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寢室,洗漱完畢躺在床上,陸舟默唸一聲“系統”,再次睜開眼時,已身處一片純白色的系統空間之中。

【恭喜宿主完成獎勵任務!】【任務完成情況如下:成功發表一篇sci論文。

任務最終評價:無(獎勵任務無評價)】【任務獎勵:1萬數學經驗。

一次抽獎機會(50%樣品,50%圖紙)】一萬數學經驗值!看到這個數字,陸舟頓時就驚了。

他的第一篇論文才多少經驗?沒記錯的話好像是數學400,物理100,加起來總共也才500經驗!現在他總算是明白唐教授和秦院長他們為何會如此重視這篇論文了,這篇論文的學術價值確實高的超乎了他的想象。

陸舟迫不及待開啟了屬性面板。

果不其然,他的數學等級升級了。

【主幹科學:a.數學:lv2(200050000)b.物理學:lv1(210010000)c.生化學:lv0(01000)d.工程學:lv1(010000)e.材料學:lv0(01000)f.能源學:lv0(01000)g.資訊學:lv1(10010000)積分:1175】數學lv2!看著提升的等級,陸舟的心情說不出的愉悅。

當然了,還有一件更加愉悅的事情等著他。

接下來,終於到了“真·激動人心的抽獎環節”了。

看到那50%樣品和50%圖紙的機率,陸舟嘴角一勾,心中放肆地大笑著。

這破系統,在抽獎上坑了老子這麼多回!這回可算是要鹹魚翻身了!50%!他還不信了。

就這樣品圖紙五五開的機率,還能抽個垃圾出來!“抽獎!”

圓盤飛速轉動。

“給我停!”

慣性轉了幾十圈,圓盤停下。

【恭喜宿主,抽中樣品】【得到:e級體能強化針(修復受損細胞,改善新陳代謝能力,小幅度提升免疫力)】e…一般?看那功能說明,就像是保健品?修復受損細胞,改善新陳代謝,小幅度提升免疫力……看這些功能是挺好的,自己這麼玩命的爆肝,也該補補身子了。

但不知道為什麼,陸舟總有種自己又被坑了的感覺。

算了,這次總歸沒抽個垃圾出來。

接下來就是任務了。

陸舟伸手選中了全息螢幕中的工作列。

三個對話方塊彈出在面前。

【任務1:均衡發展說明:身為一名真正的學霸,全面提升知識水平是必備的基本操作。

雖然科學的基礎是數學,但科學從來不只是數學。

為了全人類科技水平的進步著想,請宿主認真對待生化學、材料學、能源學這三樣主幹學科。

要求:獲得生化學、材料學、能源學領域的成就點數(020),成就點可透過學科競賽(1)、參與研發專案(1~n)、發表學術論文(1~3)、獲得國家級以上科研獎項(1~5)等等途徑獲得。

獎勵:主幹學科經驗(成就點*300)。

一次抽獎機會(90%垃圾,5%樣品,3%圖紙,2%解鎖分支科技)】【任務2:事業起步說明:身為一名真正的學霸,成就絕對不只是在學術領域。

比如瓦特,比如西門子,比如愛迪生,以及本時代的蓋茨、迪恩·卡門等等。

他們或許成績算不上特別突出,但他們對文明進步的貢獻卻是毋庸置疑。

人是經濟動物,社會資源的分配由經濟決定。

學霸不一定要學會如何經營,但一定得知道如何將自己的知識,轉化成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要求:持有資產達到500萬r(只計算實際資產,需扣除負債,虛擬資產不計算)。

獎勵:自由經驗5000點。

積分獎勵500。

一次抽獎機會(90%垃圾,10%樣品)】【任務3:我可以摸摸你的獎盃嗎?說明:身為一名真正的學霸,脖子上的獎牌同樣必不可少。

諸如數學界的三大皇冠阿爾貝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以及稍次一級科爾數論獎、拉馬努金獎等等,甚至是陳省身數學獎、伯克霍夫應用數學獎、皇家學會托里獎章等國家級獎項,這些無疑都是學霸的最好證明。

要求:獲得一項被國際數學界廣泛認可的數學獎項(競賽獎項除外)。

獎勵:數學經驗2-10萬。

積分獎勵1000。

一次抽獎會(100%圖紙)】身為一名真正的學霸……看來這破系統不只是對人類這種生物產生了奇怪的誤解,對學霸這種生物的誤解也不小。

依照這破系統的標準,陸舟覺得自己別說是學霸了,能不能當上學渣都有待商榷……剋制住繼續吐槽系統的衝動,陸舟深呼吸了一口氣,將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三個任務上。

“一個周氏猜想的證明,能不能拿到世界級數學獎項不好說,但拿到一個國家級獎項應該還是可以的……”看到任務3那個最低兩萬數學經驗和百分百的圖紙中獎機率,陸舟心動不已。

然而另一個顧慮,卻讓他無論如何都下不了手。

任何獎項的評選,都有一套固定的評選流程。

哪怕他的貢獻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可,等這塊獎章發到他的手上也不知道得過多久。

沒準等他拿到,都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他不可能為了等一塊獎章,把這個任務拖上幾年才完成。

有這個時間,指不定他都把數學等級升到lv幾去了。

眼饞歸眼饞,陸舟還是有理智的。

至於任務1,同樣有些尷尬了。

他一個搞數學的,兼職研究下物理和資訊學也還說得過去,可突然一下進軍生化、材料、能源這三個領域,怎麼看都有些太妖孽了。

哪怕拋開合理性這一問題,從現實的角度考慮,生化、材料、能源這三個領域,也不是那麼好出成績的。

別看發sci也能獲得成就點,這三個領域的sci可不像數學和計算機這兩個灌水重災區,隨便寫篇文章發表就行。

陸舟以前就聽某個在做兼職時認識的化院學長說過,他們搞生物試劑研發,寫篇sci投稿,甚至得註明研究成果在哪個實驗室完成,使用到的藥劑的編號……總之麻煩得要死。

至於任務2……五百萬要是有那麼好賺,這個世界上還有窮人這種生物嗎?陸舟心算了下,如果想賺到五百萬,他得當五十多年的吉祥物,或者幹25000個小時的家教……累計約合年。

或者,在《理論與應用數學通訊》這種核心期刊上過稿250多篇……還是洗洗睡吧。

當然了,還有一條路可走。

那就是將校園助手賣掉,或者透過融資手段,提升自己實際控制資產的價值……至於盈利五百萬?那是不可能的。

別說什麼開通vip給使用者分階級、投放廣告,這些所有人都能想到的手段,頂多是緩解下虧損,任何網際網路產品(除了手遊)在運營初期基本都是賠本賺吆喝,直到佔據絕對市場份額形成一家獨大。

這叫“戰略性虧損”,最終實現的是“規模經濟”,核心理念是資本的運作,賭的是未來!這幾乎是網際網路行業的常識。

然而,融資這條路也不是那麼好走的。

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哪個網際網路企業對他的app丟擲橄欖枝,顯然沒有人看好校園火車的運營模式,也對這如同一潭死水的幾十萬使用者毫無興趣。

這破系統的任務真是越來越要人老命了……盯著半透明的全息螢幕,陸舟咬著下嘴唇,眉頭緊鎖。

“選哪個任務好呢?”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與好友末日逃生

李星星和臘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