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金店,不見溫小芹,他問溫小蓉:“小蓉姐,小芹呢?”

“出去買東西了.”

溫小蓉告訴他,今天的電飯鍋銷售最好,到現在為止,銷售五十多個。

單電飯鍋銷售額就差不多二千多塊。

腳踏車和縫紉機的銷量也不錯。

不一會,看見溫小芹提了幾個包回來,兩件棉衣,一條牛仔褲。

還有一盒麥乳精和一盒蜂王漿。

“喲,今天怎麼突然來了興致去買這個?”

“買這些,叫小章等下帶回去,給你爸媽。

也不知道這衣服,他們穿不穿得。

你媽比我矮,她這件我穿了,應該穿得。

你比你爸高點,你試試這件。

這條牛仔褲是給小章的,等他過來再讓他試試,若是不合適可以拿去換.”

她從口袋裡拿出一件厚夾克,讓潘大章試穿。

他穿了後,覺得老爸穿應該沒問題。

想想還真是慚愧,做為他們的兒子,還從來沒買過衣物給他們穿。

營養品也沒買過。

上次去醫院探望程雪梅老媽,他還買了麥乳精和蜂王漿去看望。

從他記憶裡,對自己父母卻從來沒買過。

“買了多少錢?要麼這些錢我來出吧?”

他低聲說。

“誰出不一樣,你感到愧疚月底就多發我一點獎金吧.”

溫小芹說:“天氣轉冷了,是該添置些厚衣服穿了。

要麼,吃過晚飯我們去逛逛夜市,買幾件合適的衣服穿?”

來了俞督,很少去逛過街買東西。

聽說小西門那裡有條夜市街,各種物品擺滿了街兩邊,人氣還特別旺。

以前晚上擺地攤的不規範,大街上到處是零零散散的攤點。

前幾個月工商管理跟城防協商,規劃了小西門兩條街,做為夜市攤點擺放位置。

“去就去吧,我還沒逛過俞督的夜市呢.”

溫小芹:“那好,我現在上去做飯,早點煮飯菜,小章看完錄影回來吃完飯還要趕回家去呢.”

中午還剩有不少菜,鍋上熱熱就可以吃。

五點半,潘小章從錄影廳回來了。

“上三樓去,應該可以吃飯了.”

潘大章讓溫小蓉也帶小石頭上去。

五金店有時吃晚飯時間也有生意,所以店裡不得缺人。

潘小章跑到三樓,溫小芹看見他,笑著說:“還說你可能看著錄影不捨得回呢?給你買了條牛仔褲,在凳子上,你拿去試穿,看合不合適?還有那個衣服和兩盒營養品,等下帶回去給你爸媽.”

潘小章:“嫂嫂太好了,比我哥都好,他都沒給爸媽買過衣服.”

溫小芹:“別怪你哥,買這些東西的錢也是他給的.”

她指著一個房間說:“那個是你哥住的房間,你進房間去試褲子吧.”

潘小章進去幾分鐘,穿著新買的牛仔褲走了出來。

“太合身了,穿這褲子感覺人都長高了許多。

我就穿著這條褲子回家.”

竟不捨得換下來了。

溫小芹也不強求他,給他盛了飯,讓他吃飯。

溫小蓉帶小石頭上來,見飯菜都熟了,按慣例把楊石頭、潘廣春和自己母子吃的飯菜端到店裡。

她讓潘大章把何俊傑等三個同學都叫上去吃飯。

“好了,三位大神,今天工作到點收工了,跟我上三樓去吃飯.”

他笑著對何俊傑三人說:“大家辛苦了!”

黃喬正:“也不覺得辛苦.”

“是呀,以後星期天都來班長這裡打工.”

朱凱輝:“班長還嫌你們是個飯桶呢.”

上到三樓,潘大章看見潘小章把新買的牛仔褲都穿上了。

不禁嘲諷道:“得瑟你就第一,買條褲子穿上就不捨得換了.”

潘小章:“哥,你答應過我的,考試考第一,你買雙回力球鞋和牛仔褲給我,別忘了!”

“年底考第一,我肯定買給你.”

