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永昌府北上,行百里過鳳溪司,再行兩百里到雲龍州,前方就是瀾滄江。

不過此時江面上已經搭建起了一座浮橋,吳子聖留下了一隊人馬守護著浮橋。

此時已經進入了春耕時節,滇雲地區的雨季到來了。

天空中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

李定國帶領這上萬明軍主力剛剛趕到了江邊。

“晉王殿下,必須儘快過河了,河水還在上漲,如若耽擱的話,可能就要從新搭建浮橋了.”

萬年策看著越來越洶湧的江水,皺著眉頭說道。

“要是大軍過去之後,後勤補給送不過去怎麼辦?”

李定國則在考慮另外一個問題。

“殿下,前天從後方送來的糧食補給,可以讓大軍堅持十天時間.”

李嗣興送到前線的第一批物資在前天就到了永昌府城。

其中大部分都是炒米。

加了豬油鹽巴和糖的炒米,方便儲存,口感也還說的過去。

李嗣興也知道馬上就要到雨季了。

大軍在野外生火做飯不易。

而且普通的糧食在運輸的途中儲存困難。

李嗣興讓人將竹筒烤乾,然後將炮製過的軍糧密封在竹筒中,如此在運輸的時候,即使是被雨淋到,一時半會兒也壞不掉。

加了豬油和鹽糖之後,炒米就更加容易儲存了。

萬年策從身後的竹筒中倒出了一把炒米放在嘴中慢慢嚼著。

“晉王,還別說,世子讓人做的這種軍糧還不錯,鹹香可口,就是有些為難了老夫這種牙口不好的了.”

萬年策笑著說道,露出了他缺失了好幾顆牙齒的嘴巴。

“獻之,真是辛苦你了,這麼大年紀還要跟著本王在外奔波.”

“殿下,獻之此生惟願我大明不再如宋一般將這江山淪陷到異族之手.”

“嗨,不說這些了。

鞏昌王那裡已經來信了,他們將反擊大理城,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拿下玉龍關。

打通東西之間聯絡.”

……兩人正商量著接下來的計劃的時候,一個郵驛司的傳令郵驛員被帶了上來。

李定國知道定是後方來的訊息。

自從永昌城外第一批郵驛員到來之後,幾乎每天都有郵驛員到達,將後方的情況報告給李定國,同時將前線的訊息帶回去。

郵驛員遞上了一份檔案,然後退了出去。

他們只是負責傳遞訊息,還沒有資格知曉這些軍國大事。

“哈哈哈,如此我的大軍無憂矣!”

李定國掃過奏書之後遞給萬年策。

看到奏章上的訊息,萬年策老臉上的皺紋都舒展了開來。

“晉王,世子殿下有監國之才啊。

不僅僅短時間內就平定了叛亂,還能夠以騰越彈丸之地,籌集如此之多的錢糧.”

“哼,就怕這孩子學會了誇誇其談.”

李定國的心中得意,嘴上卻是不屑地說道。

“殿下,有龔老摳的附議,那就不會錯的,龔老摳只會少報錢糧,可從來不會多報的.”

“剛剛我們還在擔心這橋的事情,沒想到世子想到我們前面去了,有工部的人帶著材料過來將鐵索橋給修好,那麼我軍就無須再擔心後路的問題了.”

留守後方,能夠像李嗣興這樣將前方的困難都想的那麼細緻,確實比一般的監國要強。

“走吧,讓大軍抓緊時間渡河.”

李定國不知道,此時他的後方又送來來一批裝備,其中就有幾十門剛剛鑄造好的攻城臼炮。

從李信手中搞來的上百頭大象,一部分被分去了修路隊,剩下的都被李嗣興用來運送物資。

這大大提升了運輸的速度。

……太子殿下失蹤,讓那些跟著太子留下的文官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華亭侯王惟華和東宮典璽太監一到騰越城就是找了金維新。

他們自然不會去找李嗣興,因為明面上是金維新領導的戰時內閣在負責後方的事情。

李嗣興也沒時間去跟他們磨嘴皮子。

他最近幾乎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疊水河的工坊區。

“開閘.”

隨著一聲令下,主水渠中的水被分流到一條條支渠中,在支渠的上方就是一間工坊。

水流極速地灌進安裝在水渠中的水輪機中。

似乎被阻擋住了,但是很快水流的勢能施加到了每一片水輪機葉片上。

每一張葉片承受的力並不算多,但是幾十張葉片疊加在一起,匯聚起來的力量終於讓連線幾百斤大錘的總軸轉動了起來。

“哐當,哐當……”在曲柄的帶動下,大錘有節奏地重複著上下運動。

“王傑,你去試試.”

王應龍的老眼中滿是興奮。

王傑是一個長的粗壯的年輕鐵匠。

掄了好幾年的大錘,但是看著那個像是圓木樁子一般的巨錘,他還是有些發怵。

只是老尚書和世子殿下都在邊上看著。

就是在再膽怯也不能表現出來。

在眾人的注視下,王傑用長柄鐵鉗子夾住一塊燒紅的條形鋼胚伸到了水錘之下。

“哐當……”一股巨力傳來。

王傑加大了握緊鐵鉗的力度。

“哐當……哐當……”巨錘以固定的頻率落下。

試了幾下,王傑終於適應了水錘的節奏。

那塊鋼胚在巨大水錘的衝擊之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地變換著形狀。

不一會兒,一根長矛的矛頭形狀就已經出來。

“世子殿下,老尚書,這東西可真帶勁兒,不過手速要快點,錘子的速度要是能夠慢一些就好了.”

王傑幹好了事情趕緊彙報道。

“哼,那是你小子的功夫沒有練到家.”

王應龍沒好氣地說道。

這鐵匠打製物品,最關鍵的就是手速,掄捶的頻率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王爺爺,回頭我調節一下齒輪就能改變速度,這個問題不大,我們甚至還可以透過切換齒輪來變速.”

李嗣興卻像是一個乙方一般。

耐心地給自己的甲方爸爸講解著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能慣著這些娃子,手速不行,就給老子好好練習,咱們做工匠的就是要能吃苦中苦.”

老尚書在這方面的思想還是很保守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將匠營給調教得這麼好。

接下來這個敲出形狀的矛頭將被送到一個打磨車間。

同樣是水輪機驅動的打磨機快速轉動。

工匠只要坐在邊上,將矛頭的邊緣靠近打磨機。

“滋滋滋……”一束火花飛出,矛頭的邊緣很快變得鋒利起來。

“世子殿下,尚書大人,有此神器,我匠營的效率將提高十倍不止.”

陳午剛才一直在計算工匠用的時間。

“王爺爺,陳侍郎,機器我都幫你們除錯好了。

別的我不管,我要的火銃一定要儘快做好.”

李嗣興對這個工坊區給予了很高的期望。

ps:大家練練手速,投個推薦票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乾第一狠人

劍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