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靜謐的夏夜裡,鋼琴與小提琴聲交織,門德爾松這首縮編版的《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就這樣在別墅區燈火和樹影裡流淌。

尾音散去,範寧雙手從鍵盤提起,轉頭看向希蘭:“感覺怎麼樣?”

“我想起來了那句話.”

小姑娘還做著持弓的姿勢,眼裡有些出神。

“話?”

“去年討論的圖倫加利亞語修辭句.”

“清晨我穿過原野?”

“另一句.”

“哦...對你來說是不是很簡單?”

“可直接視奏,不過很多細膩的地方也需要仔細思考處理.”

希蘭將小提琴從肩上放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髮夾。

“卡洛恩,我想了一下,它的確好像是我拉過最簡單的小提琴協奏曲,可同樣也是最好聽最感人的小提琴協奏曲,爸爸那首寫於少年時代的小提琴協奏曲也不錯,華麗的炫技為他贏得了青年作曲家的美譽,但你的這首,我覺得用最少的技巧呈現出了最動聽的旋律和最深的情感...”範寧笑道:“看來,等我把配器上完,就可以直接帶你和樂團合奏啦.”

希蘭“嗯”了一聲。

門德爾松的這首《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光從技巧上來說難度的確不高,在前世它的第一樂章曾是小提琴業餘十級的考級曲目,類似於鋼琴《幻想即興曲》的難度,希蘭第一次就能跟著鋼伴視奏下來,他一點都不覺得意外。

而且選擇這首曲子,也有一點範寧的私人化理解。

在“世界四大小提琴協奏曲”裡,如果說貝多芬、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的那三首《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充滿陽剛和豪放之氣的話,門德爾松的這首則優雅而感傷,溫婉而柔美,是一首具有女性氣質的協奏曲…雖說四首以希蘭的水平都能駕馭,但範寧還是更想先聽她拉這首。

夜晚的時間過得很快,兩人又合奏了幾個片段,互相約定了一些個性化的處理方式,範寧將它們在鋼琴譜上一一記錄,方便將自己的演奏處理日後移植到指揮交響樂團上。

“卡洛恩,我現在心裡全部都是它的旋律怎麼辦?”

“第一樂章開頭嗎?”

“最喜歡…除此外還有第二樂章行板中間那段小調色彩的主題,它讓我覺得自己在一個陰鬱的午後,凝望華麗宮殿後花園裡的秋景,有種莊嚴又悽美的悲劇感.”

範寧端坐在鋼琴前,設想了一下她描繪的場景後,表示認同:“美妙的形容...你現在終於不那樣叫我了?”

“我下次還叫.”

希蘭白了他一眼,但是隨後自己笑了起來,伸出琴弓,輕輕戳了戳他後背,“卡洛恩·範·寧,幫我參考參考幾個地方的弓法吧.”

約晚上十點多時範寧離開,他獨自一人行走在別墅區的煤氣燈小路上,又開始思考白天的談話內容及調查醫院前身濟貧院的問題,忽然他腦子裡閃過了前些天羅伊和自己說的話:“化學系的格拉海姆院長花了大代價,為兩位受傷的校長調配了中長期服食的靈劑,應能排除永久性的損害…”他腦子裡冒出了一個古怪的念頭,腳步未停,在別墅區繞行了幾圈。

赫胥黎副校長好像哪天閒聊時說過自己在學校的住址,範寧沒有印象了,呼叫一些靈感啟示後似乎有幾處可能的號牌,但房屋漆黑一片,既不確定對不對,也不確定是否就在這裡,畢竟他在烏夫蘭塞爾也不只一套住房。

於是範寧調頭往行政主樓的方向走去,當他看到副校長辦公室的位置也沒人後,自己回到音樂學院安東教授曾經的辦公室——它門牌上的頭銜現在已經變成了榮譽副教授兼交響樂團常任指揮。

範寧撥通了羅伊的私人電話:“睡了嗎,羅伊小姐?”

“還沒睡著......”聽筒那頭傳來少女極輕又憊懶的嗓音,“晚上好...範寧先生...”“不好意思太晚打擾到你了,確認個事情,你之前說格拉海姆院長為兩位受傷的校長配製了靈劑對嗎?”

“嗯.....”少女的聲線拉得很長。

“我一時半會找不到人,能不能幫我要到一份樣品?”

“...我託人去取,明早您和樂團見面時我帶過來可以嗎?”

“可以,替我問一下煉製價格.”

“不用了啦......還有沒有別的事情?”

“沒了,謝謝你,明天見.”

“......那晚安.”

羅伊結束通話了電話。

第二天的清晨七點三十分,範寧穿著正式的禮服,提著黑色公文包走進了音樂學院。

在掛有聖萊尼亞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銘牌的辦公室,範寧見到了這位首席指揮康芒斯教授,他年紀約摸五十出頭,衣著整潔,身形消瘦,眉頭總是擰得很緊,鼻子上架著一副厚厚的方形黃水晶眼鏡。

“範寧教授,看一下商演曲目方案,有什麼意見請先提出.”

