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合作不成,那就選擇,和這兩支團隊競爭。

唯一的代價,只是會出成績慢一些罷了。

“啊?競爭?”

方世曉和莫文蘭傻眼了,她們和那兩支老教授的團隊競爭?這差距著實有點大啊!兩人心底裡,從未想過敢和這樣龐大的隊伍競爭。

即便是她們改換門庭之前,來豐範的組裡之前,所呆過最大的組,也沒有那兩支組龐大。

在兩人看來,那兩支老教授組就是龐然大物,是不可戰勝的,裡面高手如雲,智慧大腦靈魂人物更是比比皆是。

那些強人,每天想出來的新點子,新想法,猶如過江之卿,非常多!推動專案的能力,更是異常恐怖,根本不是他們這幾個小魚小蝦能比的。

“對,競爭.”

豐範道:“目前這個方向,主要就是那兩支老教授團隊在做.”

“其中一支鄭教授為主,一支俞教授為主.”

“既然合作不成,我們就和他們競爭,搶他們的飯碗.”

豐範原本,還打算合作,給對方留一口飯吃的,大家一起吃飯,效率也更高一些。

可對方不給他機會,那就只能直接出手搶飯碗了。

看豐範堅定,兩人也只好接受這現狀。

而且,想想之前,豐範單槍匹馬,就他自己一個人,加上借來的一個分析記錄員,就能獨立完成一個專案,現在他們可是有三個人,總比之前要好吧?“那組長,咱們選擇單層,雙層,多層,還是內翻,外翻?”

豐範:“和鄭教授、俞教授他們一樣,也選擇端端一層.”

方世曉,莫文蘭兩人面面相覷。

你這是要直面虎口啊!直接選擇和其他兩位老教授組一樣的研究方向,這是要正面pk啊!豐範:“我選擇端端一層吻合,倒不是意氣用事,而是這種吻合,確實是最適合這種型別的病人.”

豐範不得不承認,這鄭教授組合俞教授組,還是很有實力和眼光的,選擇的方向,從一開始就對了。

“你們跟我來實驗室.”

豐範如今獨立成組,已經擁有了使用獨立實驗室的資格。

只是因為他的組才初創,也沒有太多的成績和資歷,只有這一間實驗室和手術室能使用而已。

和其他龐然大物組,動輒佔用半層樓,甚至一整層樓,就完全是小巫見大巫了。

來到實驗室,豐範帶著兩人,做了一個腸腔耐壓試驗。

其中,一層腸道吻合,試驗結果能承受20千帕的壓力,而並未發生吻合口瘻。

“你們看,只用一層吻合,就已經能做到足以達成專案預期目標的效果了。

根本就不需要雙層、甚至多層的吻合.”

“越多層次的吻合,意味著縫合層面越多,到時候手術步驟越複雜,出問題,併發症的機率也越大.”

“所以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能達成目標的前提下,越是簡化手術,簡化手術步驟,省時省力,是最優目標.”

手術是做減法。

方世曉、莫文蘭兩人聽了,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她們之前,都覺得外科手術非常複雜,並且越是學得多,越是感覺自己帶渺小。

那就是因為知識海洋太寬廣了。

而今天,豐範卻是透過這個實驗,告訴他們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個道理,外科手術最需要做的,恰恰是減法,不能貪多嚼不爛。

“當然,我要做的端端一層吻合,和鄭教授組,俞教授組的,還有些區別.”

“我們的縫線,要全部在腔外打結,有別於後壁風險在腔內打結,這樣杜絕線結在腔內對吻合口的刺激,防止可能會出現的炎症和狹窄……”豐範把他的考量,和方世曉,莫文蘭兩人一一說明。

兩人聽得,眼眸裡逐漸出現恍然大悟之色。

她們在之前的小組時,哪裡有人給她們講解的如此詳細過啊!作為邊緣人的她們,根本沒有人願意多搭理她們,開小灶也輪不到她們,那些核心關鍵技術,更是沒有她們的份。

而來到豐範這裡後,她倆就是豐範手下唯一的核心,有什麼關鍵技術,自然是教給她兩人了。

“而且……咱這位組長的學識,真豐富啊!即便是應對鄭教授、俞教授這個同等級別的老教授,似乎也完全不弱,想出來的辦法,感覺是能和他們平起平坐的.”

