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章看了黎龍生帶人挖的樹坑,個個都很標準。

“黎叔,你挖的這些樹坑方方正正的,質量不錯.”

黎龍生指著許大年說:“有老許在這裡監督,挖得不好都不行.”

許大年在樹坑間爬上爬下,弄得一身都是泥巴。

潘大章對他說:“你也不用那麼辛苦,樹坑挖得差不多就行,也不是一定要達到怎樣標準的.”

許大年受寵若驚地說:“沒事,反正我在家也沒什麼事,在這裡做點事還更充實.”

外面稻田已經全部收割完了,許多村民在稻田間耕犁,準備用來種油菜。

許大年家有七口人的田地,應該也有四五畝耕地,二三畝荒坡地吧。

此時若是全部翻耕出來種油菜,也是應該忙碌不停了。

晚稻收割才一個多禮拜,六七畝稻田至少收成也是二三千斤吧。

新收割的稻穀是溼的,需耍每天挑到曬穀場上去攤開晾曬,傍晚時分又要把曬的稻穀回收到家。

至少要曬七八天,達到一定乾燥度,才可以入倉儲存。

不然會受潮發黴。

許大年只有一個小兒子跟他在家,若是按照平時的慣例,單單晾曬稻穀都會累得夠嗆。

“家裡稻穀晾曬乾了?”

潘大章問道。

“今年過完年,將家裡全部田地全部租給許龍華去種了。

一畝水稻田他給我一百斤稻穀。

唉,沒辦法,靜銀和靜觀都不願在家種田耕地。

我一個老頭子,哪裡有精力和體力去打理這些田地.”

許大年無奈地說。

現在他面對大章,心裡總有發毛的感覺。

潘大章想叫小芹付他一些進度款,黎龍生說:“上個星期你姐夫回來,他付了一些錢給我.”

估計姐夫回家也給了許大年一些錢,不然他也不會那麼勤快做事的。

只要他不像以前一樣蠻橫無理自以為是,他也不想理他。

他們兩人回到月舟村家裡。

老媽剛從茶園回到家,看見大章兩個特別高興。

把車上茶葉袋和盒子抱回家去。

“你們兩個京城參加特訓班,獲得名次沒有?”

小芹說:“大章和我都獲得了一等獎,取得了北大的保送資格.”

鄒秀花驚喜地說:“那大好了,你們兩個都可以一起去讀大學了,而且還是那麼好的大學.”

她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是北大清華她也知道是國內最好的大學,能夠考得上這幾所大學去讀的學生,都是光宗耀祖的。

月舟村從來沒有學生考取過。

前世孫耀庭兒子考取贛省洪城大學,都在家裡大張旗鼓請客十幾桌,孫族人在村裡還到處炫耀。

月舟村最聰明的人還是他們孫姓人,能夠考得上名牌大學的都是孫姓人。

月舟村第一個走出去的名牌大學生就是在桂省當幹部的孫耀庭老叔,他是解放後第一個去讀大學的月舟村人。

去桂省讀的大學,後來也是發跡在桂省。

如今成了月舟村在外面混得最好的人。

放眼看黎姓和潘姓人,沒有一人是讀書有出息的。

如今大章和他物件,都被北大內定保送了。

北大是全國最好的大學,能夠被北大所錄取,是一件多麼榮耀的事。

“到時候我們也在村裡請客吃飯,慶祝你們去北大讀書.”

她覺得可以把這件事打電話告訴水南村當小學校長的堂弟鄒春國。

大章說去找村委開個證明,下午去鄉派出所開戶籍遷出證明。

鄒秀花打通了水南小學鄒校長的電話。

“姐,大章和小芹從京城參加特訓班回來沒有?他們取得名次了嗎?”

因為上次大章跟她說想把戶口遷到京城去,她打電話跟堂弟說了大章和小芹兩人去京城參加特訓班的事。

而鄒春國是小學校長,知道大章兩人去京參加特訓,意味著什麼。

所以他也比較關注這件事。

“他們今天回來了,現在說去村委開證明,準備把戶口遷到京城去。

他們說兩個人都獲得了一等獎,跟北大簽訂了內定保送協議.”

