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謝東生約好了,一起去學校,再去縣宣傳部。

潘大章吃過早餐,騎著單車來到學校。

謝東生已經在學校等著他了。

“小潘,吃了早餐沒有?”

“我已經吃過煮麵條了.”

謝東生扶出單車:“走吧,現在八點了,過去就差不多了.”

潘大章:“不用準備什麼吧?”

開座談會,不知道參加的會有那些人,內容是什麼?謝東生:“主要是針對你發表的那組詩,肯定會讓你介紹寫作經驗,發表感想。

所以你要有心理準備.”

他怕他到時怯場,語無倫次,發揮失常。

所以特意交待他:“別緊張,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宣傳部那些人有理論水平,但不一定能寫出你詩的水平,所以某種意義上來說,你比他們強。

當然你比我也強,我就寫不出這樣高水平的詩.”

誰不想在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

可是真正能夠發表的又有多少人。

兩人騎著單車往縣政府方向走去。

路上謝東生大致跟潘大章介紹了縣委主管宣傳工作的幾個領導的情況。

曹向東,副縣長兼宣傳部長,岡州日報記者出身,除新聞報道稿之外,還在報紙上發表過許多評論文章。

柳夢秋,宣傳部副部長,原縣領導文秘,在省青年報文藝副刊上發表過一篇散文。

林正雁,副部長,人稱俞督縣委一支筆,負責領導報告文稿,教育系統宣傳工作。

十幾分鍾後來到縣府大院。

辦公大樓是全縣最豪華的建築。

兩人拾級而上進入大樓。

來到三樓一間小會議室,只見一排桌子擺在正中位置,後面背景牆上掛著一塊紅布橫幅,上面寫著:潘大章詩歌座談會。

圍著桌子已經坐了十多個人。

正中位置一位戴眼鏡,個子消瘦的中年人。

看見謝東生帶潘大章進入,站起身,鼓掌說:“歡迎我縣的年輕詩人潘大章同學蒞臨會場,大家鼓掌歡迎.”

全場都站起身鼓掌歡迎。

潘大章雖然心態成熟,但也不免有些慌亂。

他向大家鞠了一躬。

謙虛地說:“不敢當,不敢當,我是來向大家學習的.”

所有人目光投到他的身上。

“少年有為,少年有為,這麼小的年紀就在國刊上發表詩作,前途不可限量.”

“一個詩星開始在我縣誕生,可喜可賀!”

“希望我縣能有更多的詩人、作家出現。

我縣是個人才輩出的地方,以前也出過多名詩人、作家.”

戴眼鏡的中年人請潘大章在中間位置坐下。

每個人面前都有一個名字牌。

眼鏡男就是曹向東。

坐在他左右的自然就是柳夢秋和林正雁。

另外幾個都是活躍在俞督縣宣傳部門的領導。

還有幾個是教育系統的老師。

曹向東開始說話:“我們縣俞督中學的潘大章同學,在《名詩刊》上發表了組詩,而且是頭版,連著名的老詩人畫家黃大師都特意寫了一篇評論。

詩作發表後也獲得了很大反響。

現在來自全國各地的信件也是不斷吧?”

他微笑地看向潘大章。

潘大章自委託謝東生處理這些信件後,他也不清楚每天有多少來信。

謝東生:“每天給小潘的來信都有十幾封,都是看了詩作後,想跟小潘探討寫作方面問題的.”

柳夢秋:“所以我們及時邀請小潘參加座談會是正確的,我們縣出了一各詩人,是我們縣的財富,要珍惜.”

