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東方瑜心動了。

自己的理想,不就是研究並且撰寫出一套完整的有關星象學的書籍嗎?在朝廷裡有好處。

起碼自己需要的資源不缺。

但是,他不想入仕啊?“陛下,老朽年老體衰,怕是不能擔此大任...”“陛下可否將這些星圖給老朽講解一二?”

東方瑜想了想,向著郭天翊拱手道。

他不想入仕途。

是因為他不想跟那些為了名利的假仁假義之人為伍。

但他對郭天翊畫的星象圖非常感興趣。

他有本古籍,裡面也講了諸天星斗大概的方位。

跟郭天翊所畫的星圖,有異曲同工之妙。

“先生.”

“朕覺得你糊塗.”

“陛下何出此言?”

“朕知道你研究星象學,但是,你靠一個人肯定是千難萬難.”

郭天翊指責道,“朕要為萬世開太平,是朕的夙願,而你也應該編纂出一本完整的有關天象節氣曆法的書籍來,流傳千古.”

現在大奉流傳的書籍,沒有一套完整的。

單說曆法節氣等,都靠著祖輩們口口相傳。

比如立春、雨水、驚蟄、春分等節氣。

各地都不統一。

自己要求天下大一統,曆法節氣也必須統一。

這些事情,由東方瑜去做,最合適不過。

“陛下之言.”

“令老朽茅塞頓開.”

“老朽願輔佐陛下完成這一大業.”

東方瑜起身,向著郭天翊恭恭敬敬彎腰致意。

沒錯。

郭天翊的話,猶如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己的理想,跟陛下所提的大一統比起來,太狹隘了。

若是自己編纂出一本有關天象曆法節氣的書籍來,自己的功績雖說比不過聖人但也絕對能流傳千古。

“朕得先生相助,如魚得水,如虎添翼啊!”

郭天翊大喜,亦是起身抓住了東方瑜的手,高興道。

自己以天子之尊親自拜訪,又以高官厚祿大義相邀。

若是還招攬不到東方瑜,那自己就太失敗了。

此人可是連續拒絕了三位皇帝的招攬。

能輔佐自己,意義非凡。

日後,在天象以及神鬼之說方面,自己就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當夜,郭天翊將自己對於宇宙的理解以及部分來自後世的星象知識與東方瑜促膝長談。

郭天翊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地方。

東方瑜儼然是一個老頑童。

自己拿出來的知識,令其樂此不疲,反覆提問。

自己哪知道那麼多?當然,君臣二人的關係也無形中拉近了許多。

.........翌日。

欽天監設立了。

就在紫禁城外庭。

欽天監正東方瑜因為年事已高,不用每日上朝,是郭天翊賜予的特權。

東方瑜一方面觀察天象編寫書籍,另一方面也收了一個記名弟子,正是宇文輝。

這也是東方瑜願意留在京城的原因。

宇文輝的悟性以及天賦,都令東方瑜極為滿意。

他的衣缽,也算後繼有人了。

轉眼間。

十天後。

禹皇鼎在京城的觀鼎大典也傳遍了天下。

雲川道地區的土族人民沸騰了。

他們比漢族人更加崇拜鬼神。

而且因為歷史的諸多神話以及淵源,他們認為自己是華夏族的分支。

包括禹皇的傳說,跟他們也有關係。

得知禹皇鼎問世後,這裡的百姓們直接就將當今天子當做了神明的化身。

神明下凡的訊息,在土族百姓中越傳越猛。

其中,南詔王本來想封鎖訊息。

這極其不利於他的統治。

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這些訊息在讀書人的傳播下,不出幾日就傳遍了。

南詔王領地內的子民,民心大部分都向著朝廷。

甚至有些人認為南詔王跟南嶺王一樣徹底歸附朝廷才是正道。

南詔王整日憂心忡忡。

他有一種深深地無力感。

在此之前,雲川道三王雖說是藩王,但享有絕對的自治權。

更像是國中之國。

可是先有南嶺王徹底依附朝廷,後有禹皇鼎出世。

他感覺自己的統治力在逐漸降低。

長此以往。

不需要朝廷做什麼。

百姓的心中都只認朝廷不認他。

可是。

他又有什麼辦法呢?這幾日的早朝都在討論一個話題。

恩科。

這是郭天翊自創辦大學與皇家軍事學院後提出來的第二項仁政。

以前都是舉孝廉入仕。

許多官員,甚至大儒,為了自己的名聲不會晚節不保,輕易不會舉薦人才。

因此,各地的基層人員都非常緊缺。

大學裡的學子,三年的學期滿了經過考核後可以進入各個衙門的基層來工作,但這明顯太慢。

所以,從天下網羅人才的恩科便被郭天翊提了出來。

若是以前,這政策必定不會三言兩語就確定下來。

但自從禹皇鼎事件後,反對郭天翊的聲音少之又少。

當商議到恩科的參試人數以及具體流程還有最終的入選人數後,各部衙門都爭先恐後遞上了自己的需求名單。

先說郭天翊的嫡系這邊。

因為新工廠如今的規模很大,所以新工廠改名為督造府。

墨豐擔任督造府的府主。

光是墨豐,就要五百人作為補充。

因為這裡工匠不缺,缺的是各級文官還有外出辦事的人手。

督造府涉及的面太多了。

軍工產品,日用品,農業用品等等都從這裡製造,所以需要大量的基層文職員工。

還有戶部,所有一百三十個名額。

工部索要兩百個名額。

禮部索要八十個名額。

.......算下來,光是京城就需要上千基層人員。

這還不算各州府道的。

大奉的所有道加起來,初步估計基層員工的需求量將達到數萬。

這是個可怕的數字。

也就如今的朝廷財政不緊缺,朝廷的諸多政策也讓地方財政有所好轉。

否則,忽然湧入這麼多的基層人員,對財政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經過郭天翊提議,內閣整理方案後,恩科的具體流程被確定了下來。

郭天翊所設立的恩科,不僅僅是如古華夏一樣考經史子集等文化課。

也要一些有一技之長的特長生。

還有就是,恩科的考試流程也簡化了許多。

比如古華夏的恩科。

分初步考試與正式考試。

初步考試一般又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

正式考試包括鄉試、會試和殿試。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因為時間上多在八月舉行,所以又稱之為秋闈。

可如今大奉的人員緊缺,郭天翊決定每年舉辦一次。

而且將考試流程取消了初步考試,直接分為了鄉試,會試,殿試。

也就是說,天下學子在自己所處的州府道內參加過兩輪考試後就能直接進京趕考,且能進京的學子地方上都會有財政補助。

隨後。

一道聖旨,傳遍了各州府道,令天下學子們大為振奮。

各州府道的縣衙門口,都張貼了有關恩科的告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軍閥:海島建國,爭霸全球

歡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