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漆樹蠶絲梧桐林 點茶焚香好聽琴

五姐兒做了一番戲,直教那奸商都入了套。對於前者這本事,師徒二人皆是嘖嘖稱奇,倒是做母親的不以為然:“這經商可不能保證安穩生活,到時候有你急的。”

除卻作為母親的謙虛,安氏想的其實深遠。以方衙內一家的性子遲早要有顛沛流離的時候,五姐兒如今更是沒個能做營生的手藝,到時候二人過期日子來,屬實叫人擔心不已。

做女兒的不以為然,七姐兒著起急來說不清話,也咿咿呀呀的支援自家女兄,安氏空餘一聲喟嘆,不再說些什麼叫眾人的掃興的話。

“這有什麼好想,若是實在不行,你也可以真個將六姐兒和李待詔織出來的羅買來,學那些商賈,運送到別處賣。”

別看五姐兒面上好像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模樣,可到了一道尋雅訪幽的好友面前,便是極力掩藏也藏不住那彷徨。便是再相信自己和方衙內,五姐兒也不得不承認母親說的確有幾分道理。

無論是那極有名的宋五嫂魚羹,還是不少娘子經營的成衣鋪子,還是得有一門手藝傍身,而不是同自己這般,雖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通習,卻只能做些最基礎的絲繡。

只要略微複雜些的繡樣,照著也能做出個四不像。想要仿旁人家小娘子送個荷包,鴛鴦都能繡成那些雅客們養的白鵝……

“莫想了,如今這不溫不涼的時節可是難得,陳二姐兒這些日子彈了個新琴曲,還指望著你作詞,少想那些無趣的!”

並非是小娘子們不思未來,只是五姐兒如今屬實是有幾分杞人憂天。眼見著不久就要嫁作人婦,到時候要操心的便更多,總去想著這些‘八’字尚且沒有一撇的事,哪裡就要天天掛在心頭?

香爐中燃著香木屑堆成的篆字,幾許青煙籠在小娘子們當中,和著琴音,藏進方才被敲碎的茶餅,煞是好聞不說,也更添幾分意趣。

放下手中建盞,只見盞中漂浮著一層奶白的沫,又從一旁取了些許調好的茶湯,這小娘子一邊兌湯畫著竹葉,一邊開了口。

“你家六姐兒和師父李待詔織出來的羅如今在臨安城也是愈發搶手,前些日子家中姊妹去那成衣鋪子買羅衣,那娘子只道是隻餘下一件是由這最好的料子制的,還叫人定了下來,只等著裁剪修改。”

幾位小娘子之間的友誼純粹,對於安家出了個爭氣的小娘子,字字句句皆是讚美,五姐兒聽著欣慰,眾人也對往後的歲月有所祈盼。

彈琴那小娘子也停了下來,只是那琴音餘音繞樑,久久不絕,若不是見那琴絃未顫,還要讓人當是清風奏鳴:“你們姊妹二人若是合到一起,想來也能成了下一個宋五嫂!”

宋五嫂那可是在官家那裡都掛了名的,從東京汴梁城到如今的臨安城,這魚羹生意愈做愈紅火,也屬實算是娘子們都豔羨的代表。

“就會打趣我!”五姐兒平日裡少見有害羞的時候,都被友人這毫不吝嗇的贊言弄得一雙杏眸圓睜,帶著幾分嬌嗔的看著幾個好友。

“可不敢與你打趣,如今還未笑他,他便要與我們急了!”點茶那小娘子嘴上不肯饒過,五姐兒,卻還是將手中茶盞遞給後者,“快喝罷,到時候嫁了方衙內,就莫指望著常喝到我的手藝了!”

半懶日光總無賴,斜倚梧桐雲母明。一眾小娘子就這樣笑鬧著增了年歲,秋景難得,清歡不易,自當萬分珍惜。

1茶百戲,又稱分茶等,陸游詩作“晴窗細乳戲分茶”,即寫此。

2梧桐一句借詩句“吳絲蜀桐張高秋”,原為李賀些‘箜篌’之句,此處借用為桐木為琴身,絲絃的古琴。

3古琴有玉、金銀、雲母等徽,在後續創作中會詳說,因相關知識較多,暫且不提。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通仙兒

孟楠風

HP:多年之後等我赴約

溫爾溫爾

穿越之我真不想修仙的

辣味苦瓜

殿下來自一千年前

山楂楂樹

新婚被奪靈氣後,我覺醒了

愛吃炸蛋螺螄粉

轟轟烈烈闖帝都

SE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