鄒春國聽了也是特別高興。

“連小芹也獲得了一等獎,太好了。

這兩個小孩真的爭氣,我們鄒家人也感到臉上有光。

姐,你和姐夫培養出了一個爭氣的兒子,又會賺錢,又會讀書。

是潘家當然也是我們鄒家的驕傲,到時候我們族上這邊也可以請客慶祝,在月舟村更要慶祝一下.”

同時他也想到另外一件事。

“大章真的把戶口遷到京城去了?”

上次因為遷戶口去京城這件事,他還跟堂姐分析了利與弊。

“對於他們兩個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

能夠落戶京城的人都是人中龍鳳,是拔尖的人。

他們兩個以及後代能夠在京城生活,肯定比生活在這小縣試,地區市甚至省城都好上無數倍。

不好的地方就是,你和姐夫老了,也準備去京城生活嗎?在家裡生活了幾十年,去京城生活可能你們也不會習慣。

京城到這裡一千多公里,來回一趟都要幾天時間。

萬一有事,大章也不可能及時出現在你們面前,甚至一年也不一定可以見上幾次面.”

鄒秀花嘆了口氣說:“只要他們年輕人有出息了就行,我和你姐夫怎樣都行。

再說大章即使去了京城,身邊不是還有小章和東玲麼?”

鄒春國當時說:“只要你跟姐夫這樣想就沒問題了。

整個俞督縣,甚至岡州地區都不一定找得到這麼出息的年輕人。

以後大章在京城混得風生水起了,也是你全家的驕傲。

大章是個聰明的人,以後對於父母他也會妥善安排的.”

鄒秀花告訴堂弟,大章已經在京城派出所開取了準遷手續。

此時潘大章進了村委辦公室。

裡面坐著潘六月、謝文軍和會計孫燕。

潘六月一眼看見潘大章提著兩瓶茅臺酒和一條岡煙。

“呵,我們村的大能人回來了,又提酒又帶煙的,肯定是有事求我們的.”

潘大章笑嘻嘻地說:“大伯,你把我看扁了,沒有事我就不能來看你了?回到月舟村,我就想起一心為公的村支書,就想來跟你聊聊天。

順便提瓶酒來給你喝,這個也不算是賄賂吧?”

潘六月見謝文軍站起來,躍躍欲試的樣子,連忙從大章手裡接過煙和酒,塞到抽屜。

“不算,不算。

想當初你大章能夠脫貧致富,我也是出了一點點力的。

再說你出那麼多的錢,資助我們村小學,有點小事我們也會幫你的.”

他拆了一包煙,丟給謝文軍。

謝文軍還想喝酒。

孫燕也說:“支書同志,大章是來給大家送禮的,你這個吃獨食的行為要受到批評?”

她找來四個杯。

潘六月只好開了一瓶,給杯中斟酒。

茅臺酒開瓶就是酒香四溢。

潘大章跟他們碰杯喝酒,然後拿出戶籍準遷證,讓支書給他開個證明。

“我說得沒錯吧,這小子又是有事求我們的。

不過,開個證明也不叫求,既然有準遷證了,我們也不敢不開證明給你.”

潘六月拿起準遷證,嘴裡還在說:“準備遷到岡州去?大城市總比小村莊好,也比縣城好…~”眼睛看見的是京城派出所戶籍辦的證明。

“啊,你把戶口遷到京城去?你是怎麼辦到的?”

他不禁驚訝出聲。

全村人都知道鎢業公司老總是他的幹爺爺,變成岡州市人是遲早的事。

想不到人家直接一步登天,遷到京城去了。

謝文軍和孫燕也湊過來看。

“啊,真的是京城。

大章,你在京城買了四合院?”

戶籍新地址就是他購買的四合院地址。

潘大章輕描淡寫地說:“主要是考慮後年要去京城讀書,所以就買了四合院。

先把戶口遷過去,以後辦事也方便.”

謝文軍翻了翻白眼,心想:這小子吹牛的本事也是全村第一。

還有一年多時間,他就肯定認為可以考取京城大學讀書了。

我還想後年當上月舟村支書呢。

孫燕聽他這樣說,省悟了過來。

“大章這次去京城參加競賽特訓班,獲得了一等獎?”

頭段時間她去大章家跟鄒秀花閒聊,聽說了大章跟他物件去京城的事。

鄒秀花跟她說了:“若是大章他們可以獲得一等獎,就可以得到名牌大學的保送資格,高考時不用看高考成績都可以去讀.”

