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教授的團隊眾人,瞬間興奮起來。

立即就有好幾個人,主動申請要做這臺手術。

他們太期待用豐範的這款吻合器、閉合器了,都想第一時間去試試,到底用起來如何。

鄭教授當然也想親自上場做,他也想當主刀,但這次測試的,是普通水平的醫生,用豐範這兩款吻合器、閉合器的效果。

最終,鄭教授從他組裡,選出了水平中等的三人團隊,一名主刀,兩名助手,完成這臺手術。

……確定人選後,開始協調病人。

龐本然主任很快給協調到了一例病人,是和平醫院本院住院部的病人。

可當病人資料一發過來,豐範看了幾眼,便感覺到了幾分不對勁。

“這例病人,有點問題.”

豐範一發話,眾人都是一愣。

以往,上面給協調的病人,豐範都比較滿意,都是直接開始例項手術的,這次怎麼回事?鄭教授小組挑選出來的手術團隊,也是疑惑的看過來。

他們並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啊。

他們這兩天,仔細的研究了新式吻合器、閉合器,關於這兩款器械適應症的病人,他們也是背的滾瓜爛熟了。

再和眼前的病人做對比,應該是挺合適的才對啊。

龐本然主任也疑惑道:“怎麼了,是協調的病人不適合嗎?”

這協調工作,一直都是他來做的,也都做的比較盡心,從來沒出過什麼差錯。

豐範道:“不是協調的病人不合適,而是病人的診斷有問題.”

龐本然主任一聽這話,臉色一下子變得嚴肅認真起來:“怎麼說?”

豐範:“我覺得,病人不像是早期胃癌.”

此話一出,包括龐本然主任在內,現場的所有人,臉色都是微微一變。

誤診?這可就嚴重了。

鄭教授、龐本然主任等人,都直接就拿起病案,開始仔細翻看起來。

他們決不允許一例誤診出現,這是毀掉他們名譽的事情。

那支被選擇出來的手術小組團隊,也開始仔細研究病案,可即便他們怎麼看,都看不出這有誤診來。

“豐組長,鄭教授,這例病人的胃鏡顯示底部佔位並潰瘍,ct也顯示胃底壁增厚,考慮胃癌伴腹膜淋巴轉移.”

小組主刀疑惑著開口。

“這怎麼看,都指向了胃癌啊.”

旁邊助手也道:“增強ct也顯示,賁門胃底部增厚,並且代謝異常活躍,一般都是胃癌,並且多個淋巴結腫大,才會出現這種情況,甚至不止是胃底胃癌,可能還有淋巴轉移。

近一年來,體重也下降了20斤.”

兩人說的,從哪個角度看,都像是胃癌。

但豐範微微搖頭。

旁邊水平更高的鄭教授,也一直在盯著病案研究,一時間沒有開口說話,似乎也發覺出了一絲不對勁。

龐本然主任道:“豐組長,這病人,不是早期胃癌嗎?”

豐範搖頭:“胃組織病理活檢,並沒能明確診斷.”

病理活檢,是確診是否是胃癌的“終極”判斷方式,其他的方式,都只能算是輔助。

現在的情況是,各種輔助影像學檢查,全部都無一例外的指向了胃癌。

可這終極判斷方式病理活檢,卻始終檢查不出胃癌來。

旁邊的小組團隊主刀,低聲嘀咕道:“這病理組織活檢,也是有可能出問題的嘛,我們經常也有病理組織活檢沒事,但確實就是胃癌的.”

助手也點頭道:“畢竟病理組織活檢,是有誤差的,它下去穿刺的那一塊小組織,或許就是正好是正常組織,恰巧避開了癌變組織呢,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

其他眾人,也都微微點頭。

這就像是一個發黴了的土豆,並且,是在一個看不見的密封的黑箱子裡的土豆。

你想看它是否發黴,你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用一根針,伸到箱子裡去,刺出來一點點部分,看看這部分是發黴的,還是正常的。

這就是穿刺活檢的原理。

有些時候,穿刺出來的正好是黴變的部分,那你知道這顆土豆確實是黴變了。

可有時候運氣不好,穿刺出來的恰巧是正常的組織,那你只能說穿刺的這部分是正常的,但這整顆土豆是否是黴變的,你也沒辦法確定。

這就是這名主刀和助手的理論依據。

但豐範,卻是依然搖搖頭。

“胃底部佔位,除了胃癌之外,還得考慮腹腔、黏膜炎伴壞死性潰瘍,甚至胃結核.”

