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興並沒有在金維新那裡呆太長時間,但是他將文官中的鋤奸任務交給了金維新。

這位語文老師最是奸滑,而且就跟這些文官呆在一起,看起人來比自己要方便得多。

李嗣興知道歷史上出了一個盧桂生。

一個叛徒生生地毀了李定國精心設計的磨盤山大戰。

他可以派人將盧桂生給偷偷地敲了悶棍。

但是歷史是有慣性的,沒了盧桂生,難道就不會有劉桂生、張桂生或者是錢桂生了嗎?所以這件事情還是要做好全面防範的計劃。

不過他還是讓金維新將那個盧桂生定為重點關照的物件。

至於怎麼知道盧桂生這人有問題,他就跟金維新說是從俘虜的費揚古那裡得到的訊息。

費揚古畢竟是皇帝的小舅子,雖然官職不大,但是地位很高,能夠知道很多隱秘的事情也不足為奇。

李嗣興之所以跟金維新講這件事情,而不是在剛才直接告訴李定國。

那是因為李定國現在本就因為孫可望的背叛,還有這一路上,官員的不斷叛逃。

而對身邊人充滿了猜忌。

就連自己的心腹金維新都受到了猜忌,可見其現在到底有敏感。

假如李嗣興告訴他有某位文官要將他精心設計的伏擊戰給洩露給韃子的話。

李定國絕對會立馬大開殺戒。

這樣並不一定能解決洩密的問題,反而會讓局勢更加的糜爛。

所以李嗣興只能將此事交給自己信任的老師金維新。

金維新雖然只是少宰,但是他現在實際上控制著跟隨李定國的文官集團。

幾乎文官中辦事兒的人都歸他管。

龔彝是戶部尚書,實際上主管晉軍的後勤軍需排程。

而兵部侍郎萬年策專門為李定國出謀劃策,贊畫軍事。

政令一塊基本上是出自金維新。

所以讓金維新去注意監視這些文官,最為可行。

另外金維新提出的方案也非常靠譜。

那就是將文官先行轉移到騰越去。

理由很簡單,就說永曆要回來了,到騰越去佈置迎駕的事情。

只不過這樣的話,李定國那邊就要稍微解釋一下。

相信李定國也會同意的,畢竟他要打仗也用不著這麼多文官跟著。

李嗣興急匆匆地趕到了自己手下的那個小營地。

“世子,您回來啦.”

李本忠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

“晉王殿下有沒有提到俄?”

李嗣興白了他一眼,他要是有點正形,估計早就被父王派出去做領兵將軍了,不至於一直做著護衛的事情。

“說了,父王說,大狗子啊這次好樣的,沒有給他丟臉,沒給咱陝北人丟臉,竟然能夠帶這麼點人消滅一個牛錄的韃子.”

李嗣興模仿著李定國的語氣說道。

李本忠摸了一下自己的後腦勺,不好意思地傻笑道:“這都是世子您指揮的,怎麼能將功勞安在俄的身上呢.”

“當然要安你身上了,難道都安我身上?我要那麼多功勞又沒用處.”

“不過,父王暫時沒兵,不然就給你封一個總兵官了。

你呢,暫時只能屈尊在我這個小遊擊後面打下手了.”

“呀,世子殿下,您也當官啦.”

“喏,父王給了一個遊擊將軍,要不然我總不能一直當你的兵吧.”

“嘿嘿……世子殿下,咱們晉軍都是晉王殿下的,晉王殿下的就是世子您的,您這樣還要啥官職啊.”

“狗叔,這不一樣,世子李嗣興是世子,這與遊擊將軍李嗣興可不是一個概念,你呀以後會慢慢明白.”

“好吧,反正在俄心中您都是世子.”

李本忠想來想去還是不理解李嗣興這句話的意思。

“狗叔,等下我們去泰安伯那裡去接收一營兵.”

李本忠一聽立刻眉飛似舞起來,世子的兵還不是都由他帶領。

一營兵怎麼也有五六百人吧。

“呀,世子,果然是您親自出馬,這個檔口,晉王竟然還能夠分給咱兵馬.”

“是啊,而且父王還把一個炮隊分給咱們了.”

李嗣興到這會還在為這個事情沾沾自喜。

李本忠一聽,差點跌坐到地上。

“啥,炮隊?怪不得,世子爺啊,咱們這次可能被坑了.”

李本忠一臉沮喪地說道。

“狗叔,此話怎講?”

“殿下,您呀去看看就知道了.”

經過李本忠這麼一說,李嗣興隱隱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他沒有停下,當即拉著李本忠和馬利離開,然讓朱勇暫時看著營地。

沒多一會兒,他們就在李本忠的引導下趕到泰安伯竇名望的營地。

明軍因為要看護百姓,因此營地並沒有全部都在一起。

而是分散到幾個重要的位置。

李定國的大帳在東南角的一個山坡上,李嗣興的小營地就在山腳下。

而竇名望大定營的營地在正東方向的山路出口位置。

他們相當於是把門兒的。

這個位置最是重要。

李嗣興很快就來到了竇名望的營地。

竇名望在李定國手下的戰將中可以排到前三。

這是李定國根據今生的記憶總結出來的。

另外兩人就是靳統武和馬寶。

在原本的歷史中,三人的命運各不相同。

竇名望在磨盤山血戰中戰死。

據說是眼睛被射中之後,自刎而死。

馬寶投降了吳三桂,後來吳三桂起兵叛亂,馬寶就是吳三桂麾下數一數二的大將。

靳統武一直跟著李定國,當李定國在勐臘病逝後守護者李嗣興。

最後卻是死的不明不白。

李嗣興跟竇名望認識,但是並不算熟悉。

因為竇名望這個人非常的耿直,是一位驍勇的戰將,也是一位非常純粹的將軍。

他從不拉幫結派,也不會像某些人一樣巴結晉王,主動去給世子殿下做老師。

即使是平時看到了李嗣興,他也只是簡單地行禮完事兒。

有李本忠帶路,李嗣興徑直走進了竇名望的大營。

這只是一個臨時的營地,但是卻佈置了必要的防禦工事。

營地的東側將山道改成了一道門,設定了柵欄,挖掘了壕溝,壕溝上面還有一個簡易的吊橋,所有從東邊山道上過來的人都要經過吊橋。

透過士卒的檢查和小吏的詢問之後,才能夠放過去。

而其他計程車兵也大都在保養自己的兵器,到處都是咔吃咔吃的磨刀聲。

看樣子,竇名望已經得得到了作戰的命令,不然也不會這麼多士卒一起在做準備工作。

李嗣興在竇名望親衛的帶領下直接進了竇名望的大帳。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盛唐模擬器

八月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