潘大章靜靜地聽他們說。

說些虛話有什麼用。

說了半天都不見說些實質性的東西?若是這次只是說說話聊聊天,再陪這些官老爺們吃吃飯,他保證下次決不奉陪。

你們愛長篇大論閒談是你們的事,你們閒談有工資拿,我什麼都沒有。

謝東生正好把那本《名詩刊》帶了過來,他順手拿過來,翻開。

同一期的作品,有幾位老詩人的作品,也有數位活躍在詩壇的中年詩人力作,還有極少數青年人的新作。

象潘大章這樣年輕作者的詩作,放在首頁推薦的確實少見。

曹向東說了一大堆的廢話,潘大章基本上沒有聽進去一句。

他臉上保持著古板的微笑。

不喜形於色是潘大章前世混跡了幾十年練就的一門絕技。

直到曹向東敲了敲桌子,提醒說:“說點小潘愛聽的話,為了表彰潘大章詩歌取得的優異成績,我們縣委宣傳部決定給予特殊的獎勵。

一是吸收潘大章為縣宣傳部特殊成員,縣文聯協會會員。

並且上報到岡州市文聯協議,為其申請市作家協會會員資格。

二是決定給潘大章同學給予創作特殊津貼補助,每月58元津貼,可按時領助.”

眾人鼓掌。

潘大章:“這……”他並沒有感到欣喜。

一個月才58塊,對他來說,只是毛毛雨,小意思。

還要每月來你財務簽字領一次,真麻煩。

他認為還是不如學校領相等稿費獎金的作法,來得爽快。

“小潘同學,好像對組織給予的創作津貼費,並不是很高興?”

林正雁是個善於觀察的人,他從潘大章的臉上讀不到一絲興奮的神情。

一個月58塊,等於一般職員一個月的工資。

你根本不用到縣辦公樓來坐班,就每月發工資那天來簽字領錢,這待遇全縣都找不到第二個。

換作別人,早喜形於色了。

“林副部長誤會了,能夠得到組織關杯,我當然很感榮幸。

我只是怕有愧於組織的關杯,怕以後寫不出滿意的作品,對不起領導的期望。

所以還是請領導收回這個獎勵措施。

不管怎樣,我都會努力進步的.”

潘大章表現出來的姿態就是不在乎那點微薄的工資。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他怕以後文聯和宣傳部經常都有無聊的會要開。

領了津貼便不得不來。

沒領你津貼,我是自由的,來去自如。

其他幾人聽潘大章這樣說,狠不得在他臉上打一巴掌,朝他屁股踢一腳。

你這小子大概是家庭富裕,不愁吃穿,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一個月58塊津貼,你還不想拿,我想拿還沒辦法拿到呢。

曹向東:“小潘,你不想拿這份津貼?那麼你有更好的建議?”

他看向謝東生:“你們學校是怎樣對小潘進行獎勵的?”

謝東生:“我們學校比較直接,就是小潘發表作品取得多少稿費,就獎勵同等數額的獎金.”

曹向東:“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現在這篇組詩稿費多少?”

“三百八十六塊,上次在省青年報文藝副刊上的那首是15塊.”

謝東生誠實地說。

曹向東聽了也是若有所思,難怪他會看不起每月58塊的津貼。

一次都拿三百多塊了,頂得上拿半年多津貼了。

但是人家僅僅一個學校就給了這個獎勵,做為一個縣的宣傳主管部門,給得比學校還少,說出去就顯得寒酸了。

曹向東:“這樣吧,我們幾個開會討論一下,給你的創作津貼還是不變,另外也獎勵你稿費同等數額的獎金,你看怎樣?”

潘大章表示沒意見。

這還差不多。

他試探著問:“假如以後我出一本詩集,或有寫一篇長篇小說,獲稿費幾千或者幾萬,是不是也有相同數額的獎金?”

曹向東笑了:“小潘還是個很精明的人,小潘以後去經商也會是個成功的商人.”

他承諾說:“你能夠出詩集,出長篇小說,當然是取得了更大的成績,是俞督縣的驕傲,我們縣委理應支援獎勵你.”

曹向東覺得應該轉入正題了。

“現在我們請潘大章同學談談寫作這組詩時的契機,以及在創作過程中的感悟,創作心得.”

