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章告訴老媽:“孫師傅下午去挖井,就讓他在我早上挖過的那個位置挖下去,按照一般的標準就行.”

他來到收購部把橘子皮、土鱉蟲,雞毛、鴨毛,以及幾百只牙膏皮,用蛇皮帶裝好,綁在車後座側邊。

溫小芹坐在後座。

半小時後到了縣城。

售貨過程也很順利。

橘子皮、土鱉蟲銷售到藥行,雞毛、鴨毛賣到羽絨廠收購點。

牙膏皮找到小西門一家廢品收購店,因為他規模大,可以一次拉幾噸牙膏皮去鋁廠。

給的價格也合理,每個牙膏皮給二毛錢。

所以附近很多廢品點都把牙膏皮和碎玻璃,舊塑膠都拉來銷售給他。

潘大章收到貨款五十多元。

把廢品銷售完。

看見時間已到十一點半。

“現在去什麼地方?”

溫小芹看他做事老練,每件事都安排得有條不紊。

“去上次我們賣楊梅那棵大榕樹下去賣電子錶.”

他拍了拍挎在前胸的軍用書包說。

俞督中學放學的學生,齒輪箱廠下班的職工,都要經過那個地方。

到了後,他把單車支好。

一隻手抓了幾隻電子錶,也讓溫小芹手上也抓著貨,交待她電子錶最低售價。

“你不是還帶了手串麼?要不要拿來一起兜售?”

溫小芹見他只拿電子錶,不拿手串,於是問道。

潘大章拿了二付手串,替她戴在兩隻手腕上。

“把這個戴著,有人看見了問價,就給他講價。

現在這個點路過的,基本上都是齒輪箱廠的工人和俞督中學的學生,他們對電子錶的興趣比對這種手飾品的興趣太得多.”

他自己兩隻手腕上也戴了手串。

看見有背書包的學生和穿工裝的工人出現了。

潘大章大聲吆喝起來。

“電子錶呀,10塊錢一隻,正宗的香港廠,款式多樣,任意挑選呀!”

“電子錶呀,10塊一隻!”

溫小芹也學他樣,脆脆地喊了一聲。

潘大章對他投來鼓勵的目光。

“機會難得呀,10塊一隻的電子錶,需要的過來選購!”

開始有人圍攏了過來。

“可以拿你電子錶看看麼?”

“想買的話,十塊錢,款式不滿意可以退換.”

他交待了溫小芹,對方想買,給錢了就讓對方選購。

沒給錢,不要把貨交給對方。

有人開始掏錢了。

有人買到電子錶以後不懂操作,潘大章都耐心地教他。

學生身上錢少,買之前都要猶豫半天。

能夠身上掏出十元錢的,基本上都是屬於土豪人家的子女。

這些學生沒有多餘的話,直接掏錢購買,然後瀟灑戴在手腕上,揚長而去。

有些學生看了半天,喜吹得不得了,但是苦於囊中羞澀。

只好悻悻離去。

“你們等下還在這裡麼?等我回去吃飯,再帶錢過來買.”

“在,我們在這裡賣到下午二點半,想買就早點過來.”

學生肯定不象工人,身上隨身帶幾十塊錢。

但是學生是父母的寶,實在想買的話,回去向父母撒嬌,哄哄父母,很多父母都會滿足其心願。

齒輪箱廠的工人穿著統一的服裝,騎著單車,嘻嘻哈哈路過大榕樹下,看見有人賣電子錶。

“電子錶賣十塊錢一隻?比商場賣的少二塊錢?”

“買一隻?我一直都想買一隻表了,機械錶太貴,買只電子錶戴吧.”

潘大章賣了五隻,溫小芹也賣了四隻。

“咦,你這個手串賣麼?”

有人對他手串感興趣。

“賣呀,正宗黃花梨老料,你君這是虎皮紋.”

“多少錢一串?”

來人顯然是個行家,看樣子是個領導。

下班的工人看見他都點頭招呼。

“廠長好!”

“曾廠長!”

他的手腕上戴著一隻石英錶。

“賣28塊錢.”

潘大章才不管他是領導還是工人呢。

“25塊賣不賣?”

來人返價說:“25塊賣的話,我就買兩串,其中一串買回去給我老婆.”

“可以賣給你.”

潘大章把兩付手串賣給了他。

此時一對年青的男女也在問溫小芹手串的價錢。

那個買手串的廠長已經騎單車離開了。

溫小芹問他:“客人說買兩付給40塊錢,行不行?”

潘大章:“剛才那個廠長買二付是五十塊的,二付手串給四十五塊吧.”

男青年嘟嚕著說:“人家是大廠長,有的是錢,我們小年青,錢不多.”

他旁邊女青年遲疑著說:“要麼算了,現在花錢的地方這麼多,還是節約點好.”

潘大章見他們猶豫不決,也不願放棄這單生意。

於是咬牙說:“算了,就四十塊錢賣給你們吧。

不過,碰到剛才那個廠長,你們不要把買價告訴他哦.”

“不會的,不會的.”

男青年趕忙掏錢給溫小芹,接過手串,滿意地離開了。

“大章小哥哥,兩付手串就少賺了十塊錢哦.”

溫小芹還糾結於剛才那單生意的價格上。

開價28塊錢,講價降到20塊一串。

空間差距有點大。

“你知道我跟岡州首飾商場定的供貨價是多少麼?還要送貨到岡州市去。

才塊錢一隻.”

“啊,這麼低,那還不如自己去兜售賣貨.”

溫小芹覺得從他身上又學到了一招。

“做生意要掌握一條,那就是隻要能夠賺取了合理的利潤,就可以交易。

不要死板地一定要求每件貨物可以賺多少錢.”

做人也一樣,有些事不必過於糾結。

他覺得溫小芹多經歷商場的磨礪,或許她偏執的性格就會有所改變。

半個多小時後,放學的學生和下班的工人都回家了。

潘大章簡單算了算,一共賣了電子錶十二隻,手串五付。

算是不錯的銷售額。

“肚子餓了,我們找個地方填飽肚子去.”

因為等下還要趕那一趟工人上班和學生上學時間段,所以去河堤街俞督飯店吃飯也不現實。

兩人轉了一圈,竟然在俞督中學門口,找到一間薯粉店,裡面煮麵條、粉絲,還有油條包子賣。

點了一碗肉粉絲,買了幾根油條,老闆調了辣椒配料。

兩人吃得津津有味。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陳顧的奇妙冒險

羊進城

從0開始的記憶

江南的北千騰

荒天戰帝

吉祥弟弟

鐵腕

春悟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