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興很清楚,相比於他,那些一直在堅持訓練的戰士,那些日日堅守在崗位上做著重複勞動的工人,那些頂著風吹日曬,在土地上勞作的農人,他們的生活更苦。

他出現在這些人面前,只要說幾句關心的話,只要做幾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夠讓他們感激涕零。

府中,忙碌了一天的佩佩正在指揮下人們收拾殘局。

她本是一個愛安靜的性子,但是現在為了幫助李嗣興收攏人心,不得不與那些婦人們混在一起。

陶依娜跟幾個武將家的小姐喝酒將自己給喝倒了,已經被侍女送去休息。

“馬伕人,你先帶著媛兒回府休息吧,要不然馬大人要有意見了.”

鄭氏今天也過來幫忙。

馬思良現在有自己的府邸,不過就緊挨著晉王府,因此鄭氏經常來府上幫忙。

她是一個很勤快的女人,兩家又是親戚。

“他生啥氣?世子殿下都還在外面奔波辛勞,我們這算什麼.”

鄭氏有些心疼李嗣興,她也是看著李嗣興長大的,而且媛兒與李嗣興定了親事,兩家以後就是一家。

而且看現在形勢的發展,以後他們馬家可能就是外戚了。

“唉,這孩子現在太拼了,小小年紀就要撐起這麼重的擔子。

真不知道晉王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讓世子承擔這麼多.”

佩佩在李嗣興面前的時候對他要求很嚴格,但是此時言語中也滿是心疼。

“你們手腳都快一些,殿下一會兒可能就要回來了.”

佩佩對府中的雜役吩咐道。

巖龍在帶著那些太監們收拾桌子,侍女們收拾碗筷。

其實整個晉王府的下人還是很多的,但是李嗣興身邊沒有幾個,以前就只有佩佩、巖龍、巖熊。

現在多了蘇可兒和董小婉兩個侍女,其中一人現在還成了專職的廚娘。

剩下的人都安置在前院,那裡有李嗣興的辦公區,這裡還有幾十名侍從室的官員每天在這裡工作。

一般的事情都是先到侍從室,然後由文逢吉帶到李嗣興的面前彙報。

李嗣興交代的事情,也是交給文逢吉,然後經過他們的加工之後送出去。

這些侍女和太監平時也在那邊幫忙。

他們可是沒有資格進到後院的。

李嗣興和佩佩都喜歡安靜。

“袁姑娘你去休息一下吧,這些雜事兒就交給我做就行了.”

佩佩說不過鄭氏,只能帶著馬媛到一邊休息。

馬媛跟在佩姨後面還有一些不情願。

“佩姨,興哥哥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現在滇京的形勢這麼好.”

“你這丫頭,以後可是要嫁給你興哥哥的,這還不懂,以後怎麼幫你興哥哥做事兒.”

“你忘記自己年初的時候在騰越有多慘了?那時候要不是你興哥哥,你估計就要被人家賣給韃子做侍女了,說不定哪天就被主人家打死了.”

馬媛每次想到那時候的事情都是心有餘悸。

甚至有時候還會做這樣的噩夢,只不過在夢的最後,總有一個騎著白馬的王子將自己給救了出來。

“媛兒知道了,興哥哥是不想我們以後再遭受那樣的危險了,因此才這麼努力,他想要早點將韃子給打敗,以後咱們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你知道就好,以後不要再纏著你興哥哥帶你出去玩,在他面前要乖巧一些,要讓他省心,知道嗎?”

馬媛點頭,卡姿蘭大眼睛閃動著道:“嗯,知道了.”

“另外啊,那兩公主能夠幫到你興哥哥,以後跟她倆搞好關係,不要再捉弄她們了,這些土人傻乎乎的,氣勢很單純,你對他們好一點,她們以後會尊重你這個大婦的,你想想自己是什麼身份?能給你興哥哥做正室,賺了多大的便宜呢.”

“嗯,佩姨,媛兒知道了.”

媛兒今天很聽話,竟然都沒有頂嘴,她已經體會到了李嗣興的不容易。

這時,院外傳來了一陣腳步聲,佩佩聽聲音就知道李嗣興回來了。

幹活的下人們見到李嗣興紛紛跪在了兩邊。

李嗣興跟指揮人幹活的鄭氏打了一個招呼,隨即徑直走到了佩佩和媛兒的身邊。

“怎麼出去了這麼久,你看你的臉都凍紅了.”

佩佩對李嗣興表達關心的方式從來都是跟一個長輩一般。

這時一雙溫暖的小手握住了李嗣興的大手。

“興哥哥,您辛苦了,媛兒的手暖和,幫興哥哥你溫暖一下.”

媛兒睜著卡姿蘭大眼睛,滿是關切地仰頭看著李嗣興說道。

李嗣興微微一笑,摸了一下馬媛的頭:“嗯,媛兒最乖了,最近算學學習的怎麼樣了.”

“興哥哥,媛兒一直在努力學習,我最近還去德福叔那裡去幫他算賬,他家裡有個女兒叫燕兒,跟媛兒差不多大,算學也很厲害.”

馬媛說的德福叔就是張德福,原本就是一個老賬房,能力很強,就是膽子有些小。

當初與女營一同被李嗣興救出來。

後來李嗣興將他安排到四海商行負責幫自己看賬。

最近李嗣興將四海商行和四海錢莊的總部都遷移到了滇京城。

那些大家族也都在滇京城購置了房產。

畢竟這裡是南明臨時的政治中心。

騰越的氣候更好一些,但是過於逼仄。

而且滇京與西南幾省之間的交通更加的方便。

“那媛兒你以後好好學,興哥哥我有很多錢,你要管好了,以後咱們家也會有很多人,你還要負責給他們發工資,不會算賬可不行.”

一個聰明的小女孩就要讓她去學習知識,要不她就會學著跟同性勾心鬥角。

馬媛與他的親事是李定國一早就定下來的。

那些所謂的公主,地位雖高,但不是漢家血統,是絕對不可能成為正室的,他們的子女今後也不會成為嫡子。

“興哥哥,你放心,媛兒今後一定好好學習記賬,媛兒要做您的賢內助.”

“佩姨,今天辛苦啦.”

李嗣興轉頭對佩姨說道。

“沒關係,姨我可不需要你來哄.”

這是李嗣興新生之後過的第一個年。

明軍也終於走出了低谷。

李嗣興讓兵部的胡顯做了一個統計,南明現在在冊的軍隊有近三十萬人。

其中李定國帶在身邊的主力軍團就有十萬人。

李嗣興在緬甸組建的軍隊,加上新軍有五萬人。

忠貞軍在鄂東、重慶府屯兵大概也有五萬人。

馮雙禮部加上原本四川的地方軍也有五萬人。

竇名望和馬寶在湘西沅洲和靖州與吳軍對峙的兵馬也有五萬人。

這些都是專職的徵募軍。

下半年,李嗣興對衛所進行了改革,在各地重建衛所進行屯田。

這些算是後備力量的衛所兵就更多了,總數可以達到四五十萬人,只是這些衛所兵散落在各地。

他們平時還是以屯田為主,同時對某個地方的穩定起到支撐點的作用。

可以為正規軍隊提供兵員,要是直接拉到戰場上和清軍作戰還不行。

ps:求月票,求推薦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諜海獵影

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