潘大章肯定地說:“爸的碾米廠最近生意怎樣?”

要是太辛苦,乾脆把碾米廠丟給孫師傅幹也行。

“說起碾米廠,我聽雲田哥說,村委幾個提出,也準備把它連地方帶廠房都賣掉,象上次榨油房一樣拍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這件事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前世就發生在84年底,今世也有可能提前。

潘大章鄭重對弟弟說:“你回去告訴爸媽,若是村裡貼出碾米房的拍賣通告,第一時間去報名。

然後及時進城來通知我。

不管怎樣,那地方我們要定了!”

萬子嶺腳下那棟老屋,居住環境不是那麼舒心。

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把榨油房扒了,在這邊起一棟新房。

這個年代農村起新房,還是土坯房為主,磚木結構,走牆的都是土磚。

牆壁粉刷用石灰漿加紙漿。

這種房子冬暖夏涼,往著是舒服,但是它不耐風吹雨曬,抗震性也差。

鋼筋水泥房也是九十年代初才開始有人建。

“好,我會記得這件事的.”

潘小章把東西綁在單車後座,回家去了。

茅臺酒還有大半瓶。

他問何俊傑三人:“要不要喝一杯?”

朱凱輝:“學生那裡敢喝酒,等下進校門,給那個門衛老頭看見,就夠你喝一壺了.”

黃喬正:“上次我就看見一個喝了酒,滿臉通紅的學生擋在門外不給進.”

“那就不喝了.”

潘大章也不勉強。

這年代很多人也並不知道茅臺是國酒。

吃飯都困難的年代,生活要求也不會有那麼高。

三人吃多了飯堂大鍋煮的油水不均勻的菜,現在吃溫小芹小鍋炒的菜,頓覺特別香郁。

“老闆娘炒的菜特別好吃,比得上外面飯店的水平了.”

何俊傑聽過潘大章幾次叫她老闆娘,所以也有樣學樣地叫了。

“是呀,我覺得老闆娘炒菜的廚藝,以後去開個飲食店都沒問題.”

溫小芹:“在這裡說什麼都無所謂,千萬別在學校這樣叫我,不然我會生氣的.”

何俊傑三人只是開開玩笑,況且潘大章還經常帶他們來改善伙食,自然不會得罪他的。

“玩笑而已,肯定不會在學校說的.”

潘大章給了他們每人二塊錢。

“等下去逛小西門夜市,去不去?”

朱凱輝:“我們回學校也沒什麼事,去逛逛也可以.”

三人吃完飯就告辭離開了。

來到五金店,他對楊石頭夫婦和潘廣春說:“晚上開到七點就可以關店門歇業了,不必要開到八九點.”

晚飯後雖然偶爾還會有點生意,但一般情況下都是沒什麼生意的。

“關門這麼早的話,有顧客來就損失了一單生意.”

溫小蓉:“反正在家裡也沒有其他的事.”

“別把自己搞得太累了,晚上偶爾去外面逛逛街,散散心也可以呀.”

賺錢雖然重要,但是日子也還是要過。

溫小芹拿財務賬本過來跟她姐對賬。

然後跟潘大章去到錄影廳,收一天的營業款。

具體記錄,包括飲料副食那一攤子。

潘大章把半瓶茅臺遞到杜善文手裡。

“沒有喝過這種酒吧?”

別說他沒喝過,自己以前也沒喝過。

“茅臺呀,別說茅臺,瓶裝酒以前我都沒喝過,喝的都是米燒酒.”

潘大章對他和黎蘭英說:“晚飯後忙過這個高峰期,事不多的話,你們可以輪換著休息.”

這時潘廣春也從五金店走了過來。

“石頭哥讓我今晚先下班,明晚就他們先下班,店裡至少開到八點鐘。

那樣才不會耽誤生意.”

他向潘大章解釋說。

“其實不必要的,顧客認定了去我們店買東西,即使今天收工鎖門了,他明天也會倒回來的.”

杜善文見他回來了,於是對黎蘭英說:“表姐,忙完這陣,乾脆你也下班,兩人去逛逛街,壓壓馬路。

我跟我媽在這裡看就行.”

