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平原的鹽,運往淒涼之地走的是海路。

陸路是很難走通的,一路之上地形多變,還要經過多少古老種族的領地,大型商隊走陸路,一年都走不完,還有可能直接死在半路上。

所以那些鹽,都得在棘齒城上船,然後從卡利姆多的北方走海路,繞過一整座大陸到達大陸西海岸,才能把鹽送到淒涼之地—半人馬和牛頭人的手中。

現在熱砂都暗示了,總是要給對方一些面子,棘齒城那條路註定是走不通了。

那這個生意交給瀚海都護自己幹又成不成呢?答案是不成。

瀚海都護沒有足夠的商船,根本做不到花來回三個月的時間,走那麼遠的路只為一樁岩鹽生意。

資金回籠的太慢,怎麼算都是虧的。

那北方的路不好走,南方的路又能不能走呢?從地圖上看,船隊從塔納利斯出發,貼著大陸南方海岸線到達大陸另一側要近的多。

可實際上南方的路根本就走不通,因為從塔納利斯向南出發不久,到達一處海域之後,羅盤、六分儀等一切航海裝置全部失靈,那裡就像是有什麼東西在阻止向前航行一般。

之前諾格弗格就曾派出船向南探索,幾次都是這樣,最終也沒敢深入那片海域,就怕迷失方向有去無回。

現在南方的那片海域在諾格弗格他們口中,被稱作是惡魔之手,便是有一隻惡魔伸出手等待航船自投羅網之意。

其實造成這件事的原因,李德當然是明白因為什麼。

南方有一座泰坦造物的遺蹟城市:奧丹姆。

那裡面存放著泰坦造物的終極武器,正是它散發著巨大的能量,在干擾航海裝置。

而這座遺蹟城市的入口,就在塔納利斯大沙漠南部深處。

假如能夠進入奧丹姆,關閉裡面的東西,南方的航路自然也就通了。

但是這種事也就是想想,在奧丹姆裡充滿了危險。

就憑李德,進去後自保都是大問題。

所以說短時間內,擺在瀚海都護面前的,也就只有北方的一條航路了。

可是北方航路同樣危險,諾格弗格和加茲魯維上一次派出去的船隊,在航行開始一週後,就在海上遭遇了數量龐大的娜迦,船隊的護衛艦有三艘徹底的留在了那裡。

等回來時船隊特意繞了一段路,躲開娜迦出沒的海域,還為此多花出好多時間。

船隊航行時間長,還損失了好幾條船,這些都是加茲魯維的損耗,他是不會選擇獨自承擔的,從瀚海都護的利潤里扣了好多出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諾格弗格說成本太高,有加茲魯維共擔成本尚且如此,要是瀚海都護自負盈虧的話,根本頂不住那麼大的耗損。

在聽完諾格弗格說這些之後,原本對岩鹽生意表現出興趣的戴林,也立刻打住了念頭。

食鹽的確是命脈生意,如果運作得法必定財源滾滾。

可現在聽下來,要是這麼運到淒涼之地,價格未見得比風險投資公司的井鹽低多少,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家的井鹽成本低。

風險投資公司之所以敢賣那麼高的價格,就是吃準了那片市場的准入門檻高,能夠長久的形成壟斷,實際上在當地開採的成本不會太高。

閃光平原的岩鹽開採成本更低,但是運輸成本高的嚇人,在淒涼之地是沒有優勢的,庫爾提拉斯是海軍強大,但是也不敢這麼敗家,況且還有更重要的紗線生意要經營。

這個生意現在諾格弗格是想做,但沒有能力再做下去;戴林是有能力做,但完全不想做;而在李德這裡,他是發了瘋的想做。

風險投資公司靠著壟斷,用極低的價格收購當地的藥材等原材料。

李德卻是根本沒瞧得上原材料的那點蠅頭小利,他真正看重的是那裡的大型科多獸!塔納利斯沒有大型動物,最大的就是蜥蜴和蟲子。

蟲子這種東西沒法馴化,除了當飼料就只能提供礦石顆粒。

但是隨著瀚海都護開採礦藏,蟲子最大作用也就是當飼料了。

至於蜥蜴的表現只能說是矮子裡面拔將軍,客運的話還好,但要說起來貨運終究是勉強。

將來在建造新城市的時候,註定是不能指著這些蜥蜴拉東西。

淒涼之地有著世界上最大型的科多獸,相比之下它們智力比蜥蜴更高,性格還比蜥蜴溫順,可以說是最適合馴化的動物了。

所以說為了以後的發展,淒涼之地是必須拿下來的。

只是當前擺在李德面前的難題太大了,讓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

不過就算是不清楚眼前這個具體問題,該如何解決,李德也知道在下一階段需要幹什麼:發展人口,發展海軍,開闢新航路!當然以上的那些問題,現在說起來還太遠。

當務之急是梳理清楚瀚海都護的大體情況,諾格弗格他們發展的速度遠超出李德預料,他決定在家裡多待些日子。

之前李德曾制定下了雙迴圈戰略,即內部的技術、人力、金錢、礦石迴圈起來,然後用生產出來的工業品從科贊購買糧食等其他生活物資,現在還要加上一個棉花。

隨著珍妮機的出現,十萬錠的超大產能,不止是實現了雙迴圈,還產生了新的問題。

瀚海都護現在,嚴重產能過剩。

除了紗廠建造的早期,工人們達到了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的高強度以外,現在的工廠每天就開工八個小時。