旁邊的鄭教授開口道:“這些確實構不成胃癌的確診性診斷,但胃結核?”

他疑惑道:“胃結合一般都會出現午後低熱,盜汗,消瘦,乏力,這些結核中毒的症狀.”

“這個病人,資料上寫著消瘦和乏力,但卻不是低熱盜汗,反而是高熱,無盜汗.”

“另外,胃結核的多發部位,是在幽門、幽門前區、胃體小彎側,但這例病人的佔位性是在胃底賁門處。

這和常理不符.”

豐範微微點頭:“你說的都對,不過,這些都是通常情況,特殊情況就不適用了.”

鄭教授啞然,還真是這樣,也不反駁了。

其實在他看來,這例病人,是胃癌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則是炎症、膿腫等等情況。

豐範說的胃結核?大概只有百分之五的可能性吧,實在是太低了。

無論如何,豐範和鄭教授這兩位主事人,都認為這例病人,大機率是誤診了,至少應該不是胃癌。

豐範:“我建議,讓病人做一個腹膜後腫大淋巴穿刺活檢。

再做個tbdna輔助判斷.”

鄭教授也微微點頭。

這種穿刺活檢,相當於是“直搗黃龍”式的活檢。

即對一個有可能是發黴土豆的黑箱子裡的土豆,直接對它的最可能病變的核心地方,做一個穿刺活檢。

這相當於是是直接去往最深處了。

當然,做這項檢查,相當於是一臺小手術了,也得取得病人和家屬的同意才行。

病人被推離了研究院。

只有等病人查清楚後,才能繼續了。

最終,病人的檢查結果出來。

病理穿刺顯示,肉芽腫性炎性壞死,tbdna顯示陽性,這個病理結果,不支援胃癌,卻是支援胃結核。

和豐範的診斷一致。

這下,那些堅持是胃癌的年輕人們,全都呆了,豐範竟然分析的一點都不差,這診斷水平,直接高出他們一個大層次啊。

你說你手術做的好就算了,怎麼診斷辨別也這麼厲害啊!鄭教授等人,也都是露出恍然之色。

同時,內心中也生出了幾分欽佩。

他們當時,雖說也懷疑不是胃癌,可也不敢確定,就是胃結核。

這說明豐範的辨別診斷水平,確卻是要比他們還要高。

病人和家屬得知不是胃癌後,也是大大的鬆了口氣,只要不是胃癌,他們終於是少了許多擔心,胃結核的話,只需要開些藥吃就行了,連手術都不用做。

醫生只給他們開了四聯抗結核的藥物,應該就能治療這胃結核了。

……沒了病人後,只得再次協調新的病人。

而這次,龐本然主任更加仔細了一些。

總不能接連兩例病人,都正好找到誤診的病人吧?那就真讓人笑掉大牙了。

這豐範的專案,本來就受到無數人的關注,這次的器械吻合器,很多家醫院和單位,甚至醫學會的領導,科技人才中心的領導,都在看著這裡。

這次協調的病人,是誤診的情況,肯定是傳回到那些領導們的耳中了,這就已經讓他們和平醫院有點丟人了,絕不能再發生一次了。

……在協調病人的這個空檔,豐範琢磨起了另外一件事兒。

“我的成就目標,下一步是成為亮點成員.”

