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住處,溫小芹跟他一起對了一下答案,確認了自己發揮得還可以。

第二天上午幾門課的考試,基本上也發揮正常。

下午準備開車去新封稀土礦。

溫小芹想到一件事,對大章說:“爺爺上次去拿了嶺背老凌頭的藥膏,不知道貼了後有沒有效果,上次我們回來也忘記問他這件事了.”

上京城參加特訓班前,他們帶老董去老凌頭處拿了一個月的用料,到現在為止,應該早用完了。

潘大章打通了爺爺家電話。

是奶奶接的。

黃憐香告訴他們:“上次貼了二十多天,基本上正常了。

可是這幾天,每個礦都去跑,昨晚回來又說腰又有點痠痛了.”

潘大章說:“那我們再去嶺背找老凌頭要一些膏藥,今天下午我們先去一趟汪莊稀土礦,明天回去吃午飯.”

這時一個郵局工作人員,騎單車來到鵬程賓館,找到潘大章,交給他六張匯款單和幾本雜誌樣刊。

“喲,怎麼這麼巧,稿費單和樣刊都是同一天到?”

郵電員說:“以後領取匯款單,都要本人簽字確認才行,上個月我送匯款單來都沒有找到你,所以就沒有簽收.”

潘大章說:“現在還搞得這麼嚴格,假如我有事去外面,我家裡人也不能代替簽字麼?比如我物件?”

他指了指溫小芹。

郵電員說:“只要可以證明她是你家的人就行,比如結婚證,或者戶口簿上有她的名字.”

潘大章無語了。

有時候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就是那麼固板的。

稿費單一張是《江山文藝》寄來的,《潘大章文學專刊》那一期的,這一張匯款單數額就是三萬二千八百元。

林安白果然沒說錯,一期專刊付給他稿費就是三萬多。

算不錯了。

另外一張是《名詩刊》的,一個組詩一千多塊。

第三張是《星月》詩刊的也是一個組詩一千多塊。

第四張是《綠源》詩刊的,同樣是一組詩,一千多塊。

第五張卻是《岡州文藝》的,上個月也刊登了他的一組詩,寄了六百多塊稿費。

第六張是洪城《文學天地》何主編匯的,一樣是一組詩,稿費按道理應該比那些大刊的較少,但是卻意外多二百多塊。

他打通何主編電話。

“何哥,一個組詩你匯一千二百多稿費,也太多了吧?”

你就不怕一個小刊這樣幹黃了。

“小潘老師呀,那稿費是九百多,匯款單上還有你一個月的工資,你忘了,你還是《文學天地》的名譽主編呢.”

潘大章不好意思地說:“我只是掛了一個虛名,又沒幹什麼實事,白白拿雜誌社工資,我心中有愧,跟領導說這個月開始就不用發我工資了.”

我是差你那三百五百的人麼,關鍵是拿你工資,我心裡不踏實。

何主編說:“小潘,你的作用是誰都不可替代的,上個月有幾個名作家都是你推薦過來的,都發了他們的作品。

《文學天地》自創刊以來,第一次出現刊物印刷數量不夠銷售的情況,希望小潘老師還能夠一如即往地支援我們.”

潘大章跟他打完電話後,順手翻了翻《文學天地》。

除了刊登了魯不平的一篇中篇外,還有一篇管淇軍的中篇。

一篇封紀才的散文。

文學水平都很高。

一本刊物能不能闖出名堂,就看其中有沒有刊登名家作品。

還有雜誌有沒有一定的特色。

潘大章覺得近段時間寫的作品數量少了許多。

那篇《陌生城市》的存稿也不多了,詩也寫得相對少了。

應該把精力轉移到寫作上來了。

出一期專刊就有三萬多稿費,誰說寫作發不了財,頂得上一個富礦民窿差不多一個月的收成了。

不知道《名詩刊》編輯的另外一本詩集,和《陌生城市》結集出版的小說怎麼樣了。

他對溫小芹說:“先去郵局取匯款,然後再去嶺背找老凌頭配膏藥.”

溫小芹看見幾張稿費單,也是高興地說:“小表哥在文壇上越來越厲害了,一個月稿費都超萬了.”

潘大章笑著說:“我一直都很厲害,好不好.”

