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鍾馗鳴金收兵後,鬼城中的鬼王們才發現。

三支大軍竟然已經十不足二三,他們不由的怒極。

想要追擊,卻怕中了鍾馗的埋伏。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食鬼的鐘馗比之地獄還要可怕。

無奈之下只好也收兵回陰山。

然而,沒過多久,他們就聽到鍾馗竟然跑到另一個方向再次叫陣。

同樣是咬掉一大塊肉後,退入孤魂蕩中。

接下來,鍾馗就像是一個刺客,一頭孤狼一般,逮住機會就狠狠的給陰山眾鬼一擊,咬下一塊肉來。

而陰山鬼王原本該再次陷入沉睡之中,但由於先前他心有所感。

知道此次將發生巨大的變化,關乎其成道、失道的契機。

因此他拼著神魂再次受傷的風險,不再透過沉睡恢復傷勢。

只是他也不願輕易出手,便只是派麾下鬼眾去應對鍾馗。

自己則一邊緩解傷勢,一邊推算那一絲契機。

如此,靈青與鍾馗配合著,不斷的削弱陰山鬼王麾下的鬼眾。

同時也在將投胎幽魂身上的罪業滌淨,還人間清明。

甚至為了能夠更好的引動散落在幽冥中的孤魂,靈青還將自家坐騎:青獅,送入紅蓮鬼王的手中。

想要以其根本,青精藤能夠食氣的特性,與青獅威靈吼震懾萬靈的能力。

給想要投胎轉世的幽魂一個指引。

此時的青獅雖說仍舊沒到人仙級,但經由靈青以靈龍之力祭煉,已經變得宛如活物了一般。

吼!!!只見它趴在妙道帝君身畔,隨著一聲巨吼響起。

一股莫名的波動在幽冥界中擴散開來,其威力近乎於無,但波及範圍卻十分的廣闊。

這聲音只有那些渾渾噩噩的遊魂野鬼,與心中善念尚存的幽魂才能聽得見。

且,在他們聽到的同時,一個方向便出現在他們心底。

只要他們願意,並邁開步子往前走,就能走到那個地方。

靈青見十地法界之中,被業火焚身的一眾幽魂厲鬼進展十分緩慢。

大多都熬不過業火灼燒,就是熬過了也會變得十分的虛弱。

他想到當初為小倩等人淨業洗身的場景。

便在每日自己做早晚功課經的時候,揮散他們身上的業火。

帶著他們做功課,併為其講解經文大義。

若是能夠從中有所領悟,便也能早日脫離苦難。

同時,這一張一弛,也更容易燒開他們被陰濁汙穢填塞的心靈。

鬼者,執也,不可以常理度之。

並不是你同他說,只要你心有善念,便能洗淨自身罪業,便能投胎轉世為人。

他們便能聽,並願意照做的。

只有解了他們的執念,淨了他們心中的汙穢,才能使得他們能夠聽進道理。

然而,一如人有聰愚,鬼也有精拙,聽了道理也不一定能夠有所悟。

因此,靈青此行也不過是給他們一個機會而已。

自救方能得救,求悟才能得悟。

萬般善惡皆由其心一念而決。

幽冥界中的計劃已經完成了第一個階段,接下來只需這般維持下去便可。

接下來的第二階段,便不是單靠幽冥界能完成的了。

而是需要李立和朱光兩方面的配合。

李立的也簡單,他離了衡山便化作白帝之形,往華山趕去。

不一日便到了華山。

他正當準備依照前法,喚醒華山地脈之靈,立白帝廟鎮之,並傳下西嶽真形符。

剛一動手,便見面前雲靄繚繞,神光匯聚。

一隊車馬儀仗自雲霧中駛到他面前。

車中有一神人安坐,見他問道:“吾乃太華卿,協帝君司掌太華山。

敢問真人所來何事?為何妄動我太華山地脈?”

華山,五嶽之西嶽,雅稱太華山。

此神自稱太華卿,又言輔助西嶽大帝司掌太華山,想是遺留在凡間的神人。

而且,李立見他確實與眼前西嶽地脈相連,且身上神光清正。

想來所言不假,當即拱手一禮,“原來是太華卿當面。

貧道李道立有禮!”

繼而便將自己的計劃合盤托出,並請其相助。

“你說地府正神也參與其中,那陸判可知?”

太華卿沉吟了一陣後問道。

“前日貧道師弟傳信說,陸判與鍾判已參與其中了.”

李立回道。

“我這便請陸判前來一敘,若你所言不實,便不要怪我拿你問罪.”

太華卿說著看向李立的神色。

見他毫無畏色,反坦然道:“請!”

於是也不再遲疑,施法傳信於陸判。

過了不一會,就見陸之道自陰影處走了出來,拱手笑道:“不知君有何要事相招?我來遲矣.”

“陸公來了,快請!”

太華卿將其請入車內,將李立的事情說了。

“哎呀,原來閣下便是道立真人,陸某失禮了.”

陸之道聞言趕忙下車,衝著李立一揖道。

他從孟婆那裡知道靈青不凡,而作為其師兄的李立自然也同樣不凡。

因此不敢怠慢,將其請上車,安置在主位坐下。

又向太華卿介紹道:“這位是上清一脈的道立真人,此次乃是為救兩界蒼生而來。

朱兄不可失禮了.”

這太華卿名為朱爾旦,絕地天通時他正轉世歷練,沒能隨之一同回到天庭。

然正巧又遇到陰山鬼王打破地府,便一直在塵世沉淪。

正當他快要矇蔽前塵,泯然凡塵之時,承陸之道為他找回前塵。

因此一直對他也感激在心,尊敬有加。

見他說的鄭重也不敢怠慢,當即一揖而拜道:“朱某不識真人,還望真人見諒.”

李立也不是小肚雞腸之人,說開之後,便將攏西嶽地脈之靈的事交給了朱爾旦。

朱爾旦為西嶽大帝帳下太華卿,也懂得西嶽真形圖,又能調動華山地脈。

輕易的便依照李立的吩咐佈下的陣勢,借地脈凝出白虎真形。

立下白帝廟,請李立分神駐入其中,並親自坐鎮。

又因他子孫都在朝為官,這幾年也攢下不小的威望,傳下西嶽真形符也輕而易舉。

更是承諾,託夢子孫令他們全力配合朱光的計劃。

李立見此行收穫頗豐,再加之還有三嶽需要走,便告辭離去。

接下來他又去了嵩山,鑑於華山時遇到朱爾旦的情況,他事先聯絡了法明。

法明這些時日也沒閒著,在佛門之中闖下了偌大的名聲。

他精研經律論三藏,又身負無量功德,被稱之為末法前最後的三藏法師。

由他出面,有嵩山上名聲、實力最大的少林寺相助,也沒怎麼耗時,便立下了中嶽大陣。

又去恆山,立下北嶽大陣後,便轉而去東嶽泰山。

這裡是五嶽鎮世大陣的關鍵所在。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清穿之消除執念

海棠之花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