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提拔從來沒見過如此偉大的建築群。

“漢人的工藝真是發達.”

“估計我們陰毒最大的王城也不及大奉的京城十分之一啊...”看著雄偉壯觀的紫禁城,蘇堤拔由衷發出了感嘆。

牛糞國只是郭天翊的稱呼。

而牛糞國,正是陰毒。

陰毒的面積同樣很大,但卻由甘波國這樣的無數個土邦國組成。

陰毒尚未完成真正的中央集權,最大的王朝對各地土邦國的控制力度也很低。

所以,現在的陰毒,依舊比較落後,處於藩王林立天下大亂的局面。

督造府。

“墨豐,這火藥罐如今有多少?”

“再往裡面加些鐵碎片,這樣可以增加殺傷力.”

“而且還要注意防潮...”郭天翊正在督造府觀摩新改良的火藥與火藥罐。

有了火藥,因為冶金工藝的落後也無法造出鳥銃等物,只能先將其運用在箭矢上成為火箭。

還有火藥罐,類似於手雷。

但是因為火藥還不是很先進,所以這火藥罐的真實威力比後世的手雷要小了許多。

但是,這東西卻是跨時代的產物。

郭天翊敢保證,現在全世界,或許只有大奉才有火藥這一東西。

“啟稟陛下,現在的產量不是許多,只有一噸火藥...”“至於火藥罐的防潮處理,臣已經想到了好辦法...”正在墨豐彙報的時候,侍衛匆匆來報,“啟稟陛下,朱友文已經抵達京城,帶來了甘波國的王子.”

“嗯?”

“來得夠快啊?”

“墨豐,你加緊人手生產火藥,朕改日再來.”

“諾!臣遵旨.”

.........當天,郭天翊就在未央宮接見了甘波國王子蘇提拔。

因為朱友文帶來的翻譯,所以郭天翊交流起來也不費勁。

“哈哈哈.”

郭天翊跟蘇提拔聊了聊情況後,笑著道,“蘇提拔,朕問你,你願不願意回去復仇?”

“偉大的陛下,您的意思是...?”

蘇提拔瞳孔一縮,心中狂喜。

從王城逃出來後,他吃了不少苦頭。

甚至他都放棄了報仇的打算。

父王前腳剛死,他弟弟母女兩就害死了自己的母親,還要坑殺自己。

若不是自己跑得快,有母親的侍衛拼死護送,他或許已經成為刀下亡魂了。

哪怕甘波國再落後,王室裡同室操戈這樣的事情也屢見不鮮。

只要是王室,這種事情就不可避免。

“不錯.”

郭天翊微笑道,“若是你願意代表甘波國臣服我大奉,朕可以派兵幫你復國.”

聞言,蘇提拔激動道,“願意願意,在下願意臣服大奉,歲歲來朝,永生永世不變,我陰毒有大量的香料,棉花,礦石等作物,也會貢獻給大奉皇帝陛下...”“等等.”

“棉花?”

“這東西你們甘波國很多嗎?”

“是的,偉大的陛下,不過我在大奉沒有見過棉花,是這種東西...”說著,蘇提拔就扯開了自己的一件衣服。

裡面正填充著棉花。

現在的大奉,不但沒有辣椒,胡椒等作物,還沒有棉花。

普通人過冬都是穿好多件麻衣避寒。

若是有了棉花,那就太好了。

郭天翊心動了。

原本以為陰毒僅僅是有一些大奉缺少的資源,卻不料還有棉花這種極為容易種植的作物。

若是引來大奉大面積種植,那寒冷的冬天就能大大改善民生問題。

“好.”

郭天翊重重拍了下龍案,道,“蘇堤拔,你可記得從南夷諸國前往陰毒的路?”

“回陛下的話.”

蘇提拔恭敬道,“在下記得,但是此去路途遙遠,要跋山涉水,經過南夷諸國後,還要經過撾國,孟加國,緬國等..”“這都不是事.”

郭天翊淡淡道,“朕會解決這些問題,助你復國.”

“謝陛下,謝陛下...”“來人,宣旨.”

“是,陛下.”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朱友文發現甘波國王子,尋找到前往陰毒的路線,食邑千戶,封為永城侯,欽此——!”

“臣,謝主隆恩!”

朱友文大喜,他等的就是這一天。

發現了甘波國王子,這純屬意外。

但是,封侯可是實打實的爵位。

自己老家就在江南道永城府。

以前自己僅僅是商人,見了官老爺都要客客氣氣。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自己不但攀上了天子這條線,還有了爵位。

如今的侯爺雖然沒有封地,但是食邑千戶卻是實打實的。

自己朱家,算是飛黃騰達了...還有一點,他卻不知道。

這封侯的舉動,會給天下人帶來多大的震驚。

日後,凡是皇權要做什麼,會有無數人擠破了腦袋都要去搶著做。

還有,就是朱友文的女兒朱婷婷。

郭天翊可是早就將還是少女的朱婷婷內定了。

若不是這樣,也不會給朱友文開許多方便之門。

..........翌日。

金鑾殿。

今日早朝,文武百官都見到了甘波國王子蘇提拔。

“諸位愛卿.”

“蘇提拔有意臣服我大奉.”

“朕決定,派兵前往陰毒,幫助蘇提拔復國.”

“如今南夷諸國皆以臣服,可是還有一些小國仍不知我大奉天威.”

“朕有意派大軍南下,順道揚我大奉天威.”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郭天翊言簡意賅,說出了心中的打算。

什麼?陛下又要動兵?而且是對南夷諸國以外的國家?還要去陰毒幫蘇提拔復國?這不合適啊?“陛下,臣覺得,此去路途遙遠,而且軍需的後勤補給線太長,很難供給啊...”“陛下,臣倒覺得這不是問題,只要咱們揚我大奉天威,所過之處無不望風而投...”“陛下,臣覺得南夷諸國已經臣服,可以讓他們提供後勤補給,連高句麗都不到月餘就平定了,其餘的小國晾他也不敢造次...”“陛下,臣附議.”

“陛下,臣附議.”

“.......”有了東征高句麗帶來的好處後,許多大臣都開竅了。

除了一些老舊派的反對出兵外,大部分人都支援出兵。

尤其是武將們,最為主動。

不打仗,他們拿什麼往上爬?再說了,南夷諸國之外的那幾個小國,難道還能比高句麗強?至於陰毒,那更不用說。

根據蘇提拔的描述,他們陰毒現在連個像樣的武器都沒有,還比較落後。

除了路途遙遠,且窮山惡水多之外,似乎沒什麼值得令人考慮的地方。

“好.”

“既然如此.”

“朕就命狄青為元帥,寧元武為副帥,十天後率領十萬大軍出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半程煙雨

油鹽不進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