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興坐在一艘小船上。

張震站在他的身後,划船的是丁修。

三個人一條船向江中心靠近。

王輔臣看到遠處慢慢靠近的小船上果真只有三人,他才命令隨從慢慢向前劃去。

“參見世子殿下.”

王輔臣看著眼前這個一身錦服的少年,拱手行禮。

“王將軍可是已經想好了.”

“殿下,王某還有一些疑慮.”

王輔臣道,既然是來談判,他總要提一下條件。

“哦,王將軍請講.”

李嗣興笑道。

“殿下,王某知道您是能夠做主的,但是末將投過來之後,你們可敢繼續用末將,還是給末將賜個宅子,然後雪藏起來.”

王輔臣不傻,他現在正值壯年,要是沒有軍權領個空爵位,被放到後方,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等著欺負他呢。

“王將軍不用擔心,將軍也是名將,而我大明正是用人之際。

不過將軍畢竟是新投的,最近兩年王將軍和你的軍隊可能會被放到南邊,那裡一樣能夠建功立業,將軍不用擔心被剝奪軍權.”

李嗣興要說完全不猜忌對方,那麼也不現實。

王輔臣自己就不會相信。

但是李嗣興這麼說的話,反倒更加真實。

為了防止你跟滿清之間再有勾聯,我將你放在南方,總該是沒有問題的,他王輔臣再怎麼也不可能投靠南方的那些土人的。

他要是想自己在南方獨立也不現實,畢竟他自己就那麼些兵,還沒有群眾基礎。

“殿下對末將坦誠相待,末將無話可說。

一切聽從世子安排.”

“還有幾個問題,城內的將領還有幾個是吳三桂派來的,還請殿下發落.”

王輔臣道。

“好,這個問題好辦,張震你等會與王將軍商量一下,幫他解決這些小麻煩.”

李嗣興看向身後的張震道。

李嗣興單刀會王輔臣,說降吳軍兩萬兵馬的事情,後來被大戲院排成了一臺曲目,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李嗣興眾多傳奇故事中的一個。

王輔臣投靠了明軍對於整個戰局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

明軍一下子多了兩萬的生力軍。

在整個北線只剩下了屯兵在武昌的兩萬清軍。

這支清軍是張勇之前帶著準備支援襄陽的。

結果襄陽陷落了,張勇只能駐守武昌。

防止襄陽的明軍沿著漢江殺來。

李嗣興帶著王輔臣部向東殺向洞庭湖。

忠貞軍則向武昌進軍。

因為穿插營佔領了黃州之後,張勇部一直派兵猛攻黃州。

等忠貞軍殺來,張勇只能退守武昌了。

李嗣興帶著王輔臣一路招降納叛,長江兩岸的府縣紛紛來投。

畢竟有了王輔臣這個馬骨了。

常德、嶽州相繼光復大明。

李嗣興的大軍到達長沙的時候。

李定國已經在此圍攻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吳三桂親自指揮,城池的防禦非常牢固。

明軍也是採用各種攻城辦法。

效果是有一些,只是消耗了吳三桂的兵力。

但是吳三桂很狡猾,他將城內的青壯全部拉來,跟自己的軍隊混合在一起,派到城頭上守城,這就減緩了自己兵力的消耗。

嶽麓山上。

王夫之故地重遊,感慨頗多。

他一個搞學問研究的人,打仗非其所長。

李定國將其派到了嶽麓書院安撫人心。

這嶽麓書院可是天下四大書院之一,李定國並沒有為難他們,一般情況下,他還是非常尊重讀書人的。

剛好王夫之曾經在嶽麓書院遊學,又是湖廣本地人,因此被派了過來。

嶽麓山在長沙城的西邊,與城池只有一江之隔。

站在山頂上都能夠看到江面上的戰鬥。

悲風動中夜,邊馬嘶且驚。

壯士匣中刀,猶作風雨鳴。

……王夫之難得看到這樣金戈鐵馬的場景,不禁詩興大發。

“而農兄此時不是更應該憐憫一下城內的百姓嗎?剛剛才過了幾年的安穩日子啊.”

說話的人是嶽麓書院的教習張為基。

“文選兄說的安穩日子,大概就是頂著辮子,安心做韃子的奴才吧.”

“文選兄,一個民族要是沒了氣節,那麼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讓子孫世世代代做人家的奴才?”

“強漢、霸唐,哪一個令人稱道的王朝不是打出來的啊,死的都是百姓,但是前人死了,後人能夠堂堂正正地做人,異族不敢隨意欺凌,不能因為咱們自己想要苟安,就不顧子孫後代的尊嚴吧.”

王夫之反駁道。

“而農兄是決定扶持李家了嗎?你覺得這幫泥腿子出身的流賊能夠興我中華?”

張為基又道。

“文選兄,你看,至少我現在可以光明正大地穿漢家的衣衫,能夠留漢家的髮飾,這不是很好嗎?至少一個漢人的皇帝,不會讓所有的漢人為異族做奴婢,不是嗎?即使他姓李,只要他有足夠大的功績,能夠配的上這樣的高位。

不要說他出身流賊,就是出身乞丐,不是也做得皇帝嗎?”

王夫之的學問研究的好,口才也是了得。

不一會兒就說得那個張為基啞口無言。

就在這個時候一支龐大的水師船隊突進了城西的湘江之中。

城頭上的火炮開始射擊。

但是這些戰船實在太多了。

不一會兒,這些戰船開始調整方向。

所有的船將船頭的主炮對準了遠處的城牆開始轟擊。

整個下午,炮擊一直在繼續。

王夫之與嶽麓書院的教習還有一些學生就坐在山上看著。

這樣的場面真是太震撼了。

所有的戰船逐漸調整方向,很快就對準了一個方向開始炮擊。

高大的城牆上,城磚在一層層地脫落。

然後是裡面的壘土。

所有人都看著那面城牆,每一次牆體被炮彈撞擊脫落都會牽動眾人的心。

終於這面牆塌了。

當火炮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城牆的作用逐漸減弱,慢慢地它們就會成為供人觀賞的文物。

“殺啊.”

城外的明軍早已準備好,衝在最前面的是王輔臣的降軍。

這些人與城內的守軍都是湖廣本地人,光是聽聲音,他們就能夠聽出來。

這對吳軍計程車氣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ps:求月票,求推薦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明末朕成為天下第一修士

輕詠蟬浪

吾與子房

陝北毛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