現在錢對他來說,多少都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就算是一次收一千萬,心裡也不會起波瀾。

兩人去郵局取了匯款。

又去嶺背找老凌頭要了二十多貼膏藥。

身上攜帶的bb機嗡嗡響了起來,是京城師傅家的電話。

找到一處電話亭回了過去。

師孃告訴他:“戶口給你們辦好了,要不要把戶口簿寄回去給你們?”

潘大章說:“辛苦師孃了,戶口簿放你那裡,下次去京城再拿。

師孃,你和師傅最近身體好吧?”

師孃說:“我們兩個身體都不錯,就是你們兩個回去後,有點不習慣。

對了,昨天我去你買的皇冠衚衕和正泰衚衕兩個四合院看了,那個飯店開張了,生意還不錯。

那個旅店也裝修差不多了.”

潘大章感到意外,想不到師孃還會關心他買的四合院,有空還會經常去看。

“師孃,收畫的錢還有沒有?沒有的話我這裡匯款過去.”

張秋嬋說:“還有幾千塊,夠用。

我給你掌握著呢,藝術水平不高的,收藏價值也不大,收來也沒用.”

潘大章當然相信師孃的眼光。

師孃又詢問了他們繪畫的一些情況。

潘大章這段時間,在圖畫本上畫人物漫畫比較多。

他偷偷給全班五十個同學,每人各畫了一幅漫畫,包括溫小芹和他自己。

還給溫小芹看,讓她指出其中的不足。

溫小芹誇他畫得不錯。

他決定把那本繪畫本寄去給師傅指點,溫小芹也把繪畫的作業一起寄去。

當然要等他們從稀土礦回來。

二個多小時後到了汪莊稀土礦。

在路口就聽見機器的轟鳴聲,仰頭看見工地上,二輛挖土機正在挖土,幾輛手扶拖拉機在拉礦石到琉化池。

潘德林在指揮工人作業。

一間鐵皮工棚內,工人在忙碌著。

來到辦公樓,進了董事長辦公室。

在礦長辦公室打電話的林重生看見他們來了,結束通話電話敲門進來。

“小潘總,你去京城參加特訓班就回來了?怎麼樣,是去北大,還是去清華?”

潘大章呵呵笑著說:“我們兩個都去北大,已經簽了保送協議.”

李重生說:“恭喜恭喜,小潘總確定是非凡奇才,不僅會賺錢,讀書學習也是無人可比.”

溫小芹拿熱水瓶去食堂提了開水,給他兩人泡了一壺茶,然後她去財務對賬。

不管走到那個地方,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對賬。

首先就是財務收入和支出方面,然後就是材料消耗,以及庫存情況。

她現在已經是輕車熟路,有問題的情況下,她一眼就可以看岀來。

財務出入,材料進出,以及其他經濟管理,潘大章在農楠礦,幾人合夥時都制定了。

恰好把那邊的條條框框,用來新礦的管理。

那樣才不會出現大的漏洞。

管理方面也保持相互制衡,相互協助,雖然分工不同,但是各自對他負責的方法。

不像在坪山礦區,他完全放手姐夫去管理。

兩個稀土礦他表面上很寬鬆,但實踐上還是不鬆懈。

潘德林雖然是堂兄,但是管理能力有限,只能起協助副礦長搞好生產的作用。

但是有他在,可以抑制其他人產生不必要的野心。

堂嫂協助管財務也是起一樣的作用。

李重生跟他彙報了一個多月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開工一個月銷售額就二百四十萬,算是不錯的效益了.”

除去成本人工開支最少也有五六十萬收入,投資一百多萬,二三個月就回本了。

潘大章問了給新豐縣繳稅的情況,李重生去財務室拿來一個月的繳稅單,沒有他想象的多。

跟他了解的都差不多。

李重生說:“因為剛開礦,所以跟縣裡和鄉里幹部拉攏關係,花費了一些資金,有幾千塊。

不過正常生產後,這些開支基本上就不會那麼大了。

我會盡量控制的.”

潘大章也表示理解。

“跟當地幹部搞好關係是必要的,所以必要的花費是一定要的。

我即然請你來這裡管理,自然我是相信你的.”

跟李重生又瞭解了幹部的一些情況。

看時間已近五點,李重生對他說:“工人六點下班,每天下班前我和熊偉義,以及潘德林,我們三人都要檢查一圈,看有沒有出問題的地方。

晚上我再跟你彙報.”

