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範帶著情報回來了。

他一回來,所有組員,頓時都圍攏過來。

“組長,其他組是不是都已經確定選題了?”

“咱也得加快了呀.”

“是啊,不能再拖了.”

眾人本來就覺得,自己小組是最弱的那個,要是再不笨鳥先飛,那還有什麼競爭力?豐範道:“俞教授和鄭教授的組,都選擇了第一個方向,食管空腸端側吻合術,馮教授的組,選擇了第三個方向,功能性空腸間置代胃吻合術.”

“目前看下來,就第二種暫時還沒人選.”

眾人聽了,心裡都複雜起來。

原本那些想選第一種的人,聽到俞教授組和鄭教授組都已經選了,頓時有些退縮了。

以他們的實力,去和鄭教授、俞教授硬拼?這麼多年來,也就他們組長豐範,上次不講道理的直接拿出了新的術式,直接進入了例項手術階段,這才戰勝了鄭教授、俞教授組那麼一次。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人戰勝過這兩組。

這兩組的超強實力,可見一斑。

豐範組裡的這些成員,大多都是從其他小組跳槽過來的,在跳槽之前,他們原本的組,大多數都是比較平庸的,和鄭教授、俞教授的組,本來就沒辦法比,長期被壓制下,早就有一種自卑心理了。

此時一旦和這兩組形成pk關係,下意識就覺得很難,覺得無法超越對方。

而那些想選擇第三種術式的,一時間也沒有說話。

這第三種術式,本來就是看起來最簡單的,上限也是最低的,理論辯證部分,本來可能就沒有多少能說,這已經有一組選擇了,他們到時還有什麼可說的?“組長,那你的意思是……我們選擇第二種?”

史宏道教授還記得,豐範之前是想讓其他三組先選,他們去選沒人選的術式的。

豐範點頭:“選第二種可以.”

第二種是空腸袢食管空腸吻合,這種術式在別人看來,上限不如第一種高,容易實現上不如第三種高,可以說非常平庸,沒有優點。

可在豐範看來,第二種可開拓性很強,只需要這一個優點,發揮優勢出來,就足以碾壓其他兩組人馬了。

說白了,優秀的不是術式,而是豐範這個人。

……各組選定了術式之後,便開始了瘋狂的理論研究部分。

各組人馬都牟足了勁,從醫學醫理上出發,從國內外的文章文獻中尋找論據支撐,有的舉一反三,討論研究,甚至有的還爭取外援,讓外面厲害的同僚給出主意。

五天時間,轉瞬過去。

各組在理論部分,都取得了短時間的飛快進步。

對各自的選題,都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豐範小組裡。

眾多成員,也下了不少功夫。

不過他們在豐範的要求下,不止要對他們選擇的第二種術式瞭解,還要對其他兩種術式有所瞭解,到時辯論pk時才能發揮作用。

透過這個過程,豐範也大致瞭解了自己這個小組裡,八個人所擅長的不同方向。

其中,擅長理論攻堅部分的,除了史宏道教授之外,還有一個年輕人,可以充當“核心大腦”的角色,剩下的人,執行力比較強,最討厭拖延,而且有著一腔熱血,幹活很有勁,適合做執行者。

