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芳莉作為病人,她一同意,這事就定了下來。

醫學會的關主任先行告辭離開,他還有工作要去處理。

牛芳莉很快就去辦理了住院。

而豐範這邊。

穆大院長,單獨把豐範拉到了旁邊的辦公室。

“豐範,咱安定醫院,沒有單切口技術啊.”

他臉上都有幾分焦急。

剛才當著外人的面,他沒有直接說,但卻頻頻給豐範使眼色。

在聽到豐範在牛芳莉和關主任面前提起“單切口”技術後,穆大院長就感覺有些不對。

可他作為行政人員,對自家業務也不可能說樣樣都瞭解的清清楚楚,只是模模糊糊知道一個大概。

他立即讓助理去問,很快就傳回來了訊息,他們安定醫院,果然沒有胃旁路手術的單切口技術。

換而言之,他們和全國醫院一樣,使用的都是五個切口的方式。

“沒有嗎?”

豐範笑著道:“哦,那是我記岔了.”

穆院長頓時更急了:“這怎麼能記岔呢,現在病人都已經辦理住院了,牛老師,關主任那怎麼交代?”

旁邊的助理,還拿著剛剛查到的訊息:“不僅是咱安定醫院沒有這單切口技術,現在全國上下的減重手術領域,都沒有單切口技術.”

“倒是其他領域有,比如膽管手術,食管手術.”

穆院長的臉色更黑了。

全國上下都沒有這種技術,這卻是答應了病人,這可怎麼辦呀?豐範不慌不忙,問旁邊的助理,道:“其他領域的單切口技術,開創者是誰?”

助理:“膽管領域的單切口技術,開創者是川省西京醫院的戚復戚教授。

食管領域的單切口技術,開創者是,是……”說到這,助理不說話了,眼神驚疑不定的看了看豐範。

“說啊,是誰?”

助理支支吾吾道:“是豐範.”

穆大院長驚疑不定的看向豐範:“是你開創的?“豐範點點頭:“對,是我在江正市六院時,參考了膽管領域的單切口技術.”

“這種技術想要引入到胃旁路手術中來,其實不難,只是沒人嘗試過.”

他說的簡單,但其實隱藏了一個重要資訊。

不是沒人嘗試過,而是沒人願意去嘗試。

因為這其中,涉及比較複雜。

光是那大量需要進一步精細操作和改良最佳化,就不是一般人能吃得消的。

而且這件事……事倍功半。

費心費力的做出來,單切口的效果,頂天了,也就和五切口差不多,所以並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耗費時間精力,擔著風險去做。

單切口,也就是美觀一些,疼痛閾值要求低一些,對女性患者友好一些,其他的也就沒有什麼優勢了。

所以,也就沒人願意去做了。

穆院長回過神來:“原來食管領域的單切口,就是你做出來的.”

這麼說,豐範有這方面的經驗,而且還想把這種經驗複製到胃旁路手術上來。

穆院長這次,內心裡倒是稍微多了那麼一點信心。

“那……你先和梅教授他們商議討論一下,看怎麼做再說吧.”

先讓專家組們議一議。

……梅教授、代主任,豐範等人,圍坐一圈。

商議關於牛芳莉病人的事情。

“這單切口,就意味著操作空間狹小,小空間限制操作.”

“豐範,你以前做過低疼痛閾值的那例單切口食管手術,有什麼感想嗎?”

代主任問道。

豐範:“單切口確實操作空間狹小,我也是利用了一些特別的小技巧,才完整實現了單切口食管手術.”

“咱這次的胃旁路術,想要做到單切口,同樣也得用一些別的小技巧.”

每個部位有每個部位的難處。

食管是在上胸腔部位,胃旁路是在腹部正中,切口所對應的組織器官都不同,這技巧自然也不同。

……安定醫院的副院長,這幾天在外面走時,總感覺缺少點什麼。

缺少記者。

上次的唐厚事件,他還沒準備好呢,就突然冒出記者來,攔住他問他問題。

這次,他有了上次的經驗教訓,再加上又是收了牛芳莉這麼重磅的名人,心裡早就有了準備,等著哪天又冒出來記者攔住他呢。

結果幾天下來,竟然沒有。

這讓他都感覺有點彆扭。

終於……那期待的聲音,還是出現了。

“鄭院長您好,我是京都日報傳媒的記者,請問接連有兩位名人選擇安定醫院接收減重手術治療,是我們安定醫院有什麼獨家秘方麼?”

鄭副院長聽到這話,頓時精神一震。

來了!而且……京都日報傳媒?那是具有半官方背景的啊,影響力非常大,遠不是那些小報記者狗仔隊能比的。

聽說京都日報傳媒的官方認證新聞號,光是一個平臺就有八千萬的粉絲。

鄭副院長好好整了整衣領,拿出了他那套早已經排練好了一晚上的說辭。

“多個名人接連選擇我們安定醫院,說明我們江省安定醫院在醫療技術上,有著獨特的競爭優勢,我們安定醫院……”這套說辭,簡直是宣傳模板,把安定醫院的好處優勢都說了一遍。

記者心裡偷笑,您儘管說,大篇幅的說,到時候我最多給您寫進去一兩句。

“請問,這次牛芳莉老師,也是來接受胃束帶減重手術的嗎?”

鄭副院長搖搖頭:“不,牛芳莉老師的情況並不適合胃束帶減重技術,而只適合胃旁路手術.”

這也是他和院長、病人本人商議過的,這點是需要向記者,向外界透露出去的。

“那為何選擇了安定醫院?”

記者心裡好奇,那麼多大醫院好醫院,偏偏選了你們?鄭副院長露出一抹笑意:“還是那句話,我們有獨特優勢,具體是什麼,目前還不能說.”

記者心滿意足,有這句話,足以形成一篇新聞噱頭了。

很快,新聞報道出來,引起廣泛關注。

眾人聽說國內著名的文學大師牛芳莉老師,也去了安定醫院,想到她那個體重,也就心中瞭然。

同時,在網友們心目中,也逐漸有了種新的認知……那就是減重技術,全國應該是這家安定醫院最優秀了吧?否則為什麼名人接二連三的去呢?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世太危險,我只想回家

一支紅五葉

穿書舔狗反派?我先撅了作者!

刺蝟身上的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