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興的主要任務是迎回永曆皇帝的遺體。

在控制了馬六甲城之後,董良將王輔臣安置在這裡,讓他鎮守毛淡棉、椰城、土瓦和馬六甲四城。

他的手下有將近兩萬人。

守這四個城池綽綽有餘。

同時在這裡設定衛所,安排衛所兵移民開墾。

現在明軍基本光復了南方半臂江山,李嗣興手中可以調配的人力比以前更多了。

尤其是在人口相對稠密的閩粵地區,有移民的傳統。

無地或者少地的百姓都會選擇出海闖蕩。

但是在之前,這些都是民間自發的行為。

官府不僅僅不鼓勵,反而禁止這些行為。

官府將走出去的百姓列為棄民,限制他們返鄉。

這極大地阻礙了百姓遷移出去。

但是現在李嗣興讓大明統治區的官府主動去推動向外移民的工作,緩解當地的土地矛盾。

凡是願意接受官府統一遷移的,不僅僅分配土地。

在移民的首年度還能夠得到官府的補貼。

當然了也可以加入衛所,那就成了旱澇保收。

衛所的土地包產到戶。

交清國家的,補足衛所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遇到荒年,衛所又會為兵屬們補貼糧食。

李嗣興知道王輔臣這個人有些鬼,因此將他放在這個極南之地。

他只負責駐守城池,海上的防禦,主要還是南海水師負責。

這樣就能相互牽制。

另外,他的後勤補給都要由劉安負責。

再者,這裡的衛所也是一股戰力,衛所是獨立的,並不受王輔臣的管轄。

當然了,與荷蘭人的戰鬥還沒有結束,不過李嗣興準備走了。

他將印度洋地區與荷蘭人的戰鬥總指揮權交給了劉安。

他也從阿瓦城暫時搬到南海城。

李嗣興則從南海城帶著永曆皇帝的遺體北上滇京。

沐顯忠被李嗣興留在吉大港,他將在這裡建立一座領事館,以後負責與莫臥兒帝國以及盤踞在這裡的洋人勢力打交道。

同時緹騎司也在這裡建立站點,及時將這裡的訊息穿回本土。

董良相信自己很快還會回來的。

五年之內,他有信心滅亡滿清。

到時候新生的大明必要將華夏文明播撒開來。

沐芸瑞跟著李嗣興一起回去。

一路上,這個少女幾乎沒有說話,這半年來的經歷讓她成熟了很多。

“世子,我想要變強,你能讓我加入到緹騎司嗎?”

船上,沐芸瑞對李嗣興說道。

李嗣興好奇地看著她。

這個女孩的話說的很堅決。

“可以,沒有問題,不過你是不是先回去一趟啊。

我將你父親葬在滇京城外了,你家原來在滇京的公府也恢復了,現在你的哥哥嫂子住在那裡。

爵位現在由你大哥繼承,他在印度做公使,並沒有什麼危險.”

“要不這樣,回滇京休息一下,然後去吉大港吧,我準備在那裡建一個緹騎司的分站,你負責那裡,正好在能保護你哥哥.”

“不過你要先去滇京接受張震的培訓,緹騎司的一些工作比較專業,不是光有武功就行的.”

“好,謝謝你.”

“不用客氣了.”

李嗣興對沐家還算是不錯的。

當年大西軍能夠進入西南,沐天波是有功勞的,而且他在緬甸的時候能夠不屈不撓與緬人周旋,守住了大明的尊嚴和自己的本分。

沐家應該獲得一個公道的對待。

因此,現在的沐家,雖然沒有先祖的權力,但是盡享富貴。

“神保這孩子不錯,回頭送入國子監吧,我讓黃先生收其為徒.”

……永曆皇帝的遺體回國,舉國震驚。

李定國下令將其安葬在桂林。

永曆皇帝原本就是桂王,這也算是葉落歸根了。

永曆駕崩,朱慈煊被立為新皇帝。

在李家的安排下,朱慈煊在滇京繼位,並沒有去新都武昌。

新皇帝的年號定為“宣統”,寓意宣告天下王朝大統。

這可不是李嗣興他提議的,而是那些文官提出來的。

現在的南明朝廷中,大儒可是有不少。

尤其是在控制江西和湖廣之後,朝廷的官員選拔越加的容易。

不過有李嗣興設定的教員制度,以及三長制。

南明朝廷吸納文官的容量大大增加。

雖然有些新入的文官嫌棄起點太低了。

但是朝廷沒有將他們的上升空間給封住啊。

大家拼實力向上爬升。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要南明朝廷能夠做到一視同仁,那麼這些文官也不會真的鬧起來。

更何況現在科舉取士的數量比以前增加了很多。

皇帝大葬,即使前線的軍務繁忙,李定國還是親自回來參加。

國葬結束,宣統帝繼位。

不過新皇年級還小,好在永曆皇帝留下了遺詔。

遺詔中任命李定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賜九錫,監國。

這可是一份真的遺詔,並非李嗣興做出來的。

張煌言等多位大儒當場見證,這是永曆皇帝的筆記。

當然了,即使沒有遺詔,李定國一樣掌權。

李嗣興設計的戰時內閣和戰時大都督府制度已經趨於完善。

幾所國子監學校加上軍校已經讓李家掌控了文武兩道的未來。

朱慈煊繼位之後,生活幾乎沒有任何的改變,他依然生活在滇京。

但是此時政治中心已經轉移到了武昌。

思明府,也就是廈門港。

這裡是延平王的老巢。

鄭森看著手中的冊封文書,心中五味雜陳。

新皇登基,照例給他送了一份冊封文書。

竟然還是延平王,並沒有將他提為一字王。

鄭森很清楚,宣統朝廷,也是被李家牢牢掌控。

“父親,這朝廷他李定國可以立,咱們怎麼就不能立?要不您也去找一個宗室,咱們也立一個皇帝.”

鄭經就站在鄭森的邊上,見到父親不高興,也跟著憤憤不平地說道。

鄭森瞪了他一眼,自從知道了李嗣興做了好多大事兒,他看自己的這個兒子就越加的不順眼了。

“你懂什麼,立皇帝有什麼好處,咱們有那個實力嗎?”

“那李定國要將滿清的進攻都吸引過去,那就讓他做好了.”

“咱們當前的最主要事情不是爭權,而是佔地盤.”

ps:求月票,求推薦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唐:我握玉而生,成中興之主

樊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