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考試的速度很快,考完語文之後,考生們休息了一炷香時間之後,馬上就開始了數學考試,和得心應手的語文考試不同,數學考試很多人都一陣哀嚎,數學不懂就是不懂,尤其是徐偉數學當中引用了大量後世的符號和阿拉伯數字。

這些在徐偉看來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卻對這些考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為他們讀書習慣漢字的,雖然在這裡已經突擊學了這些符號,但在考試的時候還有大量人會想不起了,這個符號代表的意思!連符號的意思都不懂了,自然就不可能懂解題了。

這些符號問題很多人也和徐偉抗議過,但一來這些符號的確好用,以大漢傳統的籌算方法先進的多,二來徐偉也再也不想學一遍數學符號了,這個世界他是老大,當然是按照自己怎麼舒服怎麼來,怎麼習慣怎麼來。

上午考試結束之後,這些士子來的大乾專門為他們準備的食堂當中吃飯,伙食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壞,每人都是三菜一湯,全部由軍中的伙伕烹飪,算不得太好吃,但也不算太壞!而這個時候各個相互熟系的考生聚集在一起!諸葛亮就和當初一起來的荊州士子相聚在一起!不過諸葛亮還帶著自己新收的小弟蒲元,而龐統他們也認識蒲元,這段時間經常找孔明的鐵匠。

倒是龐統欽佩的看著黃月英說道:“嫂子真是女中豪傑,居然還真和孔明一起來考試了!”

在他們當中女子出來考試的還真只有黃月英一人,一來只有黃月英有這樣的才學水平,而來士其他人都不想讓自己的妻子女兒拋頭露面。

比起大乾其他地方,剛剛收復的荊州還是比較保守一些。

黃月英道:“這算不得稀奇的事情,這考生當中也有不少女子在!”

說完還指向不遠處一群女子彙集在餐桌,而後他們隨意觀察一下發現還真不算少,在這個考場當中女考生不算太多,大概幾千人,大部分還是薊都本地人來碰碰運氣,徐庶只能感嘆道:“大乾的民風真開明,雖然女子也能成為官員不是本朝才有,但歷朝歷代也只有本朝有這樣的規模吧!”

成為刺史的有一人,郡守,縣令的有幾十人,如此大的規模是全所未有的。

這個時候蒲元出色道:“執政說了,婦女能頂半邊天,而且在我大乾女子出來做事情很平常的事情,甚至有不少人收入比他們的夫君都要高,我們執政說了有了獨立的經濟來源,才有獨立的人格,女子也不需要依附誰!”

“這當官靠的是智慧而不是力量,女子做官也並不會比男子差多少,其他的朝代官位他們自己都不夠分,怎麼可能會讓給女子.”

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在龐統他們聽來異常刺耳,但他們卻也知道這是事實,在大乾紡織業一直是最賺錢的行業,而這個行業當中女子佔據主導地位,蔡巧更是聞名天下的女富婆。

許娟成為幽州刺史也做的不比男兒差,他們真要硬扯什麼女子不如男,那隻能是自取其辱。

諸葛亮看到氣氛沉默馬上轉移話題問道:“各位上午兩場考試考得如何?”

蒲元喪氣道:“數學應該算是超常發揮了,大部分題目都是會做的!”

和大漢學子不同,蒲元這批人從小學習的就是這些符號,加上這些時間突擊補課,被數學掌握的還不錯。

“但語文成績就慘了,好多題目根本就不會做,作文更是隻寫了500字,實在就編不出來,只怕語文連及格都難了.”

龐統卻笑道:“數學我還不敢擔保,但語文應該能上90以上,尤其是作文題,我算是寫的酣暢淋漓,把心中的惡氣全部都發洩出來了.”

徐庶臉色大變道:“難道你把大姐的執政給罵了?”

龐統搖頭道:“我又不是傻子,怎麼會做如此犯忌諱的事情,我當然是按上面的要求把中原的門閥設定給罵了一遍.”

諸葛亮苦笑道:“那你也把自己給罵了一遍!”

