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7章暴擊

“世界第一?”孟秘書長就有些忍俊不禁,心說這小子野心可真夠大的,“別說世界第一了,只要能走出國門,在國際上站穩腳跟,你規劃的這個圍繞著電動車的大戰略就算是成功了.”

周不器就很有信心,“如果僅僅是這樣,我現在早就去度假了,才不會勞心勞神的參與這些事。

我認為,我們有必要對汽車產業有更充足的信心,更長遠的發展計劃和更遠大的全球目標.”

孟秘書長點了點頭,笑著說:“你不是一直在推動開源嘛,按照你們的理論,真要是做成了世界第一……那不是要放棄開源策略了?”

“不!”

周不器不認可這個觀點。

“嗯?”孟秘書長就有些吃驚,“剛才會上,這不是你們剛才說的?”

周不器笑道:“這是他們說的,我保留意見.”

孟秘書長就很奇怪,“不是你說的微軟、谷歌、亞馬遜的很多有著領先優勢的產品,都不會放棄核心機制的獨立性,都不會開源嗎?尤其是蘋果,蘋果不是一直在拒絕開源路線?”

周不器道:“的確,蘋果堅持對產品的很多元件進行定製化設計,只要產品好、市場認可,定製化設計的元件可以給科技公司帶來巨大的好處,讓對手公司無法直接採購這些高效能的定製元件,因此也就很難抄襲。

不過,這類的策略也有很大的弊端和風險。

這種專屬的定製化設計,就會讓元件和配件缺乏靈活性。

如果無法準確預測訂單數量,就會產生可怕的後果。

少了,要匆忙組裝產品,還得現去生產零部件;多了,就會庫存積壓。

所以這些年iphone新品上市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消費者連夜排隊搶購的場面。

其實就是新品在市場層面的風險和預測。

當一款新品推出的時候,他們不敢冒失的直接上大訂單,得先推向市場看一下反應,把資料和模型整理出來之後再大規模的量產.”

孟秘書長點頭道:“量產不僅可以帶來更大的成本優勢,還可以有更多的運作上的靈活性.”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如果瞭解了足夠多的平板電腦的品牌,索尼、三星、lg、華為、聯想、中興、小米、酷派、華碩……然後就會很驚訝的發現,咦?好像不太對勁呢!

這些公司都是競爭對手啊,為什麼他們生產出來的pad,型號尺寸都是一樣的?

就可以及時處理。

就比如平板電腦。

過去這二三十年裡,很多電子產品就是毀在了庫存積壓上。

其實就是量產的供應鏈體系決定的。

就像是高通的晶片。

周不器對這個問題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看法。

愛斯達、三星、lg、華為、中興、小米、索尼、黑莓等等手機品牌,都可以去使用高通的晶片。

這樣一來,很多手機公司在運作的時候,就很靈活了,訂單風險也小了很多。

“量化是製造業的最終答案.”

比如曾經威震天下的電腦巨頭康鉑,也就是現在蘋果ceo庫克曾經工作過的那家公司,就是一次的戰略性失誤,導致大量的商品滯銷都壓在了倉庫裡,現金流直接就斷掉了。

隨著國內供應鏈體系的完善、豐富和強大,很多困擾了過去幾十年的庫存難題,都逐步在產業裡得到了解決。

基本都是11英寸、12英寸的大小。

這就導致各家的平板電腦,看起來都大同小異,缺乏“標新立異”的特殊性。

除了ipad比較特殊,其他的廠商看起來都很相像。

這1000萬塊的晶片訂單就可以無障礙的取消,因為這樣的晶片愛斯達不用了,別的手機廠商一樣需要用,只需要進行簡單的轉接就行了。

這樣一來,就可以大大的降低手機的庫存風險,不至於簽了一個大訂單之後賣不出去,導致都囤積在了倉庫裡毀了現金流。

這是通用型的。

一旦市場出了意外,這款手機遇冷了。

一代科技巨頭瞬間就土崩瓦解。

比如愛斯達的新品手機,跟高通下了1000萬片的晶片訂單。

這樣可以更靈活。

你訂購了1000萬分12寸的液晶屏,後來發現產品賣不出去了,訂單就可以很輕易的取消……因為大家生產的都是12寸的平板,你不需要了,別人家也要。

這就會大大的降低庫存風險,提高市場產品的流動性,給各大廠商的決策提供更大的便利性和靈活性。

不僅是硬體層面,軟體層面也可以量化的最佳化。

周不器就很滿意這個話題,笑道:“這其實就是開源理念,早就在國內根深蒂固了,並形成了國內在製造業領域裡特有的強大的競爭力,甚至解決了很多困擾了諸多行業幾十年的庫存困境.”