靠著豐範給的思路啟發,這幾天,作為核心大腦的史宏道兩人,也逐漸在第二種術式“空腸袢食管空腸吻合”上,有了更多瞭解和拓展。

有了豐範的引導,兩人終於也不再覺得第一種術式和第三種術式有那麼好了。

他們對在辯論賽上勝過其他兩組,也有了一點小小的信心。

到了論證辯論階段。

四支小組,都齊齊來到大會議室。

這次的會議室,佈置有些特別。

每組允許有五名核心大腦,總計四隻小組二十人,坐在中間的圓桌上,參與討論和辯論。

當然,豐範小組總共只有三個核心大腦,連五個人的坐席都湊不夠,只能是空著兩個座位。

研究院的高層領導們,比如龐本然,單成校等人,則坐在主席臺上,聽四組專家的辯論,看看哪組專家能獲得勝利,堪當這次的大任。

各小組剩下的那些成員,只能全都坐在下面的觀眾席,他們也只有旁聽資格,沒有發言資格。

會議一開始,各組先闡述各自所選題術式的優勢。

這一環節,每組都準備的相當充分,闡述時也頗有自信。

一組接一組的闡述下來,每組都相當出彩。

這一部分,也是各組準備最充分,闡述最出彩的部分。

到豐範這一組,是由史宏道來闡述的。

當史宏道侃侃而談的時候,其他各組的人,也都在靜靜聽著,默默觀察著史宏道。

“這史宏道,在基礎理論研究上,還算是優秀啊.”

“是啊,算是比較偏科嚴重的一種人才,在醫學理論基礎上過於優秀,可在實際手術操作上又太過差勁.”

“之前史宏道呆過我們組,在基礎理論研究上非要給力,可一旦涉及到例項手術操作,或者涉及到實際理論層面,就非常差勁了.”

“光看這今天闡述這一段,他倒是十分合適做這部分工作.”

眾人聽著史宏道的講解,也對這第二種術式,有了個直觀全面的認識。

到了辯論論證pk階段。

豐範也不著急,先等著其他幾組發言。

每組發言,基本上都是主要說自家術式的優秀之處,至於其他家的劣勢,也儘量說明。

等到了豐範這組。

豐範站起身來,開始一一點評。

“第一種術式,優點是手術操作時間短,流程相對安全.”

豐範這一開口,眾人就是一呆。

你豐範小組,不是選題了第二種術式嗎?怎麼一上來,就開始誇第一種術式?眾人都有些發懵,搞不懂豐範這是在做什麼。

就連自己小組的成員,史宏道等人,也眨眨眼,不明白豐範為啥一上來就漲他們志氣。

豐範卻是接著道:“但優點同時也是缺點,正因為第一種術式的這種特性,導致它對患者的營養情況,相比較於第二種、第三種術式,都要差一些,併發症也更高.”

“我分析原因,應該是兩點引起的,一個是這種術式雖然不切斷空腸,但無貯袋儲存食物,使得消化排空速度加快,從而影響營養物質在小腸內的吸收狀況,第二是食物未經過十二指腸,未能與膽汁、胰液各種胰酶充分混合,食物消化自然受到影響.”

“所以我總結,這種術式只適合用於體質較差的患者.”

豐範說完第一種術式後,看了俞教授、鄭教授一眼。

這一眼,把兩者看的都心裡一涼。

對他們這第一種術式的理解程度,竟然比他們自己都要更深。

不僅說出了他們術式的優點、缺點,還把缺點的原因,分析的一針見血,直接了當的直戳本質。

他們此刻,眼眸中甚至出現了一抹迷茫和恍然。

恍然的是,他們終於理解了他們每次試驗模擬時,自家的病人恢復情況,營養狀況,總是不如其他組。

迷茫的是,按照豐範所說,再加上他們理解,他們終於明白,這種情況根本無法改良,是術式本身先天自帶的問題。

之前他們在做研究時,還想著在後續研究階段,想辦法透過其他輔助辦法來解決呢。

可現在看來,這種本質上的先天自帶問題,根本就是無解的。

是根子上出了問題,要想解決,只能直接更換術式。

“咱們選錯術式了嗎?”

鄭教授、俞教授互相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眸中的迷茫和難過。

他們的術式,其中最大的問題,竟然是無解的,是天生自帶的問題,是無法用後天辦法解決的。

這給他們的打擊太大了,太沉重了。

“接下來了是第三種術式.”

豐範的目光,看向了選擇了第三種選題的馮教授小組。

馮教授心裡咯噔一下,你豐範,該不會對我們的術式也這麼瞭解吧?接下來,就聽豐範侃侃而談道:“第三種術式的空腸間置代胃技術,更符合解剖生理,同時也保持了腸管神經和肌肉的連續性,食物經過十二指腸,和膽汁、胰酶各種消化酶的混合後,營養補充更充分,這點是比第一種術式優秀的地方.”

