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衛東指著路邊的招牌嚴肅地問道:“曹支書,這是怎麼回事?”

曹海濤訕笑著說:“這個是村裡幾個愣頭青搞的,我馬上叫人處理掉.”

他大聲叫住了本村幾個年輕人。

“這不是亂彈琴嘛,怎麼寫這樣的話,馬上把木牌拆下來,拿回去當柴火燒.”

幾個年輕人也感嘆於他變臉的速度,明明是你叫人立的這個木牌,上面的字還是你自己用墨汁寫的。

但是懾於他是村支書,也沒人敢當場揭穿他。

有人回去拿鋤頭拆木牌。

董衛東也覺得沒必要跟他硬碰硬,於是耐心解釋說:“修路的事兩村都可以好好協商,不應該以強凌弱,一方欺壓另一方.”

曹海濤放緩語氣說:“當初修路前我誠心去跟董水根商量,可是他愛理不理的樣子,而且對於我們提出的條件不屑一顧,熱臉貼了冷屁股。

甚至還提出從公路邊到董家坳的費用要二個村一起平攤,從渠旺村到董家坳這段路,讓我們村的人攤錢應該不公平吧。

而且經過我們村這段路,佔用的山地,有些還是農田,讓董家坳合理補償一些也合理吧?但是他們說我們藉機敲詐,開價太高,不願意跟我們協商,沒辦法,我們村只有從另外一個山口修路進去了。

路修好了,渠旺村的人不願董家坳的人走我村的新路進出也是正常的吧?”

這時董水根騎個破單車吱啞吱啞也從羅排鎮方面過來。

看見董衛東也吃了一驚。

“衛東哥,好多年沒見你回村了,你這是要回村麼?”

他見董衛東正在聽曹海濤說這條路的事,忍不住懟道:“他們根本就沒有誠心跟我們協商,就想借機欺壓,佔便宜.”

董衛東見兩人恰好都在,有心要把這件事面對面對清楚。

他嚴肅對董水根說:“當初協商這件事的時候,你們可以讓羅排鄉居中調停的,有些事不要糾結於過去。

為了子孫後代著想,做一些讓步也是應該的.”

潘大章這時在旁邊低聲問董水生:“他們渠旺村在這邊修了新路,那麼你們董家坳人索性把原先那條老路加寬不行嗎?這條新路直接到渠旺村,還有路通到董家坳麼?”

董水生說:“這條新路到了渠旺村,前面有條岔路是跟那條老路連通的,那條老路也有三公里都是他們村的山嶺,要修的話同樣要跟他們村協商。

況且單我們村去修老路花的錢更多,負擔更重.”

潘大章在旁邊也聽清了兩村人因為修這條路鬧的矛盾。

他知道最終解決還是需要兩村各自做出讓步。

“曹支書,當初修這條路的時候,花費了多少開支?”

他問道。

曹海濤說:“修路的時候是村裡所有勞力都出工,記得當時是出錢請了一臺挖土機挖了一個多月時間,花費了三千多塊錢。

村民出工也有四五千個工,一個工算一塊錢的話,也有四五千塊錢。

還花了一千多請了公路局的勘測員測量。

上萬元材料費,總共花費二萬多元.”

潘大章說:“我開這吉普車可以進去麼?”

曹海濤點頭:“完全沒問題.”

渠旺村幾個年青人已經把那塊木牌拆掉了。

潘大章對董水根說:“一起走這條路進去看看,今天把這個事解決一下.”

他讓老董上車,沿著那條新修的山路,到了渠旺村口。

沿途都是山嶺開挖的山路。

他停車等曹海濤和董水根幾人騎單車趕過來。

老董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問他:“大章,你認為這事應該怎樣解決?”

潘大章說:“費用一個村出一半,公路修的都是山嶺,讓董家坳賠他們一些山嶺地,以後這路就是兩村共同修的,再出資讓董家坳把另外這二公里山路修通,以後大家出行就方便了.”

老董點頭說:“是呀,千百年來董家坳人出行困難,到現在年代了,村裡連車都不通。

我做為董家坳人也應該出一份力,我家有一塊山嶺地,恰好跟渠旺村人的山嶺連在一起,把我家那塊山嶺地讓給他們都無所謂.”

