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你們可知道此題的解法?”

王淵看了看周圍的副考官,出聲道。

“太尉大人,我等不知啊?”

“或許,咱們可以拿個標尺給筷子標好長度,來擺一擺....”“對,只能如此才能得到答案.”

“也不對啊,這樣擺放有好幾種擺放方法..”“你笨啊,只要是直角三角形就行了...”“也對.”

“我真不敢想象,陛下是如何想出這麼複雜的算學題目的...”“......”先不說學子們如何,光是此次的考官,這兩道勾股定理的題目就激起了他們的好奇心。

考官們可以找標尺與筷子等物品來測量。

但是學子們可是除了筆墨外,什麼都帶不進考場。

考場內。

文科題目所有的學子們都寫得飛快。

學成文武藝,報效帝王家。

筆動驚風雨,策成泣鬼神。

所有的學子手中的毛筆都龍飛鳳舞,飛速寫著一個個策論的題目。

黃維因今日狀態極為不錯。

他自幼在京城長大,父親又是朝中大員,這樣的策論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當然,也有兩個比較難的策論。

黃維因也不確定自己能否拿到滿分,只能儘自己心中的想法去寫。

待答完了文科試卷,黃維因馬不停蹄開始答理科試卷。

這一次。

可把黃維因給難住了。

其餘的題目,他都惡補過。

他家裡近些日子教數學的先生就有好幾位。

可是...勾股定理這玩意,他腦海裡沒有一點相關的知識點啊?黃維因苦思冥想,甚至在草紙上畫來畫去,都得不到結果。

“可惡...”“這題目,怎麼這麼難?”

“難不成胡寫?”

黃維因一籌莫展之際,心中冒出了一個荒唐的想法。

但很快,這想法就被他否決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自小讀聖賢書的他知道不會遠比胡寫更光明磊落。

想通了這一點,看了下窗外的天色,黃維因就準備交卷了。

“你好,我要交卷.”

黃維因對著視窗的侍衛出聲道。

侍衛轉身看向了小屋裡的黃維因道,“黃公子,你這次交卷的速度可慢了,在你之前已經有兩人交卷了.”

“嗯?”

“這麼快?”

黃維因面色一變,很快淡定了下來,笑著道,“無妨,傳考官大人過來吧.”

竟然有人比自己交卷快?前兩輪,自己可都是第一批交卷的。

“是,黃公子.”

很快,一名考官過來,拿出鑰匙開啟了黃維因門口的鎖,將黃維因的試卷檢查過後封存了起來。

與此同時。

距離黃維因僅僅五十步外的一間考房內,秦一川也起身交卷。

二人出來後,相視一笑,算是禮貌回應。

“這位兄臺如何稱呼?”

黃維因見秦一川雖然穿得樸素,但氣度不凡,想必也是士族家的弟子,遂打了聲招呼。

“在下河北道秦一川.”

秦一川拱手回應道,“不知兄臺如何稱呼?還有那兩道古怪的題目可曾解答得出?”

“我叫黃維因.”

黃維因苦笑一聲,“不怕你笑話,那兩道題目,我沒有作答.”

“哈哈哈.”

“巧了,我也是.”

“若是有標尺之類的工具,或許我能大概算出來...”秦一川搖了搖頭,回應道。

在考試區,自然是不能交頭接耳。

二人走在貢院外圍,一邊走一邊聊,越聊越投機。

索性,熱情好客的黃維因就邀請秦一川去府上一坐。

其餘的學子們。

依舊在冥思苦想。

前兩輪考試大放光彩的顧乾今日也遇到了難題。

他乃是貧民家出身的學子。

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學。

光是那些策論,就難住了他。

他一一作答,其策論更加從實際入手。

比如富國策,他從百姓的基礎點出發,講了如何富國。

有些策論,跟黃維因等人大氣磅礴的策論比起來,的確差點意思。

到了數學題時。

顧乾也被這神奇的勾股定理給難住了。

就在顧乾在草紙上苦思冥想之際,在主考官室內計時的兩炷香已經燃盡了。

“考試結束.”

“所有考生,放下考卷,依次離開考場.”

“若有違規者,考試成績作廢!”

侍衛們齊聲高呼,大部分學子頓時面色慘白,甚至有人嚎啕大哭。

只因為,這次的考題太太太太難了...甚至有人才把文科的考題剛剛打完。

要知道,他們可從未寫過治國強軍富國的對策。

往日讀的聖賢書裡雖然有很多道理,但要用自己的話跟自己的意見編制出來一套獨立的策論就有難度了。

考試結束後。

大部分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差距。

哪怕是第二輪考試得分很高的顧乾,都知曉自己還有很大的不足。

還有就是算學一道博大精深,勾股定理的題目沒有一個人能答得出來。

也有人瞎寫。

但瞎寫的,結果都好不到哪裡去。

連最基本的誠實都做不到。

凡是瞎寫的,一律按照作假扣十分。

第三輪考試雖然只有三千多人。

但閱卷需要閱三遍,先是兩名博士官共同簽署成績,隨後再由一人過一遍。

所以,這次閱卷的過程,會比前兩輪考試久一點。

三千份試卷,上百人足足閱了十天。

而放榜的日子,則是在十五天後。

金鑾殿。

今天早朝的重點,就是討論恩科之事。

“陛下,這是此次考試合格的九十人名單...”王淵第一個站了出來,作為主考官的他將整理好的名單遞交到了龍案上。

滿朝文武,都在靜悄悄看著陛下瀏覽名單。

這次的考試結果,跟郭天翊預料的有點偏差。

達到九十分的,只有三人。

達到八十分以上優秀的,只有十人。

剩餘的皆是六十分及格到八十分以下的,有七十七人。

九十分的三人,皆是所有題目滿分,勾股定理兩道題沒有作答。

而且,因為三人都是九十分高分,所以參與閱卷的博士官們關於誰是第一吵得不可開交。

今日的朝會,百官都想看看陛下如何決斷。

後天就是放榜的日子。

這前三名還是決定不出來,所以今天必須得討論出個結果來。

“陛下,這三人的成績與策論都互有千秋,三人的試卷臣也帶來了,還請陛下聖斷.”

王淵見郭天翊在沉思,繼續出聲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琳童話

野生的天動永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