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在雞籠山西面,兩地相距只有幾十公里。

此處緊挨著西河的支流雙溪。

上游靖安和安義地區產的木材和紙張要經過這裡透過水道送到鄱陽湖,再運送到長江沿岸。

因此西山這裡可謂是一處風水寶地。

原本西山上有一夥幾百人的山匪。

依靠著向過路的商賈收保護費,過的好不愜意。

因為這裡距離南昌城不遠,山匪們一直都比較低調,保護費收的比例也不高。

但是突然有一天,一隊穿著黑衣的精銳戰士突襲了山寨。

這隊人一看就知道不是道上的,因為他們太不講武德了。

連個招呼都沒有打,上來就幹,裝備那麼好,還搞偷襲。

大當家的、二當家的、三當家的,只要是個頭目全被殺死。

接下來這夥人就佔據了山寨。

一個叫呂有名的人成了這個山寨新的當家人。

呂有名是忠義營的老兵,他是陝西人,流寇出身。

原本在馬利的斥候中隊中做一名小隊長。

留在山寨之後,呂有名可謂是如魚得水。

因為西南的戰事吃緊,江西地方上都在加徵賦稅,尤其是以南昌周邊最甚。

呂有名透過暗訪瞭解到這一情況。

他開始吸收那些破產的百姓。

山寨的勢力迅速增大,只不過僅僅憑藉一個山寨是養不活這許多人的。

恰恰在此時鄭軍殺入江南,一時間江西境內進入緊張狀態。

滿清朝廷對地方上的控制大大降低。

呂有名趁機發展了一支流民軍,他還給自己娶了一個外號叫“小呂侯”。

這流寇的打法,呂有名是深得精髓,當年他也是流寇中的一員啊。

江西這裡的大戶不少,老百姓沒的東西吃,資源都集中在大戶這裡,自然是要吃大戶的。

原本呂有名還沒有大打大鬧,只是下山偷襲了幾個地主大院,接濟了一些村莊,然後順便拉了些丁壯回來擴充自己的隊伍。

但是張煌言打到了南昌城之後,呂有名看到了機會。

這是一個有抱負的青年。

他開始將勢力主動向周邊延伸。

不過都沒有跟自己原來西山的老巢聯絡起來。

他想著要是幹不動的時候就再躲到西山去繼續做他的山大王。

畢竟,維持聯絡站的運轉才是他的主要任務。

剛好張煌言在這裡,他打起了反清復明的旗號。

沒想到一下子就打下了靖江縣城。

手下的人馬達到了數千人,當然都是一些湊數的泥腿子。

這些訊息,他都還沒來得及向朱雀那邊彙報呢。

因為呂有名嚴格約束不下,只分地主的家產,很少殺人,他名聲沿著雙溪傳開。

投奔他的百姓越來越多,一下子做了這麼大的事業,這讓呂有名的心中有些發虛。

他知道這件事情已經超出了緹騎司的範圍。

於是他將事情直接上報到了滇京。

在滇京緹騎司衙門坐鎮的張震的到訊息之後也不敢怠慢,趕緊報告給李嗣興。

此時已經到了永曆十三年的年底。

李嗣興最近依然在忙著推動地方改革的事情。

怒江西路提前完成改革,秋收之後的農稅一下子變成了原來的三倍。

這也讓整個戰時內閣看到了這種改革的巨大價值。

雖然是套用北魏的均田制和租庸調製。

但是李嗣興控制地方上的一些手段呼叫了一些後世加強基層控制的方法。

實際上,加強中央集權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將稅收給收上來。

錢糧只有掌握在中央朝廷手中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功用。

一個王朝能夠掌握住了稅收,才能養活足夠的軍隊,才能夠更好的掌控整個國家。

一切的問題都能夠歸結到錢上來。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錢基本上就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了。

隨著一批人被處理了,改革的阻力小了很多。

當然了,這與明軍現在一直打勝仗也有關係。

在國勢上升的時候,國內才能夠更加的穩定。

時至年底,李嗣興也在盤點一年來自己做的事情。

從磨盤山之戰前,在山谷中的急行軍。

那些百姓忍著飢餓為他準備綁腿和繩索。

讓李嗣興感受到了大明百姓的純樸、可愛之處。

接下來就是血戰磨盤山,雖然此戰都是李定國規劃,但是李嗣興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要說那些神預測,就是炸藥包和松樹炮也的確對明軍的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要不然,明軍也不能以那麼小的傷亡取得最後的勝利。

控制不好傷亡,後續的反擊就沒有辦法進行。

無法反擊,窩在怒江以西,明軍最後除了進入緬甸苟延殘喘,恐怕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接下來的反擊,明軍並不缺兵力,缺的是糧草補給。

畢竟清軍即使是失敗了,也不會老老實實地將糧草留給明軍。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李嗣興就將自己的重心轉移到籌備糧草上來。

然而怒江以西,山高水長,就是農田少。

這樣的情況,要想籌集到糧草只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貿易,另一個就是周邊有糧草的地方去搶了。

這一步,李嗣興早就已經規劃好。

作為穿越者,還是一個知名答主,李嗣興自然是知道幾樣穿越必備神器的。

但是東西弄出來了,需要變成錢,需要時間。

為了節省時間,他組建了騰越商會,組織了展銷會。

透過豐厚的利潤,新穎的商品去打動這些商人。

將商品的經銷權提前變現,從而擁有了第一桶金。

然後透過與商會的人合作組建錢莊。

將這第一桶金再次翻了了幾十倍。

這在後世只不過是簡簡單單的運作模式。

但是在此時,卻受到了騰越商人的歡迎。

這些商人從來沒有這麼高興地將自己手中的錢掏出來,放到別人的口袋裡。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與他們合作的是大明權力最大的晉王的世子。

不過沒多久,他們就真心實意地與李嗣興合作了。

雖然手中的現金少了,但是李嗣興卻讓他們生意規模翻了好幾倍。

之所以後來要動緬甸,一方面是因為蠻莫土司擄殺大明官員。

另一方面是因為緬甸的存在影響了騰越與次大陸之間的貿易。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嗣興發現,僅僅是貿易還不足以滿足前線大軍反擊的需要。

因為隨著李定國在前線反擊清軍的勝利,明軍的數量越來越多。

一些土司軍隊原本是不需要明軍供應糧草的。

但是他們被收到李定國麾下統一指揮之後,這糧草就要李定國來提供了。

ps:求月票,求推薦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范進中舉穿越記

陸禾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