潘大章鎮定了片刻,開始敘述當時寫作這組詩的情景。

在文化館舉辦的棋類比賽現場,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各種不同的心態,以及平時積累的對生活的感悟。

在那個特殊的環境下,突然就有一種傾訴的慾望。

黑白棋上的對弈,對撞出許多人生的哲理。

回憶前世今生,曾經的朋友,曾經的經歷……變化的思想。

羅列總總,這就是當時寫作這組詩的心境。

他說了前世今生,可是在座的誰又能真正想到,他是個實實在在的重生者。

在座的聽了潘大章的講述,都陷入深思。

受益匪淺的樣子。

原來一組高水平的組詩是這樣寫岀來的。

柳夢秋:“想不到潘大章同學,小小年紀,思想還這麼深沉。

平時都喜歡看一些什麼書?”

潘大章:“除了小說、詩歌、散文外,我還喜歡看歷史書,哲學書。

中國的,外國的,古代的、現代的都看.”

林正雁:“想不到小潘還喜歡看哲學書,難怪寫的詩句那麼富於哲理。

小潘都看那些哲學家的東西?”

林正雁想:你一個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思想真的有那麼深沉。

讀哲學書,這麼枯燥無味的書,你也看得進去。

他以為自己對哲學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

潘大章:“我看過黑格爾、尼采、叔本華、康德,伏爾泰、盧梭、薩特、柏拉圖等外國哲學家的著作。

當然,我們國家那些名哲學家的思想著作也基本上讀過。

戰國時期諸子思想,漢代董仲舒,宋代程顥、朱熹,明代王陽明、顧炎武,清未康有為等人的著作都有涉及……”最感興趣的,還是當代中國史。

曹向東:“難怪能夠寫出如此有影響的詩作,沒有真正的文化厎蘊,能夠無緣無故的一鳴驚人麼?”

坐在潘大章身邊的謝東生,聽了以後也覺得不可思議。

你才讀高一,以前你在甫錢初中讀書,那裡有這些高深的專業性極強的冷門書給你看。

潘大章見他一臉疑問的神情,低聲對他說:“我真的有這些人的書,我訂購了《寫作參考》,裡面有專門這方面的介紹,而且後面有專門訂購書目,需要的話,就可以郵局匯款購書.”

前世,鐵珊籠鎢礦圖書館有這些書。

他除了借閱一些武俠小說外,還會借一些歷史和哲學書閱讀。

有五六年時間,他幾乎把礦圖書館的書都借遍了。

托爾斯泰全集,雨果全集,大小仲馬文集,普希金、高爾基……魯迅全集,朱自清,茅盾……只所以後來走上寫文的道路,離不開這些文學的滋養。

今世實現財務自由以後,他不象一般的發跡重生者一樣,各種奢侈品買個遍,只追求一些低俗的物質享受。

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充實。

即然沒有前世的圖書館資源,便只有出錢向外購買這些書籍。

幾乎每個星期,郵局的那個投遞員都要替他送來書籍。

只不過他收貨的地址是五金店。

在座的其他人都對潘大章的閱讀興趣產生了濃厚興趣。

潘大章信口說來,眾人都無不深感佩服。

都深有體會:要想寫出好的作品,首先要在思想上沉熟起來。

還說了一些關於詩歌表象意象,畫面感,想象力,以及情感共鳴的問題。

此時的詩壇如無數等待開墾的處女地。

只要有勇氣,有闖勁都可以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八十年代闖出名堂的幾個名詩人,最後都以瘋狂,近乎自虐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詩人似乎不該用這樣一種形式,情緒式的宣告存在。

曹向東聽他說起圖書館的事,向他承諾:“以後,你可以到縣機關圖書館借書閱讀,沒有限制。

小徐,你現在去給他辦個借書證過來.”