“而且似乎,還在他們的版本基礎上,做出了新的改良.”

兩人心裡愈發佩服。

豐範對方世曉道:“我們這種治療方法,操作難度不高,只是一層端端吻合,我直接把術中的技巧告訴你,你到時配合好我.”

“吻合時我會斜行進針,漿肌層、粘膜下層縫合,粘膜少縫。

““食管空腸吻合時,要注意張力,適當鬆解系膜減輕張力.”

“我讓你邊緣止血時,止血要確切,避免出現血包血腫.”

豐範一條條的細節技巧,都教給方世曉。

方世曉聽著聽著,逐漸明白過來了……豐範這是已經把端端一層吻合這種方法,已經全然吃透了!這根本不是在和他兩人在討論治療方案,而是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治療方案,在教她怎麼做一名助手的工作,怎麼配合好主刀!“組長,咱這方案,是不是已經可以直接用於例項手術了?”

聽了半晌的方世曉和莫文蘭,終於問出了心中所想。

豐範一笑:”對,一切就緒,只要你們掌握了術中技巧,我們就能著手做例項手術了。

“兩人從豐範口中得到確切訊息,震驚了。

果然如此!兩人又想到了之前,豐範做雙層縫合吻合專案時,似乎也是單槍匹馬,直接就拿出了成熟的方案。

這位組長……好像很恐怖啊!他的腦袋裡,平時到底做了多少積累啊!這些成熟的方案,恐怕早就在他的腦袋裡,構建、修改、完善、改良了不知多少遍了吧?接下來,兩人沉下心去,每天都呆在這模擬實驗室,一遍又一遍的不斷磨練技術,尤其是豐範親自教授的那些手術技巧,不停的去做操作,逐漸熟練。

越是手熟,到了手術檯上時,才能做出下意識的動作,將手術做好。

方世曉和莫文蘭,心裡也有自己嗲了發。

豐範在之前,能單槍匹馬把專案做好,現在加了他們,他們必須得讓自己變成加分的人,而不是變成拖後腿的人。

不然,他們自己的價值體現不出來,組長還要他們幹嗎?……經過幾天的時間,方世曉對模擬手術技術,愈發熟練。

豐範交代給他的縫合吻合技巧,以及對端端一層吻合的配合技術,都已經熟悉的差不多了。

可以直接上手術檯了。

這次,多了一位配合熟練的助手,想必手術效率也能提高一大截。

手術效率的提升,熟練助手的配合,意味著這臺手術的資料,肯定會比豐範一個人去做,要更好看一些,出的成績也更好看。

作為正式成立的小組,一些正規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完成了這理論和模擬階段後,豐範登陸到和平醫院研究院的後臺。

公佈了他們小組的最新進度。

“我組已經完成理論階段和模擬階段,不日將進入例項手術階段,具體細節公佈如下……“這則訊息一公佈,頓時在後臺的論壇引起軒然大波。

“這是哪支小組啊,竟然要進入例項手術階段了,恭喜恭喜!”

“每次有小組進入例項手術階段,就說明成功已經不遠了,這次是哪支小組,估計耗費了很長時間才有了今天這進度吧?恭喜了恭喜了!“很多人先是送上祝福,可很快,就有人發現不對勁了。

“不對啊,他們上一條公告,說要接收專案,開始做,還僅僅只是在五天以前.”

“才五天時間,就完成了理論模擬部分?““這支小組,怎麼這麼牛逼?”

其他小組,理論推演部分和模擬部分,一般是耗時最長的,通常都需要耗費整個專案百分之七十的時間。

真正到了例項手術階段和術後資料觀察階段,反而不需要多長時間。

大部分的專案科研時間,其實都耗費在前面的理論收集和推演部分,模擬試驗和熟練部分。

所以豐範這支小組的“反人類”做法,才一下就把整個論壇給炸了。

“你們快看,更神奇的是,這支小組,人數才三個人.”