潘大章把車停在村口一塊草地上,前面一條窄小的山路通往董家坳。

附近幾個村民看見他們,氣勢洶洶走了過來。

“你們是董家坳人吧?”

“對,我爺爺就是董家坳人.”

“你們董家坳人來我渠旺村幹什麼?快點滾出去,不然不要怪我們不客氣.”

潘大章氣憤地說:“你們想幹什麼?誰規定說董家坳人就不能來渠旺村,那條法律規定的?”

其中一位長得粗壯結實的村民大步流星衝到潘大章面前,指著他鼻子罵道:“你個董家坳野種,還敢跑到我們渠旺村來撒野不成?……”潘大章一掌甩到他臉上,直接將他扇倒在地,兩顆牙齒從嘴裡掉了出來。

“你是瘋狗不成,見人就咬?”

粗壯漢子半邊臉腫了起來,惱火地操起一根扁擔朝潘大章劈去。

村裡另外幾個年青人手持扁擔、鋤頭都跑了過來。

潘大章伸手接住了壯漢的扁擔,兩手用力一折,啪的一聲,扁擔斷過兩截。

氣勢洶洶的幾人當場嚇得愣住了。

這小子力氣這麼恐怖?平常人誰有這麼大力氣把扁擔都可以徒手摺斷?這時曹海濤騎單車匆忙趕忙,把村裡人喝斥住了。

他指著董衛東對大家說:“這個就是我表叔,他是鎢業公司總經理。

大家以後做事不要這麼暴躁,不要動不動就動手傷人,總有你們吃虧的一天。

有事好商量……”剛才他也看見了潘大章從壯漢手裡搶過扁擔,徒手摺斷的過程,心內也暗自吃驚。

有這麼恐怖的力氣,村裡這幾人跟他硬扛,吃虧的肯定是自己人。

加上董衛東權高位重,他只要打個電話,渠旺村人都要遭災,自己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他連連對董衛東說:“衛東表叔對不起,我們村這些年輕人平時缺少教育,做事魯莽,以後我會教育他們的.”

董衛東想:“你們在大章面前野蠻,看最終吃虧的會是誰?”

剛才他對於幾個年青人魯莽衝向大章,他不擔心大章,反而擔心那幾個年青人,怕大章出手不知輕重把他們弄殘廢了。

碰到大章心情不好的時候,他把那幾個打殘廢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董水根騎著破單車也趕到了,聽說幾個渠旺村年青人想對潘大章動手,也關心地說:“曉夏,他們沒有傷著你吧?”

他把潘大章當作董曉夏了。

潘大章也沒急於解釋,只是說:“他們幾個一起上都不可能對我造成傷害.”

他挑釁地對眾人說:“不信你們可以一起上來試試.”

曹海濤歉意地說:“小董,你大人不記小人過,別跟他們一般見識。

現在我們來商量修路的事情.”

潘大章指著剛才走過的山嶺路問他:“從公路邊一直到你渠旺村,走的全部是山嶺路,你們當初為什麼一定要咬著董家坳一定要賠你們龍倉裡的良田,這不是欺負人麼?”

曹海濤訕笑著說:“當初是因為談不攏才這麼信口開河的,補回山嶺地給我們就行了.”

潘大章對他說:“你是渠旺村支書,這件事是否要跟另外幾個村委商量一下。

我現在給的條件是按照修路佔用的山嶺地面積計算,董家坳補償一半的山嶺地給你渠旺村。

費用你剛才說二萬,我補償一萬給你,行的話你村委幾個籤個承諾書,以後不要拿這條路專門來針對董家坳人。

不行的話,我去岡州地區土地規劃所申請從老路那裡再修一條路到董家坳,雖然山嶺是你們村的,但是上級規劃徵用,你們村有權利阻止麼?”

曹海濤叫旁邊幾個年青人把村裡另外幾個村委叫到這裡來,他做夢想不到這董衛東自己做到了地區大官的位置,孫子也這般厲害。

董水根對老董說:“衛東哥,我回去就召集全村人開會籌款解決這件事,再安排人修這兩公里的山路,還有山嶺地看他們渠旺村想要哪座山嶺的?”

老董說:“渠旺村這邊修路的費用,我來出,還有我家有一片山嶺地恰好跟渠旺村相鄰,要麼就把我家那塊山嶺給他們.”

