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青心頭思量著自己的發現,眼神看向一邊的參王。

參王被他看的渾身不自在,小心翼翼的問道:“怎麼樣?”

“你來嚐嚐.”

靈青將碗遞給他道。

參王接過來,小心翼翼的嚐了一口,當下也覺得自身法力肉身,像是被清泉洗刷了一遍似的。

渾身透著一股的通透感,讓他不由的有些飄飄然。

但他卻沒敢細細的體悟,而是小心翼翼的感應著自身的境界。

發現沒有能夠提升境界的情況,不由得鬆了口氣。

看著靈青笑道:“道長,這方子是胡謅的,沒可能吃了一株千年人參就成仙的.”

“我在想,是不是一根參須的分量不夠.”

靈青上下端詳了他數遍後道:“要不要……”“道長莫要說笑,這一根根鬚也是千年的根鬚,年份是一樣的。

根鬚和整根的區別,無非是數量的區別,想來你把老參蒸了也是不行的.”

參王心中一突,連忙道。

“量變引起質變嘛,要不要你進去試試?”

靈青拉著參王道。

“不不不,不試了.”

參王扯著身子往後躲。

“試試又不打緊的.”

靈青猛地將他扔到蒸籠內蓋好。

在鍋中添了一鍋的潭水,又加了幾滴三光神水後,放好蒸籠,以先天一炁神符鎮住。

張口吐出三昧真火,便開始大火蒸煮。

參王在其中被蒸的法力沸騰,想要逃脫出來,卻無法打破靈青的禁制,只能哇哇大叫著求饒。

“道長、真人、仙師,你放了我吧,這方子真的沒用的。

道長……”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體內的法力被蒸了出來,漸漸的他也就叫不動了。

直到太陽高升時,整個人如同空虛了一般,所有的法力都被蒸了出來。

在靈青看來,參王已經完全變回了原形,化作一株人形的人參躺在蒸籠內。

四周是他法力與三光神水相合的水蒸氣。

到了下午,那些法力又重新被蒸回到他的體內。

並慢慢的沖刷他的肉身,剔除其中的雜質。

到了傍晚,靈青將蒸籠揭開時,蒸汽湧出,遍佈全山。

山上的草木野獸聞了這氣後,頓覺不飢不渴,心中的獸念也淡了三分。

有幾個修行有成的,循著味道找到水潭畔。

發覺這裡的氣息最為濃郁,便在潭邊或是俯臥,或是蹲坐,開始吞吐這氣息。

蒸籠內參王化作人形盤膝坐在其中,仍舊處於無識無覺而又杳杳冥冥的狀態。

只是其身體已經變得如同透明紫水晶一般,通體通透。

其中有一點光芒瑩瑩閃爍,在月光下散發出熠熠靈光。

到了第二日清晨,靈青將蒸籠蓋上後,參王又醒了過來,再次開始拍打叫喊,想要出來。

到了中午後又如昨日一般。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漸漸的發現了,自己身體的異樣。

每一日的蒸晾,都好像是在為自己伐毛洗髓、脫胎換骨一般。

將自己本來進無可進的修為,生生的錘鍊一遍,然後再次修回來。

當九日夜後,靈青將他放出來時,參王不但不跑。

反而拉著靈青主動問道:“道長,道長,可還有備用的山珍野味?你既然打算將老參熬做參湯,想來早已準備好了材料了吧?快點拿出來,老參來幫你.”

“沒有.”

靈青一拂塵將他伸向自己虎皮囊的手掃開。

參王見狀只得悻悻的罷手,不過口中卻嘟囔著道:“這麼小氣做什麼?大不了日後我還你便是.”

到了此時,他已經清晰的明白過來。

這方子確實能夠令人立地成仙,但並不是抓來千年人參煮湯喝的人,而是被煮的人參。

經過這般繁瑣的蒸煮,可令人參蛻去凡身,成就仙胎。

這個仙胎可不是築基時那種道體仙胎,而是真正的天仙之元胎。

這蒸煮的法門,若是稍稍更改一下,便是一門修煉法門。

專供草木精靈脩煉的法門。

靈青在先前就有所疑惑,因此來找這參王試一試。

第一次用那根鬚試驗時,他看到那最後留下的根鬚便明白了過來。

不過是為了嚇唬嚇唬參王,便沒跟他細說。

此時見他明白過來後,還糾結著要將自己用文武火在鍋裡煮個數十天。

不由的喝道:“你這數千年的修行都修到了土裡了嗎?有了真法,還在乎這等外象作甚?”

“多謝真人指點,小妖明白了.”

參王聽了頓時恍然。

修行之道,少不了陰陽摩運,水火鍊度,沒有那等外物,以自身法力為水火,外界元氣為資糧,一樣能行。

當下福至心靈的悟透了一篇妙訣,名曰《水火精靈鍊度訣》。

此精靈,指的乃是精神靈光之意,也指草木精靈。

這法門就潛藏在那篇參湯方子中,乃是通玄先生吃了千年的人參之後。

有感草木精靈成道不易,才做出了這一法門。

有心為世間草木精靈指出一條明路。

至於為何寫成參湯方子的模樣,想來一者或許是出於他的惡趣味。

二者,有聽了他事蹟的人,若是得了這方子,肯定會按照方子來炮製成了精的人參。

這樣一來,既能熬出來一鍋的參湯,還能為人參精淬鍊身心,不傷他性命。

如此可得兩全。

至於貪得無厭或者涸澤而漁的,沒有他這方子也少不了害人。

有了方子或許能夠良心發現,與草木精靈同修正果也說不定呢。

參王參悟透了法門之後,便回到山腹潛修去了。

而靈青則坐在安閒居內靜誦經文。

先前蒸參王時,洗刷出來的雜質,瀰漫在奇寶山上空。

然這些東西對於參王來說是雜質,但對於這漫山的草木野獸,和妖類來說,卻是大補之物。

它們隨著呼吸吞吐這氣息,可以不飢不渴,便如食氣般清淨身心。

因此,靈青趁機在山上誦讀經文,點化於它們。

若是有根性深厚者,或能從此脫離蠅營狗苟,踏入修行之道。

山中的幾隻小妖,見他沒有斬妖除魔的意思,便也紛紛來到安閒居前聽經。

這日,靈青正在誦經,參王忽然跳出來。

拉著靈青問道:“我如今已經按照法門煉成了仙胎,為何還未成仙?”

靈青將經文收起來,看著他道:“若是修道當求道悟道,若是修仙則當修心修德。

如今你心中無道,談不上修道,而欲修仙,則又有身上無德,如何成仙?”

“還望真人指點,小妖該如何修德?”

參王聞言忙問道。

當下靈青就如同當初在槐蔭山,向小倩等人所講的一般。

將積功修德的法門,向他一一的講述了遍。

同時也沒有避開奇寶山上的一眾生靈,開了智的,願意來聽,都儘可聽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有壞人想搶我真身

伍月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