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著!”

“丞相,虧你還是讀書人.”

“你莫不是在葬送我家大王的基業?”

“我雲川道三王不是漢族,就算歸附大奉,也是國中之國.”

“若是這樣,那咱們族群豈不是名存實亡?”

一名中年男子憋紅了臉,其聲立即讓場內的氣氛壓抑了下來。

“公羊太尉,老夫說的難道不是實情?”

丞相也怒了,指著公羊太尉道,“太和王欺人太甚,難道要讓大王去以卵擊石?”

隨後,丞相繼續道,“咱們土族與漢族若是在幾千年前還是一家人呢,何來葬送一說?”

“對,丞相說得對,咱們跟漢族的關係本就親密,哪有什麼區別?”

“是啊,咱們長相風俗都與漢人無異,如今更是穿漢服學漢字說漢語,咱們徹底歸附成為大奉的一份子有何不妥?”

“公羊太尉,那太和王也罷,南詔王也罷,都屬於土族,若是此刻不向大奉求援你覺得太和王會給我們活路嗎?”

“對,太和王一直想統一土族,這些日子頻頻騷擾我邊界,難道是假的?”

“.......”“......”“都給孤閉嘴!”

南嶺王沉著臉,威嚴道,“此事休要再提,太和王欺人太甚,孤不報此仇誓不為人!”

旋即,南嶺王繼續說道,“丞相,你立即北上去向大奉求援,我南嶺王願意捨棄王位,成為大奉的一份子.”

“是,大王.”

丞相嘆了口氣,應諾了下來。

其實,他也不想這樣。

若是要徹底跟大奉融為一體,王位肯定是保不住了。

而且這裡的自治說不定也沒了,歸中央掌管。

但,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當即,南嶺王又接連發布了數道命令。

命令手下官員籌集糧草軍械。

另外,還將自己僅有的幾萬士兵開始整頓,備戰。

會議結束後。

丞相已經召集幾名隨從準備好快馬準備出發。

恰好,公羊太尉又來了。

“公伯丞相,難道咱們就沒有另外的道路可以走嗎?”

公羊太尉看著公伯丞相,沉聲道。

“公羊兄.”

丞相苦澀一笑,道,“太和王的野心路人皆知,若是咱們不向大奉天子求援,我等怕是不會有活路啊,萬一戰事起,受苦的依舊是我們的子民啊...”別看今日公羊太尉跟公伯丞相吵得很兇,但他們二人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

屬於南嶺王的左膀右臂。

也是文臣裡的兩大泰斗。

“唉...”公羊太尉無奈道,“可是你想過沒有,萬一咱們歸附了,不受待見又該當如何?別忘了之前的平南王可是每年都從我們的地盤內徵調苦力過去...”“哈哈哈.”

“公羊兄,你多慮了.”

“咱們當今天子,乃是聖明之君,天子曾說要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你覺得這樣的天子,會虧待我們嗎?”

“再者,就連咱家大王都仰慕大奉文化.”

“咱們土族的文化,若是得到了天子的支援,也能綻放出光芒.”

“而且,天子一統山河的決心是不容置疑的.”

“咱們現在歸附,說不定還能留個好印象.”

“以公羊兄的學識,將來未必不能高居廟堂之上,你說呢?”

“......”公伯丞相看著自己的好友,將心裡話悉數托出。

當聽到“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豪言壯志之時,公羊太尉都傻眼了。

這些話,他自然是第一次聽到。

可是,卻讓年近五十歲的他熱血沸騰。

跟當今天子的志向比起來,自己的眼界與格局真是太小了。

土族的這一畝三分地,又算得了什麼?歸附了,說不定土族的百姓還能過上更好的日子。

“丞相高見.”

“是在下鼠目寸光...”“別別別,你也是為了族群著想,我就先走了,麻煩你抓緊配合大王做好後勤工作,以防有變...”“好,丞相慢走.”

“留步,就此別過...”南嶺王的命令下達後,整個城市立即如龐大的機器般運轉了起來。

雖然南嶺王麾下計程車兵不多,但這動靜也不小。

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太和王的耳朵裡。

另一邊。

太和王王府。

太和王正在召集文臣武將議事。

他們面前放著一張地圖。

正是雲川道地區的詳細地圖。

“報!”

“啟稟大王.”

“根據探子來報,南嶺王正在整軍備戰,而且大量籌集糧草軍械...”聞言,太和王眉毛一挑,彷彿聽到了天大的笑話,笑著道,“你說什麼?南嶺王那個只會跟本王求和的懦夫竟然開始備戰了?”

“是的大王.”

前來傳信的小將亦是捂著嘴道,“據說,南嶺王的口號是復仇,而且是向大王復仇,說什麼不報此仇誓不為人...”“嗯?”

“這傻卵他瘋了?”

“跟我復仇?”

“哈哈哈...”“我不就派人劫掠了他幾個村鎮嗎?”

“難道他腦子壞了?”

太和王笑了,只覺得這是今年他聽到最好笑的笑話。

南嶺王算個什麼東西?也配跟自己叫囂?以前若不是顧忌平南王在側,他早就想把南嶺王滅了,將其地盤納入囊中。

大奉,才是巨人。

土族三王,跟大奉比起來就是條小狗。

平南王與晉王死後,他的壓力減小了不少。

且以前的晉王與平南王根本不把他們雲川道土族三王當回事。

每年都要大量的奴隸當苦力。

修路修渠,他的子民可沒少幹。

就這,也只能是報個平安。

雖說如今晉王與平南王的地盤內也有大奉的精銳駐紮,但卻少了許多。

還有一點,就是大奉天子對他們還算不錯。

讓雲川道地區完全自治。

這也讓太和王的野心逐漸膨脹了起來。

雲川道三王本就是同族。

理應統一!只要實現統一,他就能有話語權,且能與南夷諸國聯絡。

這裡易守難攻,他也不怕大奉天子干涉。

“大王,這南嶺王次次與您求和,突然性情大變,必定事出有因.”

一名文官出聲道,“李將軍,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太和王也來了興趣,道,“這個懦夫突然敢備戰,我還以為是他腦子給驢踢了呢,哈哈哈...”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水芸縣迷案

清波淼淼

被迫來到非洲,當軍閥,

甲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