豐範誇了幾句,卻是把馮教授誇的心驚肉跳。

因為他記得,豐範在剛開始說第一種術式時,也是這樣開局的。

果然,接下來,豐範語氣一轉:“但第三種術式,在安全性問題,和併發症問題上很嚴重。

比如腹瀉腹脹、反流性食管炎、傾倒綜合徵的發生,都要遠遠高於第一種和第二種術式……”豐範洋洋灑灑,又是一篇上千字的小作文。

馮教授聽得心驚肉跳。

這簡直是把他的選題,往烤架上烤啊。

豐範的這篇小組文,詳詳細細,裡裡外外的把他的第三種術式,分析的非常透徹而明白,簡直是扒光了衣服。

關鍵是,豐範不僅點出了他這第三種術式的問題,還把導致問題的原因,給分析出來了。

你豐範明明是研究的第二種術式啊,主攻的肯定是第二種術式啊,為什麼要對別人的選題,研究的如此透徹,甚至直指本質啊!鄭教授、俞教授兩人,看著馮教授那難看的臉色,心裡反而有了幾分欣慰。

你馮教授,終於也能感受到剛才我們的難受了吧?隨著豐範的闡述,上面的龐本然主任,單教授等研究院高層領導們,也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當他們再看見,鄭教授、俞教授、馮教授三人的臉色時,心裡更是多了幾分琢磨。

在理論論證階段,第二種術式就有如此的優勢?竟然直接把俞教授、鄭教授、馮教授三人,說的啞口無言了?豐範繼續道:“我第二種術式,我承認並不完美,也有著一些缺點.”

“但只要注重p型吻合的嚴絲合縫性,不要出現錯漏情況,那就能建立起一個儲存食物的貯袋,能起到營養小胃的作用,可以達到儲存、混合、延遲食物排空的功能,可以維持正常的消化功能,改善術後營養狀況.”

豐範大大方方的承認了自家所選術式的缺點。

但他的這些缺點,對比起其他兩個術式來說,只能算是“小缺點”,並且是“可以解決的缺點”。

而在他嘴裡,另外兩種術式,卻都是“大缺點”,是“根源上的,無法被解決的先天性缺點”。

這麼一對比下來,所有人自然就知道該怎麼選了。

辯論論證完之後,各小組再次進行了隊內討論。

這個過程,是為了針對剛才各組所提出來的辯論論證,進行反駁。

只是,各組在討論之後的反駁,顯得比較無力。

他們在對這三種術式的認知上,和豐範已經不是一個層次了。

他們的水平,基本上都還是在“初級水平”這個層面徘徊,無非是誰的水平稍微高一點,誰的稍微低一點,但大差不差,出不了這個範圍。

而豐範的水平,已經穩定在了“高階水平”這個層面,對這三種術式的理解程度,幾乎是碾壓級別的,完全超越其他人的。

所以之後的反駁過程,其他幾組,就顯得很無力。

豐範基本上沒費多少吹灰之力,就“舌戰群儒”,成了所有小組裡,公認的最佳術式。

“這豐範,準備的是真充分啊.”

“是啊,而且他選擇的術式也好,咱怎麼就沒想到,第二種術式的優勢竟然這麼大。

““是啊,後悔啊,早知道,咱們也選第二種術式了.”

很多人,現在還壓根沒意識到,豐範碾壓他們的是本身實力。

即便是換一種術式,豐範照樣能說的天花亂墜,把該種術式的優勢拿出來,對比他們的劣勢。

“豐範這個年輕人,沒想到對消化道重建上的理解如此之深,知識面如此之寬厚,比咱們很多在座的老教授們,都還要優秀.”

“總之,我們是不得不服啊。

這次機會,我們就拱手讓出了。

““我們也讓出了.”

“那我們也不爭了.”

鄭教授、俞教授、馮教授等人,紛紛表示主動退出這次的競爭。

實在是在這理論辯論階段,他們就已經落入了下乘。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世太危險,我只想回家

一支紅五葉

穿書舔狗反派?我先撅了作者!

刺蝟身上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