董水根連連搖手說:“不行,你老爸老媽墳墓地也在那塊山嶺地上,我們祖上墳墓也有幾個在那山頭。

還是選個其他地方給他們吧,這事我會跟幾個村委協商好的.”

老董也不勉強。

他說:“我也是董家坳人,為董家坳的事出點力也是應該的.”

這時渠旺村幾個村委也陸續來到了。

曹海濤還熱情邀請董衛東幾人到村委去寫個協商書。

他還對一個青年說:“董表叔的車放在這裡,誰敢去刮劃他的車,我讓他賠得傾家蕩產.”

另外幾個村民點頭說:“誰敢去惹他.”

渠旺村幾個村委都同意潘大章剛才提出的方案。

潘大章說:“既然大家都沒意見,一萬塊錢我現在就付給你們,山嶺面積水根爺爺跟你們核算,他跟你們協商補償你們山嶺的地方。

在這裡我提醒大家,不要總抱著以前的老觀念不變,前代的恩怨到了下一代就應該化解了,不要老是以前的恩怨沒消,又積下新的仇怨,有什麼必要呢?特別是現在已經是分田到戶了,有能耐多賺點錢,把自家的生活過好才是本事。

耍橫鬥狠恐怕到頭來會碰得頭破血流.”

曹海濤和另外幾個村幹部都點頭,認為他說得不錯。

村委會計快速寫了一張協商公約,讓董水根代表董家坳跟曹海濤代表渠旺村在上面簽了字。

潘大章當場從揹包掏了一萬塊錢遞給曹海濤,讓他寫了收據。

董水根跟他們約定了明天測算修路佔用面積,算好後將後山跟渠旺村接壤山嶺劃一塊給他們。

潘大章又點了五千塊錢遞給董水根。

“渠旺村到董家坳還有二公里的山路要修,我和爺爺做為董家坳人也出一份力,再出五千元,其他的讓其他村民也籌集一些。

希望抓緊時間把這條路修通,下次回家就直接可以開車到董家坳.”

渠旺村幾個村委看了都特別羨慕。

董家坳人真是走了狗屎運,村裡有一個出息的人,把修路的大部分資金都承包了。

以後不能再欺負董家坳人了,這老董就算不在了,他孫子看他處理事情的魅力,以及恐怖的實力,以後他不欺負渠旺村人,都算是他手下留情了。

老董指著不遠處的一座山說:“那個山坳就是我家的山嶺地,我父母以及祖父都葬在那裡.”

潘大章提議說:“我去前面小店買點香燭,紙錢去祭拜祭拜吧?”

老董點頭說:“也好,我有好多年沒回來祭拜過了,父母以及祖父母都會責怪我這不孝子孫了.”

潘大章在渠旺村委旁的一個雜貨店買了香燭和紙錢,還買了幾串鞭炮。

把吉普車上單車卸下來,朝對面山嶺走去。

董水生還不放心地說:“衛東哥,你們去,我在這裡幫你看車?”

潘大章對他說:“不用看,他們村民敢刮劃我的車,我就找他們村支書賠錢.”

董水根問:“衛東哥,等下要去村裡走走麼?對了,董家坳小學年前從你家搬到新學校去了,我讓他們清理了衛生,還安排人上屋頂換了那些會漏水的瓦片……”老董說:“我們去祭拜墓地後,就回去看看,你們先回去吧.”

董水根高興說:“要麼今晚在家吃晚飯?我叫幾個村幹部來跟你見見面?晚上住在家裡也行.”

老董說:“跟大家見見面,聊聊天也可以,但是住就不必要了,我們開車回岡州也不用花多少時間.”

董水根說:“那就早點吃晚飯,我在家等你們.”

董水生執意要跟著他爺孫兩人。

他還跟雜貨店老闆借了一把鋤頭。

“那墓地雜草叢生,我用鋤頭把雜草鋤除乾淨,還有那條上山的路,可能都給山水沖掉了,借個鋤頭可以挖幾個臺級.”

雜貨店老闆看在老董爺孫面子上,把鋤頭借給了董水生。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唱歌:底線被觸,誰敢說無人應戰

渝森

星空下的相機

叢方旭

全民垂釣:我的造神計劃

我是可愛大王

都市道緣:情繞茅山

崔大佛爺

快穿之你爹來嘍!

慕曦曦鴨

我不是精神病,我是千面影帝!

柳白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