可即便是這樣,工人們還是發現手裡的錢花不出去。

瀚海都護的人口太少,內需很容易就能滿足,導致諾格弗格甚至都開始進口水果了。

過去在物質匱乏的時期,水果在沙漠中是絕對的奢侈品。

可是現在,仗著新生產模式對傳統行業的降維打擊,即便是普通工人,也能保證兩天就可以吃一次水果。

面對這種情況,李德頒佈的第一條命令就是:造監獄。

雖然看起來,這件事可能和增大內需完全不沾邊。

但是提供新的就業,也算是增大內需的一種手段了。

而且現在的瀚海都護也確實需要一座正式的監獄了,倒不是說瀚海都護的治安差,。

不久之後將會湧入大量新人口,人一多就難保內部治安會出現問題。

不過讓李德認識到這一點的,還是那天俘獲的鏽水艦隊船員。

他們侵犯瀚海都護,必須要得到懲罰。

可是說到底,那些傢伙也就是一群僱員,自然是不可能全殺的。

再者說這都是成熟的海軍,李德還想著假如能成功改造的話,就把他們吸收進自己的海軍裡面。

於是有許多海員都被哈迦德判處監禁六個月至三年不等,可是當宣判結束後,大家都尷尬的發現,瀚海都護沒有監獄,甚至都不知道把這些傢伙關在哪?當時只能很無奈的選擇了一座空倉庫暫時當做監獄,把這些傢伙監禁起來,這才讓李德意識到他真的需要一座監獄了。

不過在建造這座監獄之前,李德和範克里夫談了好久。

對於這座監獄,他的要求是不許建成傳統的那種昏暗潮溼的黑牢。

李德心目中的監獄,是改造人的地方,而不是折磨人的地方。

對於那些罪犯,把他們關在監獄裡就是懲罰。

而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人,應當直接就處以死刑。

沒有必要把犯人關進牢房裡折磨,那樣除了造就一批殘忍兇惡的獄卒以外,根本起不到任何教化人的地步。

李德的要求,範克里夫必定是堅決執行。

他花了三晚上的時間,耗盡了兩大盒雪茄和一毫米的髮際線,最終交出了一份讓李德滿意的設計圖紙。

按照這份圖紙,瀚海第一監獄在加基森城外的北郊,正式動工了。

而且最為巧妙的是,範克里夫設計的是依山而建,在監獄中正好能看到加基森城內的修道院,出了監獄下山後向東走不遠,就是文明之光的誕生之地:巨石陣。

為了增大內需,監獄的建造還特意延長了工期,每天只幹八小時。

同時,李德還正式任命劇團的團長威廉為文化局長,隸屬於哈迦德的民政部。

要求是威廉組建一支幹練的文藝演出隊,定期每週進入工廠,在閒暇時間裡為工人表演。

而且在這期間,也要吸收優秀的工人進入演出隊,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讓文藝反映民眾的真實聲音。

當然如果除了每週的固定演出以外,工廠裡還想組織額外演出,就需要籌款請演出隊進廠,這樣也算是製造消費了。

引入贊達拉的歷史文化,不是為了讓每人都成歷史學家,而是要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圍繞精神建設,還可以衍生出一系列服務行業。

只是在做完這些之後,李德明白都不過是解一時之急。

這種模式走到極致,也只不過是把瀚海都護建設的小而精緻。

如果有強敵入侵的話,根本承受不住衝擊。

所以必須要發展人口,只有人口達到一定數量級,才能有更強大的經濟,進而有足夠的錢去發展海軍,真正意義上的保護自身安全。

就這樣李德在崗位上一待就是兩個月,期間戴林還曾返回過庫爾提拉斯一次,帶著一批紗線當做樣品。

也就是在這兩個月期間,瀚海都護把從鏽水財閥手裡俘獲的三等艦修理完畢,編進了自己的戰鬥序列。

這艘新的主力艦,李德將它取名為“鎮海號”。

兩個月時間結束,李德終於決定動身再次返回王國大陸。

而戴林也適時再次來到塔納利斯,和上次不同的是,這一次除了戴林的座艦以外,還有兩艘商船和一支艦隊。

那是一支擁有三艘三等艦,八艘六等艦的超級艦隊,李德用這兩船貨可以售罄付款的優厚條件,從戴林的艦隊中,租用了一艘三等艦和兩艘六等艦。

這樣瀚海都護就擁有了兩艘三等艦和四艘六等艦,若干護衛艦不計。

這樣一支艦隊,再加上格羅爾的護佑,相信在他們下次返航前,能夠保證瀚海都護的安全。

……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系統你要逼我成聖啊

狠吃西瓜不拉稀

工資還沒發就開始還債了

錠次

SOS我掉進了神仙堆

墨寞

域血

霹垠

徒弟都是大佬,我直接躺平了

弦月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