豐範回想了一下成為亮點成員的評判標準。

他在尖端成績上,靠著這兩款閉合器、吻合器,應該是能拿下了。

那麼,最好再加上一個長期的大型專案成績。

這種專案的關鍵,不在於其中蘊含的技術有多創新,有多先進,而在於這種專案必須夠大,時間跨度也要夠長,如此來展現豐範在大型專案、長期專案上的能力。

亮點成員評判,是一個綜合效能力的評判,需得方方面面都強才行。

那麼,這個長期大型專案,做什麼方向呢?豐範琢磨了一下。

任何醫學臨床領域,難度最高的,並且有普遍性的,都是老年人病例。

老年人因為體弱不耐,合併多種基礎疾病等等原因,導致老年人手術會比較難,也比較危險。

行業內有個公認,能把老年人群體的手術做好的專家,那必然實力不俗。

“就做老年人胃癌權威切除術了.”

豐範定好了這個長期大型專案的方向後,找到研究院的高層領導,龐本然主任。

“你想再開一個新專案?”

龐本然主任愣住了,不就是你給協調病人時間長了點麼?你這就不耐煩啦?“豐範,你身兼兩職,兩邊都想出成績,怕是會兩邊都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龐本然主任苦口婆心的勸解道:“做醫療科研,最好還是專注於一個專案,專心做完,再開啟一個新的。

像是鄭教授、馮教授他們,都是如此.”

“之前也有人,嘗試過同時兼顧兩個醫療科研專案,但最終,往往都是精力分攤不夠用,兩邊都無限期拖延,大大拉長了專案時間.”

豐範微微點頭,知道龐本然主任這麼勸也是有幾分道理的。

醫療科研工作,除非你是在某一個專案上,直接被卡住了,暫時性的放棄了,才會去轉另外一個專案,否則,肯定是專一的做一個專案更好。

畢竟人的精力、時間,都是有限的。

別說醫療科研工作了,就是普通人的日常中,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需要一段時間內,高度的專注度才行,否則一會兒搞搞興趣,一會兒玩玩遊戲,一會兒娛樂出遊,那必然是會大大拖延你出成績的效率的。

但豐範不是一般人。

實際上,要不是因為下面執行的人效率太慢,他現在就能把專案直接出成果,直接完結。

他腦海裡的東西,足以讓他完成專案了。

豐範道:“龐主任,我懂你的意思,不過我做的這個新專案,有點特殊.”

龐本然疑惑道:“怎麼說?”

豐範:“我想做一個關於老年人胃癌權威切除術的臨床觀察,做一些總結和一些改進,包括理念上的和技術上的……”豐範把他的大致想法說了一遍。

“總之,這個專案的難度不會高,但是比較耗費時間和人手.”

豐範這麼一解釋,龐本然就明白過來了。

豐範這是要做一個難度不高,但是耗費大,規模大的低難度大專案。

如此型別的“兼職”,倒是也不會佔用豐範太多的研究精力。

“這樣,我讓鄭教授、馮教授他們,都出點人手來幫你.”

豐範露出笑容:“那就太感謝了.”

這麼大的專案,是需要很多人手的,光靠豐範組裡的那些人可不夠。

龐本然明顯是明白,豐範這是要奔著亮點成員的目標去做了,所以幫忙也很是徹底。

這個專案,名義上是放在豐範名下,但實際上,卻是龐本然調動整個研究院的力量,來幫助豐範完成。

一個新的專案,很快起航。

這次的專案成員,牽扯到了六個專案組,每個專案組,都分出來了五到六人,給到了豐範手裡。

並且還拉來了鄭教授組裡的一個副組長,馮教授組裡的一個副組長。

有這兩個副組長在,也有人幫著豐範,指揮著整個新專案組的執行。

能讓豐範有更多時間“脫產”,把他的聰明才智,集中運用到“欣寬吻合器、閉合器”上。

在龐本然主任看來,每個人的時間成本都是不一樣的。

像是鄭教授小組裡的那些個副組長,成員們的時間,就沒有豐範的來的“精貴”。

豐範的時間,那是可以產出高階技術,產出新意點子的。

這是無可替代的。

而那些普通成員,就只能做一些“執行”層面的事兒,是可以替代的,這批人不做,換一批人就是了。

於是,在龐本然主任的親力親為,大力幫扶下,豐範的第二個大專案,也如火如荼的開展了起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做遊戲主播那些年

討厭運氣遊戲

這個修真界有點怪

衝鴨小程程

我是陳信,打錢!

天生綠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