龐統道:“天下動亂全是那些中原門閥士族弄出來的,和我們荊州人有什麼關係,整個天下都在動盪的時候,就我們荊州最安穩,結果丟失天下,我們這些荊州人卻也要背黑鍋,現在我罵一罵他們怎麼了!”

龐統這番話居然還得到不少荊州士子的認同。

在大漢動盪的那個年代,整個長江以北打的戰火連天,但長江以南的地區卻如同世外桃源一樣,並沒有戰爭發生。

這讓他們覺得自己極其無辜,明明丟失天下都是中原門閥惹出來的禍,卻讓他們來承擔責任,家破人亡和無法出仕,這是很多人難以接受的事情,顯然是他們心中也有怨氣,但卻不敢對大乾發洩,那他們只能發洩到中原的門閥士族身上了。

只從徐偉寫了討伐門閥士族的文章,把天下動亂的責任定給了門閥士族之後,中原門閥士族的名聲算是徹底臭了,他們佔據了朝廷大權,享受了最好的待遇,當然了要背最大的黑鍋了,其他各州的門閥氏族紛紛表示自己是被中原門閥牽連了。

從龐統開口之後,很多的荊州士子也紛紛表示自己在強力譴責中原的門閥士族。

諸葛亮只能一陣苦笑了,這樣寫的作文雖然沒有偏題,但卻好像他們把自己也給罵了一遍。

很多考生都是懷著忐忑的心情度過了一箇中午,在考場簡單的吃了一場午飯,而後迎來下午的考試。

當物理考完之後,這次的考試正式宣佈結束,接下來的考試們將等待10天才能知道自己考試的成績!而這些考卷則被拉到薊都最大的大堂當中,這裡已經有500名提前準備好的閱卷老師,他們將會批改完成這近10萬份的考卷。

好在除了語文等少數題目,大部分題目都有標準答案,大家只要對照一下就可以知道對錯了!而徐偉讓大家閱卷的方式也是流水化作業法,每個老師只批改一個大專案的題目,這樣可以提升批改的整體速度!而徐偉則在旁邊巡視監督,而他看向試卷而後無奈道:“我大乾考生的語文水平還是不如大漢的考生,他們的題目就沒有錯的,不像我們大乾的考生,連拼音都有可能錯!”

而後他拿起一張拼音錯的一塌糊塗的卷子說道:“像這個叫蒲元的考生,他不會是才到我大乾的考生吧?怎麼拼音都錯的如此多!”

想要分清楚考試是原本大漢計程車子還是大乾的學生,非常簡單,大漢士子即便是都是名和字一起寫,而在大乾在徐偉帶動下,大家都習慣取一個雙字名,不取表字!而且大乾的考生作文一般都是白話文,而這也是大乾一直推廣的事情,而大漢的考生他們即便知道這點,但他們十幾年學習的經歷讓他們很難改變文風,所以他們的作文大部分都是以文言文為主,所以只要看卷子就可以看出是那邊培養的考生。

倒是襄楷笑道:“執政您太貪心了,大漢計程車子從小就通讀儒家經典,要是連語文也被我大乾考生超越了,那他們就真成為了廢物,要知道這次的考試可是彙集了大漢門閥士族的精英,而我大乾真正的精英卻早就被大乾的各大官營工廠招募了,根本沒有幾人來考什麼機械大學!”

而後襄楷拿出一張數學卷子說道:“老朽可知道執政一向重視的可是數學和物理,對於語文一向認為只要讓人可以明事理就足夠了,咬文嚼字的專研進去根本是在白白浪費生命!”

徐偉點頭說道:“儒家就是走進了這樣的死衚衕,什麼事情都要從幾百年前的孔子和他門生書籍上找答案,孔子是幾百年前的人了,他會知道有大漢,有我們大乾,知道天下會出現火炮,火車這樣的新生事務!保守和固步自封才是儒家和大漢逐漸衰亡的原因。

而數學和物理卻是我們探索世界的工具,這兩個工具越興旺,我們就越能看清楚這個世界的真理!說句實在話,在我心中數學和物理的重要性比儒學高出百倍!”

