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一日,為長孫皇后的祭日。

提前三天,蘇明哲就開始待在甘露殿齋戒沐浴,身邊只有一個小師傅和兩個小屁孩陪伴。

李治那小子,已經被蘇明哲趕出皇宮了。

現在甘露殿內只有李明達和李嫣然兩個小屁孩。

沒有了李治的慫恿,這兩個閨女才是真正的貼心小棉襖。

在齋戒期間,蘇明哲還帶著兩個孩子,抄寫《金剛經》。

到了祭日這天,蘇明哲一個人就抄好了五份。

眼看祭祀的時間要到了,李嫣然立刻跑到蘇明哲身邊,瞪著那雙萌萌噠的大眼睛,奶聲奶氣道:

“父皇,這經文都是你抄的,我母后會不會怪罪我啊?”

“不會的,你母后最疼你了,不會怪你的.”

蘇明哲看著這個小閨女,心裡升起無盡憐愛。

小傢伙剛出生沒多久,長孫皇后就過世了。

現在兩年過去了,李嫣然早就忘記長孫皇后長什麼模樣了。

她現在腦海裡對長孫皇后的記憶,基本上都是來自李治和李明達兩人的言傳身教。

蘇明哲把手裡的經文遞給幼女,然後目光又看向旁邊的李明達:

“兕子,你的那份,快寫完沒有,要不要父皇幫你寫?”

“父皇,就差最後一點了.”

李明達非常乖巧懂事,也是格外孝順,小手握著毛筆,一筆一劃地抄寫著經文。

雖然速度慢,但是字跡工整。

旁邊的小師傅法燈敲著木魚,念著經文,陪伴在一旁。

蘇明哲伸手推了推她,示意她去外面找內侍要些吃的。

自己不吃飯沒關係,但是兩個小屁孩還是要吃飯的。

法燈進宮兩個多月了,但是還穿著寬大的緇衣僧袍,每隔五日,也還會剃一次光頭。

蘇明哲幾次讓她蓄髮,不要在自欺欺人了。

可是,這位法燈小師傅執意要做夠三年的尼姑,才肯還俗。

蘇明哲勸說了幾次,見她執意不聽,也就隨她便了。

反正光頭的小美人,也挺有情趣的。

就是不知道,萬一那天她的肚子中獎,大了起來,到時候她還會不會繼續執拗下去。

等王德帶著人送來祭祀的祭品,李明達終於把她那份經文抄完了。

按照習俗,蘇明哲帶著兩個小屁孩給長孫皇后祭拜、燒香禱告。

禱告結束,三人這才開始吃午飯。

吃過午飯後,蘇明哲又給兩個閨女講起了故事。

蘇明哲講的故事,自然不是什麼《白雪公主和白馬王子》,更不會講《小紅帽和大灰狼》。

國人有國人的寓言故事。

像畫蛇添足、杯弓蛇影、葉公好龍、狐假虎威、掩耳盜鈴、拔苗助長等等,都有現實教育意義。

一下午的時間,蘇明哲都在陪著兩個孩子。

等到了天黑時分,三人再次吃過晚飯。

李嫣然最先受不住困,被蘇明哲抱在懷裡,聽著故事就睡著了。

李明達年齡大一點,努力睜著眼睛,聽完了十二祖巫大戰天帝、東皇的故事,這才去睡覺。

“你先回去吧,今晚我要看著她們兩個.”

蘇明哲雖然是穿越來的,但是融合了李世民的記憶,所以對長孫皇后的感情,絲毫不減。

今天是長孫皇后的祭日,蘇明哲自然不會‘胡作非為’。

“陛下,我是司寢女官,陛下不睡,我也不能睡的.”

法燈的性格是真執拗,面對蘇明哲的勸說,也不肯離開。

不過她也沒去打擾男人,而是在旁邊盤膝坐下,雙手拿著念珠,默默誦經。

轉眼到了第二日。

蘇明哲去含元殿忙碌。

李治從弘文館放學,進宮來看望兩個妹妹。

法燈見了李治到來,這才去甘露殿正殿休息。

等到中午時分。

蘇明哲回來,李治這小子還沒走。

“父皇!”

李治見了蘇明哲,好似做了什麼虧心事,眼神躲閃,不敢直視自己親爹。

“嗯.”

