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殿下明示.”

王淵聽到郭天翊的話,好奇不已。

其餘官員亦是如此。

若要大刀闊斧地改革內政,勢必會觸及到士族們的利益。

每當政策下達,處理不好天下士族的問題,也容易出事。

“本太子欲設立大學.”

“大學每四年一屆,一部分名額由各地士族之中的優秀學子透過考核後可進入學院自費學習,另外會提供一部分免費的名額,供寒門弟子學子.”

“這些學子,畢業後可直接根據考試成績來分配到各部任職.”

郭天翊的威嚴之聲盪開,滿朝皆驚。

大部分都細細揣摩著郭天翊的意思,眼睛越來越亮。

如今的大奉,缺的是什麼?正是人才。

舉孝廉入士,舉薦制有利有弊。

利的地方就是一些重要的官員舉薦,很少會舉薦廢物。

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團體的壯大。

但是,還有一個更大的弊端。

那就是文臣們的數量遠比武將來得少。

為何?因為大奉的制度問題,凡是從軍,只要有軍功就能升職。

軍工越大,升職越快。

甚至可以封爵位。

積累軍功的速度,遠比你在官場上勾心鬥角來得快。

還有一點,就是職位越高的官員,越不願意輕易舉薦人才。

如王淵閻希亮之流。

他們的學生,也是其他官員主動舉薦上來的。

五品以上的官員,基本都靠政績提升。

這個時代的文人最好名聲。

尤其是朝中的老臣,更是注重名聲。

萬一舉薦的人有問題,是個心術不正之人,是個酒囊飯袋,舉薦上來後出了岔子,這就把自己一輩子的名聲都毀了。

郭天翊所說的考試,正是科舉制度的設想。

科舉制度,是封建社會最完美的人才選拔方式。

寒門弟子想要出頭,就要靠十年寒窗來考科舉。

而郭天翊設立大學,亦是為了加速培養人才。

先在京城小規模的施行,學業完成後可以經過考試來定水平高低,不會錯過任何一個人才,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魚目混珠之人。

“太子聖明,臣附議.”

“太子聖明,臣附議.”

“太子聖明,臣附議.”

“......”

滿朝文武,無不恭敬出聲,贊同這一政策。

閻希亮微微皺眉,出列道,“陛下,設立大學乃是天大的恩典,只是這大學老師該如何安排?”

閻希亮有他的獨到見解。

如今各學術流派都不服別人的流派,在民間經常有各流派的學子互相爭鬥的情況。

上門辯論,挖人,還是輕的。

嚴重的,直接動手,甚至聚眾鬥毆。

誰都覺得自己的學術流派最好,是治國之道。

單一個儒家,都因為地域不同分許多流派。

儒家裡面,有激進的,有保守的,也有酸儒...所以,開設大學固然是好事。

但若是學術老師安排不好,自然會出問題。

到時候,還用考試嗎?哪家的勢力強,到時候畢業了全是哪家流派的學子。

那關係網發展起來,不堪設想。

朝廷官員們雖說也有黨爭,但還是注重面子的,頂多是爾虞我詐。

這些年輕的後生抱團,必將出亂子。

“宰相無須多慮.”

郭天翊微微一笑,平靜道,“本太子已經考慮好了大學以及天下學子的學術內容,分別是四書五經,以及天文地理等諸多典籍.”

“殿下,何謂四書五經?”

閻希亮瞪大了眼睛,看著郭天翊茫然道。

其餘朝臣亦是如此。

經典那麼多,殿下究竟說的是哪幾部經典?這個時代的諸子百家遠沒有如古華夏一樣經過進化與融合,所以也沒有四書五經這個概念。

“諸位.”

“這四書,乃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四書.”

“孔孟之道,無分高低先後,乃是必修之課.”

“五經,則是《詩》《書》《禮》《易》《春秋》.”

“其餘的課程,選擇墨家等流派的先生來教授天文地理等學術.”

“除此之外,還要設立法學,農學等諸多學科...”“本太子要的,不是百家誰強誰弱,而是一個文化興盛,大一統的大奉.”

“所有的學員,德智體美勞,樣樣不可缺.”

郭天翊直接將後世古華夏的教育制度搬了過來。

可以預見,經過幾代之後,門第之見將沒有現在這麼明顯。

每個學子,飽讀詩書,集各家之所長,豈能無用?“殿下,老臣佩服!”

閻希亮震驚無比,甚至找不到半點反駁的理由,向著郭天翊鞠躬一拜。

其餘人,亦是如此。

郭天翊的胸襟不但能包容萬物,甚至連學術流派之間的門第之見都能化解,這可是困擾了他們無數年的頭號難題啊?但眾人也知道,要徹底消除門第之見,不是一代人就可以辦到的。

得需要時間,等時間久了,自然而然現在的社會面貌就改變了。

群臣出聲道賀,郭天翊伸手虛空一壓,朝堂內的聲音立即戛然而止。

隨後,郭天翊繼續道,“另外,除了大學外,本太子還要設立皇家軍事學院,選取各路人才進入軍事學院學習,學習武藝與帶兵之道.”

想要大奉強盛。

軍隊必須要強。

強國強軍,缺一不可。

而郭天翊自己準備當皇家軍事學院的名譽院長,大力培養人才。

能報名參加皇家軍事學院的,將來都是基礎軍官。

自己的一千親衛軍,已經經過了自己的調教,完全可以抽出一部分人來當各級教官。

而自己先進的軍事理念,無疑是最寶貴的財富。

這樣一來,天下將官,皆出自皇家軍事學院。

從入院的那一天起,就要培養學子們的愛國情懷,效忠國家,效忠人民,效忠皇權。

自己又是院長,從理論上每一屆的學子都是自己的學生。

學員們有了歸屬感,忠心程度也完全不用考慮。

而且這個時代所有的將領基本進入軍中都有師父帶,但根據師父的水平高低,將領的水平也參差不齊。

兵法更是稀有,如宇文轅震撰寫的兵法,只有郭天翊習得了全部。

此話一出,王淵大驚道,“殿下,若是開設皇家軍事學院,那麼必將有大把的人報名參加軍事學院,大學的人會不會很少?”

因為軍工來得最快,而且大奉尚武,民間多遊俠,願意參軍的人絕對數不勝數。

再加上從皇家軍事學院畢業後就是基層軍官,這種好事肯定有人搶破了頭都要加入。

“不.”

郭天翊微笑道,“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想要參加軍事學院,必須文化課考試要合格,再者祖上三代之內都不能有劣跡,否則絕不能進入學院...”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陳:幫陳叔寶的子孫打天下

白深慕雁

世界末日我打造頂級安全屋

捧玫瑰待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