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屯兵貴陽蓄勢待發。

馮雙禮還在選擇拿下保寧還是重慶。

拿下重慶有十足的把握,但是保寧是清軍在四川打造的基地。

當年蜀王劉文秀攻城三月未下。

但是隻要拿下保寧,明軍不僅僅可以窺視漢中,還可以讓重慶的清軍不戰而降。

時間進入四月底。

似乎是擔心風頭全被李定國搶走,與之齊名的國姓爺終於有了動作。

四月十九日,國姓爺的大軍抵達長江重鎮江陰,清朝文武官員憑城扼守。

江陰這座城很難打,當年清軍打下這裡就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因此鄭成功接受諸將建議,決定只攻大城,不攻小縣,採用蛙跳戰術,率師西進。

二十一日,鄭軍進攻瓜州,陣斬清遊擊將軍左雲龍,破敵滿漢兵馬數千,截斷滿清用鐵鏈、船隻連結而成的鎖江防線“滾江龍”,焚燬清軍江上浮營(又稱木城)三座,奪得譚家洲大炮數十門,使清方苦心經營的江防工事全部瓦解。

同一天,鄭軍攻克瓜州,清操江巡撫朱衣助投降,鄭成功命援剿後鎮劉猷鎮守該城。

接著,鄭軍於二十二日在鎮江銀山大破清江寧巡撫蔣國柱、提督管效忠派來的援兵,清鎮江守將高謙、知府戴可進獻城投降。

國姓爺命右武衛周全斌、後衝鎮黃昭入城防守,降將高謙以熟悉地利留之協守,其部下兵馬調隨主力進攻南京。

又派工官馮澄世為常鎮道,戴可進仍署知府事。

二十三日,張煌言帶領的一支為數不多的舟艦已進抵南京城下。

佔領瓜州、鎮江以後,南京已近在咫尺,國姓爺本應派主力登陸,直趨南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立即攻城。

即便一時拿不下來,也應切斷清方援軍入城的進路。

然而,鄭軍在四月二十三日佔領鎮江以後,行動異常緩慢。

二十五日鄭成功親自巡閱鎮江府城,在北門外甘露寺舉行了閱兵典禮。

他諄諄戒諭右武衛周全斌、常鎮道馮澄世:“城守貴乎嚴肅,寧民必以簡靜。

鎮江首先歸順,乃為恢復之始,當十分加意撫字,以為天下榜樣。

宜嚴束官兵,日夜住宿窩鋪,不許混落城下,擅入民家,致行騷擾……”總之就是要表現出一幅王師的姿態。

國姓爺對江寧城是有感情的,當年滿清入關的時候,國姓爺還在南京國子監讀書。

就跟一個大學生,突然回到自己原來讀書的地方當一把手,自然會感到自豪。

如今的他已經成為大明的擎天二柱之一,另一個就是李定國了。

他有些瞧不起李定國出身流寇。

當然了,他的出身也不怎樣,海盜能比流寇強到哪裡去。

鎮江府內果然“市不易肆,民不知兵”。

鄭成功以鎮江為榜樣確實收到了顯著效果,附近各城“歸附者接踵而至”。

句容、儀真、滁州、六合等城相繼來歸。

然而,進攻南京這一頭等大事卻遲遲未行,僅派兵部張煌言和楊戎鎮往浦口安撫。

三天以後,鄭成功認為鎮江地區已安撫就緒,才在二十八日召集各提督、統鎮會議,討論進攻南京事宜。

會議開始時,鄭成功提出:“官兵行程,水、陸孰得快便?”

中提督甘輝提議直接從陸路進發。

鎮江到江寧不過百里,晝夜可達。

成功贊成這個意見,可是,其他將領卻以“我師遠來,不習水土,兵多負重,值此炎暑酷熱,難責兼程之行也.”

又提出正下大雨,河溝皆滿,不利於行軍。

鄭成功竟然採納了這一主張,決定由水路進發。

鎮江距南京不過百里之遙,如果由陸路直趨南京,按甘輝的建議“晝夜倍道,兼程而進”,至遲兩天內可達。

按張煌言的說法,“雖步兵皆鐵鎧,難疾趨,日行三十里,五日亦當達石頭城下”。

其實,鄭軍中身披重鎧的“鐵人”不過五千,其他絕大多數軍隊攜帶裝備較輕,決不至於一天只走三十里。

所謂“不習水土”、“炎暑酷熱”,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同以遼東和北方人為主組成的清滿、漢軍隊相比,就很難說得過去。

至於正逢大雨,不利陸路行軍,更是一種藉口,因為清方援兵由上海、杭州等地趕赴南京,路程要遠得多,竟然在決戰以前進入南京。

這說明鄭成功和他的多數部將不僅過於習慣水上作戰,而且缺乏戰略眼光。

就在這個時候,一隊武士找到了鄭軍大營。

不過隨即被當做奸細抓了起來。

“報王爺,這些人自稱是晉王的使者。

屬下不敢發落,請王爺定奪.”

鎮江知府衙門中,鄭成功見到了馬利。

馬利看起來很鎮定,絲毫沒有被鄭成功的駭人氣勢嚇道。

“延平郡王,晉王知道您要進攻南京,早早就讓屬下等潛伏到城中.”

“屬下有晉王的文書作為憑證.”

馬利剛才並沒有將文書拿出來,是因為不相信鄭成功手下的那些人。

此時的漢軍在清軍與明軍之間玩無間道的很多。

今天叛清投明,明天又叛明投清,都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雙方大都會厚待投靠自己的人。

在鄭成功看李嗣興讓金維新代筆寫給他的信件的時候,馬利將這段時間西南明軍發生的事情講了一下。

從清軍攻入滇雲,到明軍磨盤山之戰逆襲。

再到現在李定國的反擊。

鄭成功沒有說話,但是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這份文書的落款是一個月之前,但是卻精準地預測到了鄭軍的動向。

包括鄭軍進攻溫州、鎮海,吸引清軍,然後主力北上進入長江。

文書上用的是晉王的大印。

鄭成功找來隨軍的文官進行比對,果然印章和筆跡都完全吻合。

金維新作為李定國的書記官,之前一直幫李定國擬寫文書。

鄭軍與晉軍之間有文書往來,自然是存有底稿的。

“你們到南京城有多久了?”

清廷將南京城改為江寧,但是鄭成功還是習慣稱呼其為南京城。

“屬下到南京幾近一個月.”

“那你們在城中有內應嘍.”

馬利一一作答,不卑不亢,她現在依然是一身男裝打扮,氣質英朗。

讓人看起來很舒服,難以生出厭惡之感。

“那你說說,現在城中清軍狀況如何?”

鄭成功問道。

他這些天速度很慢,並不是他故意拖延,而是因為他不瞭解南京城的狀況。

如此謹慎,也是出於安全起見。

畢竟這次,他可是連家小都帶出來了。

ps:剛才改稿子,竟然睡著了。

醒來已經是晚上八點。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從成為李承乾老師開始

大毛山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