到小西門夜市走路需要二十分鐘,但是對於走慣山路的農村人來說,算不了什麼。

兩人特意拐到長堤路那邊去走。

十多分鐘後,到了俞督酒廠大門口。

看見斜對面的一排青磚綠瓦古建築正在拆卸。

地上一大堆舊木料。

早上賣茅臺酒的那位光頭,正在跟一位中年人熱烈聊著天。

“姜主任,你們這棟樓是公家的,政府說拆就拆了。

但是我們這邊幾排都是私人的,沒有談妥補償前,可以隨便說拆就拆麼?”

“老鄒,上級肯定會妥善安排的。

舊城改造是大勢所趨,沒有人可以阻擋的。

靠俞督河這大片舊房子都要拆掉重建。

這是城建局已經規劃好的.”

光頭男:“其實你們這棟糧食局房子,最早的時候是當時俞督最大土豪的產業,解放年攜帶金銀細軟,舉家逃到香港,也有人說是跑到臺灣去了.”

姜主任:“老鄒,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莫非土豪家有後代跑過來說這棟樓是他們祖產不成?”

光頭男:“姜主任,我是提醒你拆卸這種土豪家的房子,往往會有意外收穫,要做好防衛工作才行.”

姜主任眼睛都亮了。

“你說牆磚或石基間可能藏有寶物?”

確實以前有錢人建房子都有在牆基或者房樑上藏金銀幣或者古錢幣的傳統。

似乎不藏上一二罐財寶,就無法顯現出自己是富人的身份。

“有可能哦.”

“這樣的話,明天我要通知拆卸隊把整個工地都用薄板圍起來,不讓一個閒人進入工地。

老鄒,謝謝你的提醒!”

“應該,我跟你姜主任是什麼關係?”

“對了,老鄒,幫我問問,有誰要這種古木頭的。

這幾根廊木頭,拉去做柴燒又可惜,搞去造房子,又嫌它大。

拉去鋸板,都可以鋸上百方出來.”

“姜主任,準備把這幾根廊木賣多少錢呢?”

“這幾根木頭都很硬,死沉死沉的,材質不錯,一根五十塊錢總值吧?”

“行,我幫你問問那些木匠.”

路過的潘大章把他們兩人所談的內容一字不漏的聽進了耳朵裡。

他對溫小芹說:“我去看看他這個廊木是什麼木材.”

溫小芹知道他家裡那堆鋸成木丁做木珠的木材就是他撿漏撿來的。

在別人眼中只能做廢材的東西,他能慧眼識珠,辯別出獨特的價值。

溫小芹也緊跟他走了前去。

這時那個姜主任走向牆腳另一邊,光頭男一眼看出正向他走來的是中午找他買茅臺酒的年輕人。

“後生崽,你跑進拆房工地來想幹什麼?”

房子看來就是今天剛拆的,費了半天才把走廊外面幾根廊柱拆下。

“大叔,原來是你。

我看這裡拆下幾根大木頭,恰好我家裡想打幾樣傢俱,所以過來都看看這幾根木頭,有沒有用?”

潘大章平靜的說。

光頭男眼晴一亮,心想:這年輕人買茅臺酒一買都是三瓶,而且還說是買來自己喝的,不是送禮的。

所以他肯定有財力買這八根四米長,直徑60公分的廊木。

“年輕人你真有眼光,這幾根大木頭搞來做傢俱,確實最合適,我怎麼沒想到呢?”

潘大章漫不經心地走前去。

敲了敲木頭,用一塊瓦片刨開一點樹皮,在微弱路燈照耀下,發出一條條金色的絲線光芒。

金絲楠木頭。

這種傳說中的神木竟然給他碰見了。

前世他在廣東中山的傢俱基地,進傢俱廠幹了幾年。

基本上認識各種木板。

知道這種只有在傳說中才存在的楨楠木頭,古代被稱為帝王家的專用木材。

其價格比正宗海南花梨貴上何止十倍。

前世有個木匠據說把幾棟老房子的古木材全部收購了,用那些木材打造出了幾十套傢俱。

開了一間傢俱店售賣,被一名探親的港商,無意間走進他傢俱店,看了傢俱木材後,一口氣出高價把他傢俱店傢俱全部買走。

後來該木匠用那些本錢開辦了俞督縣城最大的傢俱商場,幾年後成了百萬富翁。

原來他起家的源頭就是來自這裡。

“後生崽,你認識這是什麼木頭麼?”