潘大章欣賞點頭:“你去忙吧,晚上大家再一起聊.”

李重生匆匆去了工地。

潘大章起身去隔壁財務室看了看。

溫小芹和李菲菲、李念茵正在對賬,他也不去打擾她們。

下了樓來到後面食堂門口,看見德明和另外一位廚師正在把炒好的菜,端到中間工作臺上,用蓋子蓋好。

另外一箇中年阿姨,正在一處大灶煮著幾個大飯甑的飯。

三叔戴個老花眼鏡,坐在一張桌子前,用算盤吧嗒吧嗒算著數。

看見大章在外面,停下走了出來。

“叔,幹了一個多月,怎麼樣,還適應吧?”

大章問道。

“可以,我和德明兩個人幹不了那麼多,現在我又請了幾個幫手,我這邊單獨付他們工資.”

飯堂現在都是承包給三叔,有穩定的近四百個職工,說不賺錢是不可能的吧?三叔笑呵呵地說:“沒有什麼不適應的,大章,你讓我在這裡承包食堂,我絕對不會亂來的,等下你可以看工人的伙食,以及他們出的伙食費就知道了。

你看我買的油,都是花生油,還有那些米,全都是好的.”

潘大章想:“你賺你該賺的錢,只要工人沒有意見,我也不會管你。

職工若是反應強烈了,我就會換其他人來幹了.”

一開始的時候,大章就毫不客氣地跟他說過這樣的話。

三叔也保證過食材一定新鮮,米油其他調料都靠得住。

所以他特別強調這些。

潘大章笑著說:“叔,工人吃得滿意,沒意見就行。

適當的賺錢,誰都不會說你的.”

潘冠久說:“德明昨天在山上竹林裡逮到一隻野免和一隻竹鼠,你和小芹來了,我讓他單獨炒二道菜給你們吃?”

他說:“德明的廚藝也還可以了,那個炒菜的師傅是新豐本地的一個廚師,炒的菜口味不錯.”

他把大章拉到一個角落,低聲對他說:“那個李礦長經常帶縣裡或鄉里幹部來餐廳這裡吃飯,每次有客人來,都是大魚大肉,雞鴨,各種特色菜。

有幾次見吃完飯,還塞他們紅包。

反正一個月下來,在這裡吃飯的開支都有幾千塊……”說著他還四周張望,似乎怕自己打小報告給其他人聽見。

潘大章跟他解釋說:“剛剛開礦,跟本地人的關係肯定要搞好才行。

請縣裡鄉里的幹部吃飯消費,甚至適當的賄賂,都是可以理解,李礦長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當然他也沒有說三叔不應該向他反映事情。

這時有工人陸續從工地下來,拿著飯盒來飯堂打飯。

“大章,工人開飯時間到了,我先去忙。

等忙完這陣,叫德明炒幾道菜,李雪峰也回來了,我們喝二杯.”

潘大章點頭說:“好,你去忙吧.”

他看見工人去飯堂視窗買了飯菜後,圍坐在大廳幾張餐桌上,心情愉快地吃著飯。

他走前去。

問一個工人:“飯菜口味怎樣?”

“還可以,那個炒菜師傅是我們本地的一個廚師,廚師炒的菜,口味肯定好.”

“價格貴麼?”

“一份青菜芋5分錢,肉菜一毛五,其他蔬菜也是5分錢,還有免費的紫菜蛋湯,四兩飯一毛錢。

我覺得不貴,一餐飯花三毛錢可以吃得很好了。

早上一毛五都夠了.”

沒有人認得他,認為他也是剛招來的新工人。

直到李重生、熊偉義、潘德林幾個礦幹部,在飯廳找到他,叫他去包廂吃飯。

工人才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他們的小潘總。

“哇,我還以為是剛招進來的工人呢.”

“小潘總,真的很年輕.”

“而且態度特別好,一點大老闆的架子都沒有.”

“好在我剛才沒說礦裡的什麼壞話,不然就慘了.”

“這個礦工資待遇不錯,生活條件可以,伙食也不賴,關鍵是管理態度也好,還有什麼壞話可以給你說的?你就知足吧!”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學一年級,學的練氣入門篇

寒風孤夜存

擁有一雙透視眼,今天我又賺瘋了

辛錦

窮途末路:神豪返現系統觸發!!

牧凡

一穿越就得系統,玩嗨了,贏麻了

獨思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