“嘶!這到底是一支何等神奇的小組啊.”

“競爭對手,竟然還是正教授和俞教授的組.”

“假的吧?”

不過,當眾人看到組長的名字時,有些恍然了。

“你們快看組員名單,你們看組長,是豐範唉,就是上次,一個人單槍匹馬,拿下一個專案的那位.”

“豐範?一個人搞定雙層食管空腸縫合吻合的那位?”

“竟然是他的新小組麼?那就說得通了.”

“不過,他這次才組了三個人的小組團隊,就敢去和鄭教授、俞教授pk,還這麼快就要進入例項手術階段,也真是膽子大啊.”

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豐範則來到了分管胃病胃癌領域的領導,龐本然主任這裡。

“龐主任,我需要協調病人,準備進入例項手術階段.”

龐本然主任:“你真搞定了理論階段和模擬論證試驗階段啊?”

“對.”

豐範道。

龐本然:“好,我這幾天就給你張羅這事.”

他這次,內心裡沒有了輕視和懷疑,反而是多了幾分震驚和默然。

震驚的是,這麼短的時間,豐範竟然又走完了理論階段和模擬試驗階段,說不定這又是一個豐範早就有所積累準備的領域。

若是這次也真能成功,那就把鄭教授、俞教授那兩支小組,都超越了。

一支僅僅只有三個人的小組,超過了兩支正常編制的二十人左右的小組,這實在是……龐本然都能預見到,這件事情真的成功之後,在整個研究院引起的轟動會有多大了。

協調該型別病人,需要先從全醫院範圍內篩選,如果不行,還要擴大篩選範圍,需要一點時間。

豐範真的去找龐本然主任要協調病人的事,也很快傳開了。

鄭教授和俞教授的兩支小組,很快就聽說了這事。

他們的反應是……想盡辦法的去打聽,豐範這支小組,到底要用哪種吻合術式,來應對這型別病人。

很快,還真讓他們打聽到了一些情況。

“他們也要用端端一層吻合的方式?”

這不是和他們的,完全一致?兩邊團隊,都完全傻眼了!本以為豐範團隊能這麼快的推進進度,是選了一種更簡單,更容易的方式,結果卻是和他們的選擇,一模一樣?而且,豐範還先他們一步,率先完成了理論論證部分和試驗模擬部分?“之前這個豐範,就憑藉一個人的力量,完成了一個專案.”

“這次,他又是如此之快的進入例項手術階段,該不會真讓他成功了吧?”

鄭教授、俞教授兩邊的團隊,都高度密切關注著豐範這邊的動向。

實在是豐範之前的戰績,太輝煌了。

如果這次也成功,那他們兩支團隊,也就不用再繼續工作了。

可以直接停止這個專案的研究了。

這種競爭關係,本來就是你爭我搶,一旦一支小組完成了進度,達成了最終目標,那剩下的兩支小組,就等於直接宣告失敗了,自然是沒有再繼續的必要了。

單成校教授小組。

單成校聽到這訊息時,也是啞然:“豐範又要進入例項手術階段了?”

“這傢伙,難道他還有積澱積累麼?”

他呢喃道:“本以為,他能拿出來一個雙層吻合,已經是了不得了,上次那個專案,就把他的積累都掏幹了呢,沒想到竟然還有.”

單成校第一反應,就是這次的新的專案,依然是豐範早有積累。

畢竟如此短的時間,肯定是來不及做研究,做推進的。

像鄭教授、俞教授他們那樣的研究進度,好幾顆核心大腦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充分討論和論證,那才是正常的進度。

單成校教授組裡,剛剛回來的崔正瑩,聽到這訊息,心裡也非常複雜。

崔正瑩去了豐範組裡幾天,就拿到了一份成績單,這讓其他人非常羨慕。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上真仙在都市

飛天肥禿

一次工業大摸底,列強竟是我自己

古德摸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