孟秘書長微微一怔,“這也是開源?”

周不器道:“這不是技術開源,是元件上的開源.”

“元件上的開源?”

“技術的開源,是有一套技術上的大框架,大家都來一起使用這套框架體系,大家的技術都差不多,強也強不到哪去、差也差不了多少;元件上的開源,是有一套零配件上的標準化,大家都來使用這一套標準化的元件來設計產品,就意味著大家的產品樣式和效能,看起來都差不多,強也強不到哪去、差也差不到哪裡.”

“看來我對開源的理解還是不夠啊!”孟秘書長就有些吃驚,“開源不是一種技術方向上的選擇,這是一個大體系、大理念啊!”

周不器點了點頭,“就像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行業似的。

中興的手機、愛斯達的手機、三星的手機、華為的手機,能有多大區別?其實都差不多。

這是缺點。

卻也是最大的優點,因為這樣一來,成本就可以足夠的低。

蘋果的ipad總是在標新立異,不跟大家一起玩,是自成體系的搞一套……這就必然會導致ipad的成本更高、售價更高,是精英主義。

相比之下,量產化的從技術到元件全系開源的安卓類的平板電腦,就可以在大批次的量化生產之下有更低的成本、更低的售價,可以面向更多的普通人.”

孟秘書長深吸了一口氣,“所以你不認可蘋果的這種世界第一就不玩開源的策略.”

周不器道:“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就應該像蘋果這樣,又比如微軟的ndo系統,不開源可以保持最大的競爭力。

這是市場機制決定的。

可這是國外。

國內的經濟並不全是市場主導,最多就是半市場化,這時候還全面的倒向市場流派,就很容易變成‘貓學狗啃骨頭’的下場。

競爭最重要的就是揚長避短.”

孟秘書長深以為然,有了巨大的觸動,“是啊,揚長避短.”

周不器道:“大規模的標準化的量化生產,是國內製造業的最大優勢!哪能放棄自身的長處,去追隨人家的短處?就算變成了世界第一,也不能這麼幹啊,一定要堅持搞開源!要千人一面的標準化量化大批次生產,要守住自身的優勢!”

孟秘書長失笑道:“你可真是大企業家,這眼光這視野……我怎麼感覺你關注的根本就不是電動車產業呢,從網際網路到電動車,這都只是一個切入點吧?”

周不器笑道:“我認為,國內就應該把開源思路全面的推動起來,應該進一步的擴大開源範圍,讓國內無數的中小企業都可以享受到開源的紅利,都有資格參與到許許多多過去只有大企業才能玩的領域裡去……國內製造業百花齊放了,殺遍國際市場了,東昇西降的格局才能真正的定下來.”

孟秘書長豎起了一根大拇指,“說到根子上了.”

周不器搖搖頭,“還遠沒到根子上呢!”

“那什麼是根子?”

“這……這就跟主流思潮有關了,可能要上升到哲學層面。

.”

“什麼思潮?什麼哲學?”

孟秘書長跟周不器的接觸不多。

不過平時兒子回家了,總是會說這個人多麼多麼的優秀,多麼多麼的有才華,讓人甘心拜服。

孟秘書長不瞭解周不器,但他對自家兒子可太瞭解了。

以孟厚坤那種個性,從來就不是屈居人下當小弟的料。

可他卻對周不器這個年輕人佩服的五體投地,還心甘情願的聽其調遣,就足以說明他足夠的優秀、足夠的強大、足夠的有人格魅力和感染力。

即便如此,此時的孟秘書長也被周不器給驚歎到了。

很難相信一個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能夠有這麼高的視野、這麼大的規劃,以及這麼長遠的國家經濟方向上的思考。

至於什麼思潮、哲學的,估計就是開玩笑吧?

殊不知,周不器根本就不是在開玩笑。

周不器道:“過去這些年,我一直在國內外做生意,對一些歐美主流國家的市場和使用者都有一個全面的瞭解,這已經讓我意識到了歐美髮達國家的最大弱點。

他們都太個性化了,每個人都想‘標新立異’,這跟開源的理念存在著本質上的背離。

相比之下,開源理念更適合在國內紮根生芽,國內本來在專利保護上欠缺優勢,對智慧財產權不夠重視。

更重要的一點,這是最重要的,專利是‘私產’的東西,開源才是‘共產’的東西,這跟我們是一種基因上的契合,這是馬恩思想的延續,這是我們的最大優勢!”

這話一出,孟秘書長直接呆住。

猶如暴擊。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我從裡世界開始入侵

養花火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