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仁.”

“本指揮使命你立刻組織府兵全府境內捉拿所有案犯的家人,不能放過一個漏網之魚!”

府衙大堂內,關勝看著王有仁命令道。

“下官遵命.”

“諸位可真是天兵天將啊,不但拿了牛志傑,下官代全府的百姓謝過諸位了..”“下官之前被奸人要挾,若不是諸位大人到來,下官怕是要一錯再錯...”王有仁大為震撼,看著關勝與樊雄還有相關錦衣衛說道。

“你知道錯了就好.”

樊雄擺擺手,出聲道,“咱們食君之祿當為君分憂,身為一方父母官亦要為民謀福祉,立即展開抓捕行動.”

“是,下官這就行動.”

王有仁滿臉歉意,心中忐忑不已。

他知道,自己在兩位上官的眼裡,還是不夠看。

但是,現在抓捕牛志傑團伙的相關骨幹成員家屬,就是個送上門的功勞。

錦衣衛們已經休息了。

王有仁卻沒有閒著,連夜展開抓捕行動。

直到天亮,有三百二十一名相關直系親屬落網。

翌日。

菜市口展開了公開斬首行動。

所有人的罪行,被公佈於眾。

老百姓載歌載舞,拍手叫好。

同時,牛記糧行被查封。

所有的糧食都被用來賑災,大大緩解了蘭慶府北部的饑荒情況。

北部的老百姓甚至聯名寫了萬民書來感謝關勝樊雄等人的恩德....第三日。

錦衣衛們透過調查過去幾十年內蘭慶府的府衙志,對所有記載的女媧廟展開了搜尋。

可惜...仍然一無所獲。

雙龍戲珠的地形處的女媧廟,完全沒有符合要求的啊?當所有尋找的錦衣衛帶回來這個訊息時,樊雄與關勝二人皆急得團團轉。

“關兄,這不應該啊?”

“是啊,府衙志內記載的所有女媧廟都找過了,不可能一個符合的都沒有...”“你說,會不會是陛下說得不對?”

“不可能,陛下千叮嚀萬囑咐,此事百分百是存在的...”“二位大人.”

王有仁看著二人神神秘秘一臉焦急的模樣,出言道,“下官倒是有一條計策,應該能找到符合二位大人描述的女媧廟.”

王有仁不知道兩位上官為何千里迢迢來到蘭慶府要找什麼女媧廟。

但是,這事情是陛下吩咐的。

他就不得不操心。

萬一二位大人高興了,回去美言幾句,自己以後的日子也好過啊?“嗯?”

“你有何辦法.”

“快說.”

樊雄看向了王有仁,命令道。

“下官來蘭慶府也有二十年了.”

王有仁恭敬道,“蘭慶府內這幾十年因為開墾田地許多地方的廟宇好像是拆了,不如咱們找一些高齡老人來問問,或許有戲....”“好.”

“準了.”

“你立即行動.”

“召集六十歲以上的老者前來.”

樊雄眼前一亮,這個方法的確是好方法。

一些本地的老人,自然知道滄海桑田。

而且,古代由於交通工具不發達,許多人一輩子都不會離開生活的城市。

能出行的,要麼是當官的,要麼是有錢的。

普通人想出門旅遊,想都別想。

就如同三妻四妾一個道理。

古代討不起媳婦兒的人也大有人在。

三妻四妾,那是有錢人有權人的專屬配置。

得到認可,王有仁立即展開了行動。

僅用半日的工夫,就找來了一百多位老者。

這些老者被請到府衙後,樊雄看著眼前的一眾老者恭敬道,“諸位長輩,晚輩有禮了.”

大奉以孝為先。

年滿六十歲以前的老者,可見官不跪。

若是年滿八十以上的老壽星,見了天子亦可以不跪。

民間不管是誰遇到這樣的老者,都得客客氣氣。

樊雄等人可以隨便緝拿貪官汙吏,但見了這些樸素的老者還是比較恭敬的。

“大人客氣了...”一群老者紛紛開口,他們也懂得不能倚老賣老的道理。

眼前的官爺對他們客氣,他們也很識趣。

而且,這些官爺還為他們剷除了牛志傑這樣的黑惡團伙。

這些老頭子自然也客客氣氣。

“諸位長輩.”

樊雄面帶笑容,看著眾人道,“你們可曾知道哪裡有二龍戲珠的地形,且附近曾有一座女媧廟?”

“女媧廟麼...”眾位老者立即陷入了沉思。

“二龍戲珠,我倒是知道一個地方.”

一名老者出聲道,“我小時候經常在那裡的山坡上玩,就有一座女娃古廟,但是後來被大水衝沒了...”“我也知道一處地方,附和大人你說的..”“我家附近也有一座古廟,現在只剩斷壁殘垣了..”“我也知道...”“......”足有五位老者說出了符合要求的地方。

樊雄大喜,立即與關勝帶著這五位老者開始搜尋。

第一處地方,沒有任何收穫。

第二處地方,亦是沒有任何收穫。

第三處地方,同樣如此。

此時,樊雄與關勝的心情都不太好。

這些老者帶著他們來的地形確實沒問題。

但是,就算是遺址,也沒有任何與鼎有關的東西啊?若是接下來的兩處也是如此。

他們該如何是好?眾人的信心都低迷了起來。

抱著患得患失的心態,跟隨下一個老者來到了第四處地方。

這裡的古廟,只剩半截了。

而且雜草叢生。

但是好訊息是這裡不再是石頭地,而且附近曾經發過大水,由於附近的村民都搬走了這座廟才荒廢了。

“大人.”

“你看!”

一名錦衣衛正在廟裡仔細盤查,忽然感覺到腳底下有東西,立即叫來了樊雄等人。

一塊被掩埋的石碑露出了頭。

“受命於天...!”

當樊雄吧啦了幾下泥土,看到這塊石碑上幾個模糊的小字時,驚喜道,“快,快挖!”

不出片刻,石碑出土。

上面記載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而且大多數都是上古時期的繁體字。

“挖!”

“給我挖!”

“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挖出來!”

樊雄呼吸急促,這塊碑文,顯然記載了當年禹皇治水的典故。

那麼...禹皇鼎,也極有可能埋在此處。

眾人彷彿都來了幹勁。

下挖兩米後,鐵鍬似乎碰到了一件金屬物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九王爺有毒

花唏噓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