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翻絲繞籰定沙盤 花羅織機納山巒

“嘩啦……”

“嘩啦……”

青絲送桃香,一縷千里霞,茵茵芳草色,札札機杼語。市西坊這邊多的便是私營的織造鋪子,清早起來就熱鬧的緊。

師徒二人便也迎著雞鳴起身,早早開始忙起來,順清水缸裡先將浸泡好的絲線撈了出來。

“小心些,莫要損了絲線。”李大娘子恐怕只有對織羅這麼上心思,旁的事哪裡有過如此計較?

做徒兒的自是應下,開始小心翼翼的將成捆的絲線延展開來,檢查清楚沒有粗糙、結節的地方,才往翻絲車上面掛。

忙著的時候可不敢有半分差錯,直到掛好一捆絲線停下來,安六姐兒方才同師父讚了一句:“師父,這絲當真是要比之前的好上幾分。”

抽出絲線的頭兒,尋了那平紋絞繞在籰子上,六姐兒生怕出了一點兒錯漏,叫這頂費工夫才尋來的好蠶絲損失了質量去。

做師父的還在調整著適才在劉官人幫助下拼裝回去的織機,仍舊不忘回頭叫徒兒上心:“慢慢來,如今期限不那麼急,唯有開頭這些準備做好了,方能叫後面織羅不會被耽誤。”

“只有織出來好羅,才對得起買羅的人,對得住這份手藝。”徒兒也不是頭一年隨著自己,李大娘子到底還是放心的,只是昨晚縈繞在心頭的煩惱,叫人拋卻不去。

師父自打那日收到劉官人的信,便有些異常的情緒在,六姐兒不知道既往發生了什麼,卻也不想因為自己的好奇,叫師父一再傷心,只想著將手底下的功夫再做的好些,對得起師父,也對得起自己。

應了這一句句唸叨,做徒弟的手下更精細幾分,把手裡的東西當那金絲玉珠,珊瑚瑪瑙般寶貝著,生怕損了半點。

直到這邊將成捆的絲全數套到了翻絲車上,李大娘子也將織機一處處檢查好,沒看到半分磕碰,師徒二人絲毫不敢尋閒,繼續忙活著下一步的工序。

將那足足百三十八的籰子放到沙盤裡頭,前前後後擺到位置,好做固定,也方便接下來去往那高高低低的經杆溜眼兒裡頭穿。

眼見著晌午時分,草草用了飯,師徒二人顧不得累,又分頭把這蠶絲往牽絲車上引,雖是口中說著不急,每日裡卻還是能多做些便多做些。

只可惜,操勞了這一整天,師徒二人還沒把這開頭的些許步驟搞完全,就已然累的連指頭都不想動上一動……

直到那紫雲勸歸的酉時,不少尚要經營夜市的鋪子先行關了門,市西坊不再那般喧鬧,劉官人登上門來尋李大娘子,往自家鋪面裡幫忙打理一番那花羅織機。

“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這處用的久了,有些磨損的厲害,替換下去便是。”李大娘子果然是精通,一眼就看出問題來。

劉官人謝過了友人,對於前者為何不知如何修理這織機,二人皆是心照不宣——芳娘在時,打理這織機可是仔細,要不也不至於這些年來,頭回出毛病……

“往後有機會,我將這部件拆開來同劉官人講講罷,這織機若是伺候不好,哪裡能叫羅織好?”

李大娘子說罷站起身來,那雙瀲灩裡又罩了紗般的眸子像極了西湖,卻也滿是歲月染上的紅絲,等目光掃到織機上尚且沒有織完的花羅,李大娘子又沒少了頷首讚歎。

遠山青黛眉上點,不敵煙羅團花間。這煙色牡丹芙蓉紋花羅大方的緊,山河風貌春色錦,全數被這一梭一線織進尺方的羅裡。

1南宋臨安範圍大致就是如今的杭州,唐宋時期花羅都還是比較多的,在《臨安志》的記載中顯示:花素、結羅、熟羅(織金銀絲)在南宋臨安都是有的。

2在歷史長河中,因為文化審美變遷等原因,許多織羅技術沒有傳承下來,所以如今的杭羅主要是以橫羅為主,與此同時,非遺傳承單位在履職過程中,也在研究復原,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看到更多樣式的杭羅,並藉此窺見這幾千年羅織造史、千載杭羅史的一角。

劇情問題:劉官人和李大娘子不會走到一起,二人純粹朋友關係。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師妹身份不一般

綺良良www

快穿:白月光的恣意人生

雪蕉

看香頭

山東大白將

調教異世:我深淵主宰,多子多福

綿言細語

異界烽火路

眾橫天下的物理教師

這叫異能廢?

混亂的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