除了一句簡單問好外,這位交響樂團負責人沒有任何客套,待範寧於對面落座後,直接將自己面前攤開的筆記本緩緩旋轉,朝向範寧後推了過去。

範寧看著上面純手寫的兩套曲目字跡,緩緩唸了一遍:“上半場斯韋林克交響詩《萊畢奇的夏夜》和尼曼《c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下半場席林斯《第一交響曲》或者《第四交響曲》?…除開場曲可雙管可三管外,其餘都是三管制編制的浪漫主義作品?”

“不錯,皆是大師們較為經典的代表作.”

康芒斯說道,“…同時演奏難度較易,既有一定市場熱度,又照顧了學生們的水平,鋼琴協奏曲可物色一位職業鋼琴家簽訂合同,提升一下演出的專業水平.”

“教授,我認為不妥.”

範寧直言道。

“哦?”

康芒斯眉毛一掀。

這位目前指揮資格最老的教授,正是那種正統世家出身,功底極為紮實,性格嚴肅古板的學院派音樂家,雖然他承認範寧那首《第一交響曲》首演的影響力,也承認範寧有被音樂界稱為“青年作曲家”的資格,但這不妨礙他認為那些音樂風格是離經叛道的。

他早就預料到範寧可能會對交響曲的曲目選擇有異議,比如,換成安東·科納爾的幾首交響曲,或者換成範寧自己的《第一交響曲》。

“那範寧教授,倒是認為什麼曲目比較合適?”

康芒斯已經做好了將範寧批判一番的準備。

比如範寧提出上演安東·科納爾的作品,他會立馬指出“那些音樂不被主流樂迷接受,用冒險精神去對賭這場關係到樂團排名的演出票房是不明智的…“下半場選吉爾列斯大師的《f大調第三交響曲》.”

範寧說道。

“……演本格主義時期的作品?也不是不可以,不過,為什麼是這首?理由呢?”

本格主義作品自然同樣是現今嚴肅音樂演出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就像在前世肖邦和李斯特揚名的時代,貝多芬的音樂仍舊每天在世界各地上演一樣。

範寧提出的這個建議,康芒斯無法扣上任何音樂之外的帽子,只能進一步詢問他想法,就事論事地討論。

所以這位老教授十分詫異,他看到範寧提出異議,還以為他一上任就要輸出私貨,沒想到範寧根本不按套路出牌。

範寧解釋道:“《第三交響曲》從熱門程度和演奏難度上來說與那幾首差不多,符合基本條件。

但特殊之處在於,這是吉爾列斯大師確立中期風格的里程碑之作,雖然仍是本格主義的規模與結構,但篇幅大大增長,和聲使用更加大膽,復調織體更加複雜,銅管組的開發也有創新之處…這讓我們在演繹上多了更多處理空間,不會由於‘過於簡單’而缺乏亮點.”

康芒斯沒有直接反駁範寧的觀點,因為範寧說的全然正確,但是他提出一個非常需要進一步解釋的質疑點:“不知範寧教授是否認為,那幾首浪漫主義作品同樣有廣闊的演繹空間,同樣不會由於‘過於簡單’而缺乏亮點?”

範寧微微頷首:“同意,不過它們之間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

“哦?哪裡不同了?”

“吉爾列斯大師《第三交響曲》是雙管制編制,而席林斯大師的交響曲都是三管制編制.”

康芒斯臉上露出十分荒唐的笑容,就好像是有個中學生在數學家面前反覆普及代數和幾何的區別一樣。

“所以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意味著我們只需要上場60人左右的團員.”

老教授繼續搖頭而笑:“範寧教授,您不會在上任當天,還不清楚聖萊尼亞交響樂團的正式團員有80多位,早已滿足三管制的要求吧?”

“當然知道.”

範寧同樣微微一笑。

“超出的人數,在這段排練時間裡,我會把他們一個個淘汰掉.”

辦公室的空氣一瞬間安靜了。

在這段時間裡,康芒斯教授腦海裡閃過了各種各樣的念頭。

他其實之前就根本不認為以範寧22歲剛畢業的年齡,有資格出任這所世界一流公學的榮譽副教授與交響樂團常任指揮。

不過他清楚這是學校背後的那個“高層學派”作出的決策,也隱隱約約清楚畢業音樂會那天交響大廳內發生了什麼。

在他看來,學校讓範寧坐上這個位置,完全是因為這一系列事件背後的非凡因素,根本就不是音樂的原因。

所以非凡因素跟他指揮家康芒斯有什麼關係?交響樂團領導層配置空缺,他又管運營又管音樂,的確是忙得顧此失彼,可學校空降了範寧這個“二把手”過來,純粹是給自己添堵!康芒斯黃水晶厚底眼鏡下的目光此刻十分嚴肅:“範寧教授,校方高薪聘請您擔任交響樂團這個重要的職位,我想他們所信任的,是您的排練指揮能力,而非人事管理能力.”