所以她此時聽大章說後年去京城讀大學,就想到了這件事。

“是呀,我和我物件都獲得了一等獎,已經得到了北大的保送資格.”

潘六月和謝文軍都是一時沒反應過來。

孫燕把大章幾人去京城一個月參加特訓班,以及獲得一等獎就能保送一事告訴了他們。

“這麼說,大章後年肯定被北大錄取了?”

潘六月也驚訝地間。

“是呀,已經拿到北大的保送承諾書了.”

潘大章就算現在不告訴他們,不用多久,一傳十十傳百,全村很快也會知道這個訊息。

因為家中老媽在跟人聊天時,會忍不住把這件事說出去的。

特別是村中那些婦女,碰見老媽,都喜歡向她打聽大章的事情。

潘六月用力拍了拍桌子,興奮地說:“這是我們老潘家的榮耀,也是我們整個月舟村人的驕傲呀,是一件值得大力宣傳的好事。

大章,要選個好日子請大家吃吃飯,好好慶祝一下才行.”

潘大章承諾說:“到時候拿到北大錄取通知書,去京城讀書之前,我一定搞一個升學宴,請潘族人,也請全村的人吃一餐飯。

像上次搬家一樣……”潘六月給他開村委證明。

“你小子後年才高考,現在都把戶口遷到京城去了,到那時想吃你的升學宴,恐怕都難了.”

謝文軍兩人也覺得支書說得對。

潘大章解釋說:“我雖然戶口遷過去了,但是讀書肯定也是在俞督中學讀。

俞督中學總不致於因為我戶口遷去了京城,而不讓我參加高考吧?”

兩人都已經獲得了保送資格。

對俞督中學來說也是搶都搶不來的榮譽,不可能往外面推的。

他拿到村委開的證明,正想離開。

潘德東和孫月庭走進村委辦公室。

“大章,好久沒見你這小子了。

聽說你現在發大財了.”

潘德東拍了他肩膀一下,高興地說。

孫月庭也說:“月舟村人誰不知道大章發大財了,村裡至少有一百多人在他稀土礦上班的。

大章,乾脆過完年,我也去你稀土礦打工?”

潘大章滿口應諾:“隨時去都可以。

不過,孫叔你不是租了一百畝沙灘地種藥材的麼?你走得開?”

孫月庭搖頭說:“沒有技術也沒有銷路,哪裡敢去種藥材?今年全部用來種生煙,曬乾後送去嶺背菸絲廠,誰知他們廠面臨倒閉,早都維持不下去了。

我那點菸葉又拉了回來,不知道賣到猴年馬月了.”

他問潘六月:“支書,我租的那一百畝沙灘地可以轉給德東麼?他家種薄荷才賺錢.”

他跟村委簽了十年合同,但是租金是每年繳的。

本來以為種生煙還可以賺一些錢,現在看來種煙這條路也行不通。

種其他的經濟作物,除去種子化肥人工,能不能賺錢都還是個問題。

好在他沒有象黎龍生種臍橙一樣,投入了大筆資金。

也沒有壓金在村委。

若是不同意轉讓,他不在乎違約不租,反正也沒什麼損失。

潘六月幾人也知道了他的事情,明白他確實也租不下去了。

都是同一個村的人,誰有幾斤重,都是知根知底的。

即然潘德東願意接收他的一百畝地,對村委也沒有什麼損失。

“可以轉租,或者重新籤一份協議都行.”

潘德東認為還是直接跟村委籤協議好,以後有事不用經過孫月庭,豈不省事多了。

於是他跟村委簽了一份新協議。

“還是你們兩兄弟有能耐,德東今年熬薄荷油也發大財了吧?”

孫燕感興趣的問。

“那裡發得了大財,只是賺到一口話吃。

還是我弟大章厲害.”

潘大章邀他去家裡吃午飯。

他也想問問他今年的收成怎樣?現在又興致勃勃地擴大生產,肯定是效益不錯。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獸:用科技狠活培育新品種

小羊蛋糕

森精的列車

戊一

是男人就下一百層!

百塵風無

苟在妖武亂世當獄卒

仰望黑夜

戲精白月光她想活

南川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