但徐偉的話卻讓襄楷一驚,執政對儒家不屑一顧,又如此看著數學和物理,他想要道家興盛只怕很難!而此時徐偉再次拿出一張試卷,翻到語文的作文的內容,是一個大漢考生寫的文言文,這個考生大致意思是譴責漢末的門閥士族貪涼無度,弄的天下興起幾百萬流民,讓天下難以安定下了。

顯然這個考生是摸到了徐偉出這題的意思了,徐偉笑道:“看樣子這些門閥士族的子弟還是非常識時務的,知道跟著我大乾的步伐!”

而後徐偉又看了好幾份這樣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在譴責大漢的門閥士族,只有少數士子死不悔改,認為天下大亂是恆靈二帝寵幸宦官導致的!而這樣寫的人,大乾的閱卷老師也不含糊,直接打零分,題都跑了,根本沒有閱讀的必要了!襄楷也看了幾份考卷,心中感嘆這些門閥子弟真是拿得起放得下,但還是擔憂說道:“老道只擔心他們口服心不服!”

徐偉道:“所以我才禁止大漢的門閥士族進入大乾的官場,讓他們難以影響我大乾的官員,等到20年過去了,在大乾生活的下一代成長起來,這樣的禁令自然會解除。

而讓他們成為工程師和科舉家的話,就不用擔心他們會影響到大乾的朝政,同時也正好發揮出他們的智慧了.”

還有一點徐偉沒有明說,這些人都是一個時代的精英,肯定是有突出的能力的,他們這些能力不能用在軍事和政治上,能用在科學上,哪怕轉化率只有十分之一,對大乾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情。

說完徐偉繼續興致勃勃的看著這些考生的作文,當他看到把中原門閥士族罵的狗血淋頭的作文,高興道:“這篇作文可謂是神作,要給個滿分作文!”

而後他看了一下這篇作文的作者,發現居然還是一個歷史名人,龐統!而後才恍然大悟道:“難怪這文章寫的如此酣暢淋漓!”

這篇文章當中,把門閥士族各種難以見光的事情,什麼養寇自重,虛偽吹捧自己的子弟,打壓寒門,掠奪百姓的土地,還有抓捕四周的蠻族為奴全部都抖摟出來,這要不是門閥中人,還真不可能知道這些!這也就是作文限制的字數太少,要不了龐統還真有可能寫出一片鴻篇鉅著了。

徐偉都有點可惜,早知道會有這樣一片鴻篇鉅著,他多給一張卷子讓龐統繼續寫下去。

徐偉都這樣說了,閱卷老師自然在上面打了一個60分!這也是考場當中第1個出現的滿分作文。

而後徐偉像是找到了樂趣,只看語文試卷的作文,看這些人是如何批判門閥士族的!但很可惜,像剛剛龐統這樣酣暢淋漓的文章很難看不到,甚至合他心意的也寥寥無幾,就像襄楷說的,大部分計程車子都是口服心不服,他們要不把文章寫的和拍馬屁一樣,要不就把責任推給佔據朝廷的中原門閥氏族。

看多了這樣的文章,徐偉也感到膩味,現在他唯一的樂趣就是可以在這個試卷當中找到不少歷史名人,像什麼司馬懿,陸遜,陳群等有名的臣子,當然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徐偉知道的三國名人也不是很多,大部分還被他打跑了,所以這樣的試卷夾雜在3萬多試卷當中,真找到的名人也不多,很快他就厭煩了,交給批卷老師了。

而後他就離開這裡等待這最總的答案了,這個時候襄楷追了上來問道:“執政師範學院我也想從這批學生當中挑選一批人出來,您覺得要留多少人合適?”

徐偉想了想道:“也留下3000人吧,他們經過簡單的培訓,就留在薊都成為小學老師,正好薊都明年就可以擴充100座小學.”

義務教育的普及徐偉是打算從薊都開始的,也只有薊都承受得住這樣的大的開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怎麼就成皇帝了

愛按摩的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