範寧神色如常:“排練是排練樂手,指揮也是指揮樂手,選人用人的能力是指揮能力的一種.”

“…我既然答應了校方,這段時期樂團常任指揮的擔任記錄上也永遠寫上了我的名字,那麼目標就只有一個:演出成效及與之相關的樂團排名…我保證不了今後聖萊尼亞交響樂團的排名如何,但在新曆913年的帝國文化與傳媒委員會年度評估裡,它必須要在學生樂團中拿到第一.”

“……”老教授被範寧的這段話驚呆了。

半晌之後他喃喃說道:“你瘋了,但凡你看了近十年聖萊尼亞交響樂團的排名情況,也不會定出這種離譜的目標…”帝國學生交響樂團的榜單前三,多年來都被“帝國皇家音樂學院”、“提歐萊恩國立音樂學院”、“聖塔蘭堡大學”這帝都三巨頭牢牢佔據,並且量化評分還遠遠甩出後面一大截。

至於聖萊尼亞大學?和伊格士音樂學院常年在第四第五的位置上互相競爭…當然,穩居前十的都算一流音樂專業的大學了。

“聖萊尼亞交響樂團早就不該是如此水平.”

範寧淡然說道:“百年之前,這裡是邁耶爾大師和塔拉卡尼大師畢業音樂會首演的地方,本格主義時代的三位巨匠,除去神聖雅努斯王國的吉爾列斯大師,另兩位都從這裡走出…它何止去爭什麼學生樂團榜首?”

“雖然學生樂團的性質,決定了成長起來的樂手會很快畢業,但它至少應該在世界一流職業交響樂團中都佔據一席之地.”

康芒斯教授的眼神發生了變化。

雖然他仍舊不接受範寧在交響樂領域的理念,但他家族五代音樂世家,全部都在聖萊尼亞大學學習任教,範寧的這番話,讓他內心中沉寂多年的類似榮耀感,衝動感一類的東西被喚醒了。

而且排名第一的學生樂團,能收穫大把大把的音樂資源和實際利益!光是帝國的大額撥款和委員會制定的音樂大師交流方案...短暫的激動遐想後,他迴歸冷靜的現實:“你若真想排吉爾列斯《第三交響曲》,你就去排吧,不過排名你還是別想當然了,哪怕短短這一個多月你真能讓演奏水準有個飛躍,可還有其他的曲目…音樂界和主流媒體的反響,不會因為一首出色的《第三交響曲》就青睞我們…”範寧說道:“上半場也換曲目,我新寫的小提琴協奏曲馬上完稿,屆時讓這場音樂會帶上首演的噱頭…”康芒斯教授厚底眼鏡片後的目光審視般地看著範寧:“又是那種比四管制還龐大的管絃樂作品?你下半場自己選了雙管制作品,莫非還要一大幫人演完你的作品後,中途離場不成?”

範寧搖了搖頭:“不,這會是一首純正浪漫主義風格的作品,類似我的絃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我保證它會受到主流的學院派音樂家們的青睞,配器上我仍會保持統一,讓雙管制可以勝任…”“純正浪漫主義風格?保證受到主流青睞?…”老教授的神色舉動連續數次變幻,先是緊握鋼筆,眼睛變亮,然後又是猶豫和懷疑。

他是聽過《死神與少女》的,此刻明顯有被說心動的成分:“…你要是這次寫出的管絃樂作品真能有此前室內樂那個水準,而不是像《d大調第一交響曲》那樣亂七八糟,首演的確是個加成噱頭...你想試就試試吧,至少這次爭取把伊格士音樂學院給穩穩比下去…”但說著說著,他又嘆了口氣,“不過前三你還是別想了,哪怕是上座率和票房收入我們也是拼不過的,他們的人氣積累已久…這些都是影響年度評估排名的因素.”

上座率和票房收入?…對了,這是商演,定價方案也是重要一環。

範寧心中一動,繼續看向了老教授後面字跡的內容。

“演出場地2760席,區域劃價檔次為:6磅(尊客票)、4磅、3磅、2磅、1磅,平均價格磅,總票房8970磅?…”於是範寧提出建議:“劃價方案改成18、12、9、6、3磅吧.”

此言一出,康芒斯教授嚴肅古板的面孔徹底繃不住了。

“我一直以為你瘋了,現在發現你確實瘋了!”

“你這是想要我們到時候進行空場演出嗎!?”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類的反抗

夢想當死魚

超級君臨系統

命運如煙

軸心國,第三次世界大戰

魔神教教主

重生後我沉迷賺錢無法自拔

雲去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