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說實話,我老王以前做夢都想指揮這樣的船隊,但是咱們以前窮啊,連飯都吃不飽,水師一有時間就要打魚,要不就買東西吃,哪裡有時間去訓練啊.”

“更不要說是安置火炮了,這大炮一炮打出去就是一兩銀子啊,要不是您交代,我可捨不得這樣開炮.”

王興光感慨道。

他們的確是過慣了窮日子。

也正因為如此,李嗣興這麼容易就收服了忠貞軍。

上到李來亨、郝永忠等老將,下到普通計程車兵,無不對李嗣興欽佩不已,感恩戴德。

不是因為他是晉王世子,而是因為李嗣興撒下了大把的銀子,讓忠貞軍上下過出了人樣來。

就像是一支流浪的軍隊找到了家。

他們也從一支乞丐軍,成為一支真正的軍隊。

“他們要靠上來了,看看咱們的戰士在船上射擊準度如何.”

李嗣興道,他一直密切監視著戰場上的動靜。

他們的旗艦雖然在後面,但是艦上有望塔,李嗣興可以借用望遠鏡將整個戰場放到眼底。

隨著清軍靠近,明軍戰船上的火炮換上了霰彈,有些還用上了鏈彈。

戰士們已經能夠看到對方士兵的臉。

“砰砰砰……”一陣白煙在戰船上冒起。

二十幾名水兵排城一排,對著靠近的清軍戰船就是一陣齊射。

那些在甲板上準備跳幫的清軍水兵在一片慘叫聲中倒下一片。

緊接著又是“噗噗”幾聲,四隻火油櫃讓旁邊的那艘清軍戰船被火焰完全包裹住。

滿身是火的清軍水兵掙扎著跳進洶湧的江水之中。

“殿下,您看,我們的水兵都是在船上長大的,三峽的江面可比這裡要洶湧多了,他們要是在船上站不住,早就被顛入江中。

在這種平靜的江面上,他們完全能夠做到如履平地.”

戰鬥整整持續了半天時間,整個江面上都是戰船的碎屑,還有沒有燃燒完的戰船,如同江面上的火炬一般冒著黑煙。

王大成的水師幾乎是全軍覆滅。

當他們發現打不過明軍,準備撤退之時,他們發現自己的戰船在速度上也比不上明軍的戰船。

果然,在水戰中,武器的作用更加重要一些。

另外一邊,退回去的湘江水師配合著李定國手下的主力軍隊,已經拿下了饒州。

前鋒部隊甚至是與安慶的滿清八旗駐軍接上火。

明軍這邊的先鋒正是悍將馬寶。

竇名望的大定營在戰後擴充為大定軍,此時已經拿下廣信府,並且趁著閩省清軍的主力在浙江和泉州之際,拿下谷口、分水、蕉嶺、銅塘、芩陽五關,開啟了進入建寧府和邵武府的通道。

也就是說此時的明軍完全能夠出兵閩北。

只是李定國決定在皖南與清軍進行決戰,這裡是山地丘陵地形,能夠有效遏制清軍騎兵的發揮。

暫時他還不準備分兵。

明軍能夠集結的兵馬也有二十萬人。

拿下湖廣之後,明軍還得到了吳三桂囤積的大量糧草。

這吳三桂在湖廣期間一個勁兒地跟清軍要糧餉,自己也加緊搜刮,積存的家底可是不少。

結果全都給明軍做了嫁衣裳。

這個時候在江南與清軍打一場決戰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因此李嗣興現在很著急,他希望自己手底下的定國軍能夠儘快成熟起來,能夠在這場大戰役中獨當一面。

九江城外,定國軍計程車兵一隊隊從樓船上下來,然後在碼頭上集結,失去了水師的庇護。

九江城就是一座孤城。

只是守城的將領是護軍統領賴達。

這人可是順治身邊的護衛出身。

要他投降的可能性不大。

定國軍手中除了每人一把火銃之外,還有一個倚仗就是他們配備的幾百門陸軍野戰炮。

這些火炮都是安裝在兩輪炮車上,只要一匹馬就能拉的動,沒有戰馬的時候依靠四名士兵也能夠轉移。

這個時候,定國軍將幾百門火炮全部部署在一面城牆外。

百炮齊發,先將城頭上清軍的那幾門老式紅夷大炮給幹掉了。

然後所有火炮擊中火力攻擊一處城牆,一舉在這面城牆上打出了一道口子。

火炮的威力增加預示著城牆的時代結束了。

期間,清軍還派出了五百騎兵,試圖衝擊明軍的火炮陣地。

李嗣興正好利用這次機會實驗了一下線列步兵對清軍騎兵的阻擊情況。

他發現,至少要三倍的線列步兵才能夠擋住清軍騎兵的攻擊。

三列步兵保持輪番射擊,才能保持充足的火力,讓衝擊的騎兵無法靠近。

而且這還是要在有準備且有炮兵配合的情況下。

燧發槍的射程,還是有些不足。

城牆的缺口後面此時已經聚集了大量的清軍。

他們準備死守住缺口。

李本忠讓步兵向缺口押去。

然後就在缺口的位置與清軍對射。

清軍也有火槍,不過是鳥槍,也就是火繩槍,在射速和射程上都比不上明軍的燧發槍。

明軍一邊射擊,一邊向城牆靠近,他們始終保持佇列陣型,雖然有些慢,但是氣勢十足。

一旁還有一些士兵在佇列之外,他們就是線列步兵中的獵兵,這也人使用的是少量裝備的線膛槍。

那些在城頭上放冷箭的清軍士兵就是他們的目標。

清軍使用的重箭比他們使用的鳥槍射程還遠。

不過能使用這種強弓重箭的都是百裡挑一的神射手,在清軍中也是寶貝。

但是這些人只需要獵兵一顆子彈就能夠收走。

九江城的戰鬥,是李嗣興對定國軍攻堅能力的一次試煉。

在正面戰場上,他們消滅過劉承貴的吳軍。

再加上這次攻城戰,定國軍在慢慢走向成熟。

九江被佔領,標誌這整個江西納入了明軍的版圖。

原本明軍制定的在贛州與清軍決戰的戰略算是過時了。

事實證明,現在的這支明軍,在改善了後勤和裝備之後,已經能夠與清軍的主力正面一戰。

順治能夠投入到正面戰場上的兵力不會超過二十萬人。

這其中的滿洲八旗能夠有兩萬人就不錯了。

現在的滿洲八旗到底還有多少士兵,很少有人知道。

這是朝廷的秘密,就連大部分的滿洲貴族自己都不知道。

當然了,這個數字也不能公佈,要是被漢軍知道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又要叛清了呢。

九江之戰後,戰事暫時陷入了僵持狀態。

東邊的安慶方向,清軍駐紮了大量的兵馬,組建了安慶大營。

畢竟這裡是他們渡江的地方。

李嗣興讓長江水師推進到了彭澤、馬當山一線,輔助步兵在江北的馬當山建立稜堡工事。

當前的明軍北線是李嗣興在指揮,南線的主力軍團依然是李定國指揮。

很多人都能夠看出,晉王是在鍛鍊世子殿下的軍事指揮能力。

ps:求月票,求推薦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成為最強

未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