一家四口一起吃了一頓午飯,李治又回弘文館上課。

李嫣然已經忘記了悲傷,拉著姐姐李明達,非要去御花園玩耍。

等到兩個小屁孩離開,蘇明哲就回了寢殿,把已經睡醒,還帶著朦朧惺忪眼神的法燈叫到身邊。

今天自己要繼續傳授她吹拉彈唱三十六式。

法燈作為蕭瑀蕭老頭的第五女,自幼不知生活疾苦。

就算是在去年十月份,被蕭老頭送進感業寺出家為尼,因為有兩個姐姐照顧,她也沒體會到社會生活險惡。

她的內心在男女方面,就如同一張白紙,任由男人在上面揮毫潑墨。

面對蘇明哲的言傳身教,法燈感覺自己進入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漸漸地迷失其中。

轉眼,一個時辰過去了。

法燈的精神魂魄,雖然已經從雲端回到了現實,但是依舊閉著眼,細細回味著美妙滋味。

蘇明哲也沒打擾她,收拾了一下,就出門去含元殿了。

在長孫皇后的教導下,後宮中的妃嬪做事情,基本上都是規規矩矩,就是晚上侍奉男人的時候,也不會陪著男人玩什麼特殊花樣。

和後宮嬪妃相比,法燈對於男人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

也是因為法燈如此乖巧聽話,蘇明哲這才對她另眼相看,一直留她在甘露殿做個司寢女官。

回到含元殿。

蘇明哲繼續檢視奏摺。

現在是夏天,大唐各地州府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澇情。

往年也有類似的情況,有些官員會跑到河邊、龍王廟等地方,進行求雨,亦或者引河灌溉等等。

也有一些官員,直接寫一封奏摺給朝廷,然後就任由事態發展。

等到災情明顯了,那些官員還會去找剛剛去封地就藩的親王、郡王,請他們幫忙上奏,請求朝廷減免當地賦稅。

如果是李世民,肯定先會派遣巡風使者察看災情,然後再做選擇。

而蘇明哲只需要派一個化身,在大唐的上空飛上一圈,就知道各地的具體災情是什麼樣了。

所以,針對這些奏摺,蘇明哲或者直接批覆減免稅賦,或者指導怎麼開源節流,努力自救。

還有一些虛假災情,蘇明哲直接就是痛斥了一番。

還有一些旱情的地方,蘇明哲儘量幫助‘求雨’。

有了如此高效的批覆,全國各地的災情雖然頻發,卻是都沒釀成天災人禍。

而蘇明哲下發的這些指令、批覆,也讓那些親王、郡王都對朝廷有了敬畏之心。

常言道:天高皇帝遠。

這些到了自己封地的親王、郡王,都把自己當成本地的土皇帝了。

像蜀王李愔,就是不分季節的打獵,肆意踐踏農田。

還有其他親王,都或多或少有各種惡行。

這一次,蘇明哲準確無誤的批覆奏摺,讓這些親王、郡王一下子就成了受了驚嚇的鵪鶉,躲在自己的王府裡,瑟瑟發抖了好長時間。

這些親王、郡王等到事後,也都得了疑心病,看身邊的人都是帶著懷疑的目光。

蘇明哲還不知道,自己批覆的奏摺下發下去,還有這種功效。

轉眼到了七月份。

熱浪一波接著一波襲來。

炎熱的時候,可以出去巡遊。

寒冷的時候,還可以出去巡遊。

像什麼洛陽神都,驪山華清池等,都是度假勝地。

後宮的妃嬪們每次侍奉皇帝的時候,都會詢問,今年會去哪裡巡遊度假,什麼時候出去。

而待在後宮的妃嬪們都如此難熬,那些在前朝三省六部裡辦公的朝臣們,更加煎熬。

好在皇宮裡,還有權貴們都有冰窖,每天打出一些冰塊,還能讓大家享受一下清爽。

只是,隨著天氣越來越炎熱,冰窖裡的冰塊,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耗著。

這天,蘇明哲聽到冰窖裡的冰塊不足十天的用量時,就派張阿難去找李承乾要冰塊。

經過這麼長時間準備,李承乾那邊肯定收集了不少硝石。

而《天工開物》裡面,就記載了硝石製冰的秘密。

當初蘇明哲和李承乾商議技術運用時,就表示過,到了夏日,要快速收集硝石,準備避暑。

“如今硝石製冰已經有五百方,如果父皇急著使用,倒是可以趁著夜間送進宮去.”

李承乾得知張阿難是來要冰塊的,沒有一點保留,選擇全都交出去。

反正他手裡的硝石多得是,可以隨用隨取。

“陛下倒是用得不多,主要是後宮娘娘們,還有前朝的大臣們所用居多.”

張阿難聽到李承乾這裡有五百多方冰塊時,就鬆了一口氣。

現在宮中每日使用冰塊大約十五方到二十方左右,這五百方的冰塊加上宮裡冰窖剩餘的,怎麼也能堅持使用一個月的時間。

張阿難說到這裡,語氣低沉了一些,又開口解釋了一下,宮中藏冰數量不足的原因:

“殿下,本來今年的藏冰在藏冰時,計算的數量是足夠的,不過今年陛下寵愛的妃嬪多了一點,使用的量也就多了。

而且上個月,還有兩位老大人過世,停靈的二十八天裡,陛下每天都賞賜了好幾方冰塊.”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統天天尊

智燈

無上征服系統

一劍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