就古意盎然,再加上他在沒成為天賦者之前,就頗好稽古。

像這種追本溯源的道路,也確實比較適合他.”

田瑩聽了點點頭。

一眾同門師兄弟中,李立的性格算是最為沉穩,也最為傳統的。

當然並不是說他傳統,並不是說他刻板。

而是喜歡在傳統中追求新意,而又歸於傳統。

“是,道立師兄的性子堅毅,很有主見,求道也很踏實.”

李立的修行,給人的感覺就是十分的穩。

不快,但也絕對不慢,一步步的,每一步都走的十分的穩健。

“道關師兄和道靈師妹如今在軒轅城,跟在倉頡身邊.”

田瑩若有所思的道:“因為師叔?”

“是。

師叔如今靈智不顯,只有些微的靈異,兩人在一旁護持.”

“唉!”

田瑩聞言嘆了口氣。

靈青明白她的意思,笑著說道:“不必苛責自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路。

你的道不再那裡,沒必要多想。

看似師叔如今沉淪,處於低谷。

但誰又知道,這不是她日後更進一步的資糧?如今她那裡有道關師兄和道靈師妹在,足矣護持她安全。

而這事也不耽誤兩人,他們可以借倉頡造字的機會,感悟自身的道.”

“倒也是.”

田瑩一笑,心中釋然。

“我知道光師兄的道早已定下,師兄的道也定了嗎?”

靈青搖了搖頭,有些嘆息道:“定的有些多.”

“……”田瑩看著他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

確實,因為靈青所修法門十分繁雜,當每種法門修行到了極致後,對應的真道也有些多。

《先天一炁真經》中的炁丹符器陣,德魯伊傳承中的野性、召喚、自然、元素,《青皇玉典》中的長生、青木,《玄天九變大法》中的殺道,《周天星斗法》中的星斗等等。

每一種都對應一種真道。

似乎任意選擇一道,都可作為天仙之機。

但這真道也是有上下之分的。

如玄元始三炁,在先天立意上,就要比陰陽五行之氣高。

靈青所能參悟的道中,也有上下之別。

“我自修行之處,便有意走以一化萬,道衍世界的道路。

但若是以符而言,卻並不怎麼合適。

符道雖於修行之處而言,十分的便利。

但於見道而言,感覺終究是隔了一層.”

聽到這裡,田瑩頓時認真起來。

她此時尚還處在慢慢構築自身之道的階段,而靈青已經開始為了日後天仙的修行,而開始對於自身的道進行取捨。

像靈青所說的這些,對於她構築自身之道,也有極大的幫助。

她不覺得自己能像靈青一樣,所參悟的道,多的需要為了選出更好的道而煩惱。

她最多隻有一兩個,甚至一個選擇。

那麼她就要在選擇之前,儘可能的將這個選項構築的完美些。

而靈青的每一種考慮,哪怕是他用不到的一些想法,都能為她指明方向。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符道,其本身便是有形之道。

是生靈,也包括先天神靈的理解所衍化出來的一種有形之道。

用符來構築的世界,終歸是有形的產物。

而且,符雖能相生,但給人的感覺,終究是有些‘死’。

有些刻意,不甚靈便。

等而言之,器、陣、召喚、野性,甚至是長生、殺道、星斗等也有些片面,無法盡道.”

聽得入神的田瑩,好奇的問道:“那師兄現在有頭緒了嗎?”

靈青點點頭:“有.”

“哦?”

田瑩身子微微向前一探。

“道光師兄的道,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丹就是人?”

“是的。

丹就是人,而人為天地之靈。

以他的道而言,於天地,丹是世界,人就是道。

之所以能生育天地,之所以需要執行日月、長養萬物。

全都是為了人而存在。

有了‘人’,天地、日月、萬物才有存在的價值。

所以他煉天地如丹,需人在其中開闢天地、執行日月、長養萬物。

金丹九轉,化身為人。

他將所有的道都放在這一丹、一人之上。

當然,我與他的修行不同,雖感悟甚深,但也不可能同修一道。

我從他那裡參悟的是,丹就是靈,然後斬化出了丹道分身。

進而以靈為根本,合以一化萬、符化世界的理念,演變為靈衍世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洪荒之我為佛母

川穀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