興頭男看他認真審視木頭的樣子,好奇地問。

你這麼一點年紀,難道認得出這種木材。

這年代並沒有多少人能夠識別出各種木材。

“沒有,我檢查檢查木頭有沒有蝕空?”

他不動聲色地站了起來。

“這木頭賣麼?做傢俱應該沒問題.”

光頭男低聲說:“賣呀,我幫你做成這單生意,你每根木頭給我五塊錢,行不行?”

“那要看你每根木頭賣多少錢了,你開價一百塊,我付一百塊,又要付你五塊一根,我就划不來了.”

此時裝糊塗是最高明的方法。

“你自己跟那個姜主任講價錢,我還可以幫砍價,反正若是生意成了,你就給我五塊一根,行不行?”

光頭男做慣了這種抽彩頭的生意,現在見又有機會上門,豈會輕易放過。

“行吧,只要成了就行.”

潘大章遲疑著說。

他不可能答應得太爽快,不然給光頭男看出苗頭就麻煩了。

“姜主任,過來,生意來了。

這後生崽說想買木頭做傢俱,問這木頭要多少錢一根?”

光頭男把姜主任叫了過來。

姜主任看見潘大章模樣,一臉不樂意了。

“還是孩子嘛,買什麼木頭,叫你爸媽過來談價.”

看上去才十六七歲的孩子,家裡即使要買木頭,也不是他該操心的事情。

光頭男理解他的想法,笑著說:“姜主任,看走眼了吧。

別看這後生崽年輕,人家上午還從我手裡買三瓶茅臺酒去喝。

他想買,你開價,他給錢,你管那麼多?”

潘大章也說:“我即然來問你,跟你談好價後,自然會付你錢,買東西跟年輕不年輕沒什麼關係吧。

再說我也十八歲了呀.”

這張臉雖然稚嫩,但是心態可能比你都更沉穩。

姜主任聽他這樣說,也不再堅持。

“真正想買的話,給我80塊一根.”

他把價格說出以後,注意觀察對方的表情。

“貴了.”

潘大章表態說。

“姜主任開了價,你也可以還個價的,多少你認為合適?”

光頭男在旁邊幫著腔說。

“六十,六十我都覺得高了.”

潘大章遲疑看著說。

“姜主任,就六十賣給他吧,我看這個後生崽也是一個實誠的人。

我也認為這個價格合適.”

光頭男勸說著。

姜主任:“六十就六十,共八根木頭,四百八十塊,付錢你就叫車拉走.”

潘大章:“我先付五十塊定金給你,明天叫車過來拉,剩下的全部付給你你.”

姜主任:“可以.”

潘大章付了五十塊錢給他,收了他寫的收據。

“木頭晚上放這裡,應該沒事吧?”

“沒問題,我這裡晚上安排了工人看工地的.”

再說了,每根木頭都幾百斤重,送給你也不一定搬得起呀。

潘大章帶著溫小芹走出工地,光頭男後面跟了過來。

“後生崽……”他把他叫住了,欲言又止。

剛才說過的每根木頭五塊錢呢?“大叔,你放心,明天裝車時,我肯定把40塊錢給你.”

潘大章知道他的意思。

“後生崽,你準備怎樣把這木頭拉回去?準備拉到什麼地方去?”

光頭男試探著問。

“拉回月舟村家裡去,我要回去找個拖拉機來拉才行.”

“這木頭四米多長,恐怕拖拉機拉不了,估計要那種中型的貨車才行。

你家在月舟村,貨車可以開到你門口麼?”

“可以呀,我門口停貨車一點問題都沒有.”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武:我真的不想卷啊

璟墨染夏

最強小村醫

水木楓

轉生異界,我的精彩人生

夜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