他叫的徐梅娟是個高個子美女,只是面板有些黝黑,但是言官精緻。

剛才也問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

原先是中學語文老師,現在任宣傳部幹事。

其中有一名俞督電視臺記者,曾經在文化館舉辦的棋類比賽中採訪了他。

“小潘同學,不僅圍棋下得很有水平,連詩也寫得這麼出彩,以後要好好向你學習.”

潘大章拿到了機關圖書館的借書記。

也取得了一張縣文聯的會員證。

午飯時間,特意又到了縣招待所。

一個超大餐桌,可以坐下二十個食客。

中間擺滿菜品的餐桌面可以旋轉。

除了中午參加座談會的十幾人外,還增加了四個白髮蒼蒼的老者。

曹向東向潘大章介紹說:“他們是俞督縣當年有影響的文壇宿將,在報紙雜誌上也發表過作品.”

潘大章向他們拱手致敬:“各位老師,以後多多指教.”

一位禿頂的老頭,原來俞督中學的老校長,當年也在省青年報文藝副刊上登過幾篇豆腐塊,還參加過省文聯舉辦的培訓班。

見曹向東特意介紹潘大章。

“許校長,這位小潘同學現在就是俞督中學的學生。

人才呀,在省青年報文藝副欄上發表了詩歌……”說到省青年報文藝副欄,許靜老校長還是有感興趣的話題的。

“當年那個文藝副欄幾個編輯我都認識,我也是副欄的常客,散文,我寫得最多的是散文,記得有一次還刊登過我一首詩歌.”

許老校長覺得有點經驗教給眼前的這個年輕人。

畢竟當年自己在文藝副欄上發表豆腐塊的時候,已經是而立之年了。

他現在才是青蔥歲月,未來還有無限的伸縮空間。

老人上了年紀,說到感興趣的話題,總是控制不住自己暢述的慾望。

連曹向東剩下的半句話都沒有說完。

曹向東皺了皺眉,打斷了許老校長的話。

“許校長,小潘在省青年文藝副欄上發表詩歌,只是一個起步。

他有一個組詩被《名詩刊》雜誌,做為重點推薦作品刊登在首頁,連老畫家老詩人黃大師都特別給他做了評論。

現在有些評論文章都在評論小潘的組詩,全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啊,在《名詩刊》上都刊登作品了?正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小潘比我厲害多了。

不,在我記憶中,俞督還沒有人在這種國刊上發表過作品。

你是第一人,可喜可賀!”

另外三位老者都朝他豎起了大拇指。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

由於是領導帶人來用餐,菜品比上次棋類比賽又更豐盛。

幾道野味菜。

炒山雞,燜煮野兔,還有一道甲魚湯。

喝的酒也是茅臺。

抽的煙也是高檔岡煙。

吃完飯後,也是宣傳幹事徐梅娟在記帳本上籤了一個名字。

第二天也是她找到俞督中學,將三百八十六塊錢獎金和五十八塊的創作津貼送了過來。

課間休息時,她讓謝東生把潘大章叫到辦公室。

“小潘,再接再厲,寫出更有影響力的作品。

也好讓我們藉機學刁學習.”

“徐姐,我也在學習當中,以後會努力的.”

如今我也是有創作津貼的人了,肯定要多寫些有影響的作品。

幾天後,他又收到了那個叫田禾的,所謂著名詩人,其實就是騙子的來信。

“恭喜你的詩作符得了很大的反響,為了助你更快走向名詩人,擴大影響力。

《當代名詩人佳作》詩集,誠邀你的參加.”

信中還是一大堆的溢美之辭,說是有名詩人作序,詩集出版後一定可以大賣,可以獲得豐厚的報酬。

潘大章回了他一封信。

表示自己確實很想出版詩集,但是無奈經濟並不寬裕,況且現在還只是個學生,沒有辦法負擔其他的費用。

“你跟我說實話,詩集出版是屬於自己籌錢出版,還是有關部門籌資出版的?”

假如是詩刊社組稿出版,還需要詩人自己掏腰包出錢麼?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尋者

早起的八月

娘子天天掉馬甲

清秋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