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上巳鳴琴修禊事 畫舫蘭蕊唱芳詞

“娘子慢些,若是……”話方才說了一半,官人自己的臉上先紅了,“娘子還是注意些身子的好。”

“一個個只會貧嘴。”自家姊妹尚且在身旁,三娘更是害臊的緊,嗔道,“官人竟是也這般不正經,改日不與你們遊湖了。”

五姐兒相親的事被訂到了上巳之後,這幾日來臨安城的遊人實在是多,莫看五姐兒平日裡同三娘嬉戲笑鬧起來沒有什麼忌諱的,若是到了旁人面前,也是個臉皮薄的。

如今這麼多人來來往往,且不說若是方衙內拒絕了,屬實尷尬,便是當眾受了金簪,湖舫上的遊人一起鬨,也要叫五姐兒只想著化成那春燕,直接鑽回家裡去。

“三娘同官人恩愛,還不許小妹羨慕了?三娘真真是不講道理!”三娘還在閨中時,對五妹最是照顧,五姐兒自然也不怕說什麼叫三娘不高興了去。

“貧嘴,貧嘴,若是你三娘我不講道理,早就不告訴你那羅裙是誰家的,叫你白白羨煞了去才好呢!”

三娘狀似是惱了,叫身旁的官人心裡一緊,見姊妹二人笑了,方才放下心來,隨著一道樂呵著。

小娘子家喜歡活潑些的色彩,五姐兒如今一件兒青楸綠單絲羅的長褙子、著漆姑綠隱紋花羅做了個兩寸來寬的邊兒,復又著十樣錦色的橫紋羅做了件內裡的長袍,下襬處施了折兒。

清雅中透著幾分小娘子家的嬌俏可人,青青乍訪,斑駁過窗,落在肩頭,吹起羅衣瀲灩,更勝那湖水一汪春碧,也難怪柳詞人往昔一見,便要‘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臨安之春,真不是鄉中可比。”說話的是那借了盤纏帶著妻女遊湖的外鄉人,如今見了臨安上巳的盛景,也算是不虛此行。

不遠處的一葉細舟里約莫是坐了位左遷的失意人,幸得老友相隨左右,鳴琴和曲,傳得湖舫中來,雖是望海潮的詞牌,卻憂愁幽思,端的是給這喜樂日子罩上幾分悽悽。

“浣花西子,三潭老月,許人一曲芳夢。清沐楫舟,鳴琴籟水,幽幽敢頌流風。有似入仙穹。苦塵催寒雨,遍落烏篷,心印亭中,桑蠶桃外柳花檬。”

“重重不見高嵩。萬般皆欲渡,邊戍徵戎。弦外盛春,臨安好景,怎容霜雪張弓。華髮告先翁。南國興旺事,北地難通。曾是蘭宮意氣,料想就應同。”

佳節同慶的日子,鑽進一曲憂國憂民的哀歌,不可不謂是大煞風景。

如今泉州港對外貿易興盛,臨安復又是自遷都前便靠著手工業起來的城市,任是誰人對於此等杞人憂天都空餘嗤之以鼻。

烏篷細舟裡的人似是感受不到一般,一個勁兒的往湖舫這邊湊,琴音錚錚,到底沒有半分臨安春景的柔情。

“那是方衙內的爹爹,方官人罷?”小舟離得愈發的近,五姐兒這便看清了船上鳴琴之人,“想來方衙內也是如此重感情之人……”

一旁坐著的三娘和官人見此卻是不由得蹙眉:五姐兒單純,只羨這老友之情,卻不想想,人以群分,若有朝一日方官人也被官家貶謫千里之外,到時候便是舉家流離。

“五姐兒……”三娘想要開口,卻被自家官人拍了拍胳膊攔下,回頭見官人搖搖頭,亦是緘口不言。

爹媽總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三娘和官人決定將這事交給爹媽和五姐兒自己來決定,免得日後後悔,卻也白白負了這芳華歲月。

1詞韻依據《鉅宋廣韻》、《詞林正韻》,詞牌《望海潮》,格律依據柳永詞《望海潮·東南形勝》。

2上闕“西子”借用“欲把西湖比西子”;“三潭老月”即“三潭映月”,“老”為表悽蒼而用;“清沐”即上巳臨河沐浴的習俗;“籟水”、“流風”,可看做“流水”、“籟風”;“心印亭”西湖畔地名,南宋時臨安宗教發展興盛,許多文人墨客與僧道談雅事,品文章;“桑蠶桃外”猶取“蠶月”、“桃月”之意;“柳花檬”因“檬”指柳色。下闕是常見的詞人鬱郁不得志,空餘報國情,感嘆朝廷失地(臨安為南宋都城)

3根據《大宋衣冠》,長褙子是富裕人家才穿的起的衣裳。

4“萊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出自詞人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BR />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氣復甦,我覺醒妖族傳承

人間第一深情人

崩鐵:我的馬甲不一般

迷途的少年

舊林和小R的故事終章

是你的舊林呀

校園:戀愛要趁早,人生沒有重生

曲安全

統子哥讓我拿信標,各類主神整活

莫染青天

斗羅大陸暗影魔王龍

愛吃香煎秋刀魚的帝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