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夏景行的一番解釋,不少人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算是又重新認識了復興工業產業基金的作用及意義。

企業家有造芯情懷固然好,但是它不能當飯吃,要想中國晶片產業發展越來越好,需要趟出一條成功的商業模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現在他們已經摸到夏景行的一些商業運作思路了。

第一,基金大量投資初創晶片企業,可以大口吃上中國晶片行業發展紅利,利潤再反哺復興工業,助其發展;第二,投資形形色色的晶片企業,其中有手機晶片、物聯網晶片、汽車晶片等等,相當於在梳理和選拔復興工業集團旗下產業的供應鏈,同時給錢、給訂單,幫助其發展,當被投企業發展好了,作為股東的復興工業基金也會受益;第三,獲得投資的晶片企業與復興半導體締結合作,反過來給復興半導體代工訂單,助力復興半導體成長。

如果像這樣形成一個商業閉環的話,復興半導體乃至整個復興工業集團的發展都可以插上一雙翅膀,展翅高飛。

這種市場化、產業化、金融化的融合發展道路,貌似比硬生生砸1000個億去死磕研發要強,也更加科學。

夏景行其實沒想的有他們那麼複雜,而是在堅持自己的“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產業投資哲學。

這就跟木桶效應一樣,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就算復興半導體在晶片製造做到巔峰造極的地步,國際廠商不給訂單,製造裝置被禁止進口,立馬要涼涼。

要突破這個桎梏,只能走“共同富裕”道路,讓中國晶片整體產業水平上一個臺階。

短期來看,這個目標有點遙不可及。

但掰開來看,復興工業集團的自身產業在海外市場爭搶資源,然後再把供應鏈訂單給國內廠商,可不就是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嗎?此外,復興工業產業基金還給予資金上面的幫助,讓國內廠商可以加大研發力度,在技術上面嘗試進行一些突破。

多管齊下,整體晶片產業水平能前進一分是一分。

晶片產業升級本來就沒有太多捷徑可以走,只能這樣一步步的去積攢實力,只有先生存下來了才能去談創新和超越。

若是換一個國家,像一家公司,像智慧果就只需要專注晶片設計這一個環節,因為沒人卡它脖子。

而復興工業不行,只能選擇拖著大家一起負重前行。

還好遠景資本一直在負責給復興工業集團輸血,不然光前期投入就支撐不住。

夏景行抬抬手,示意梁猛松繼續講,有什麼困難都一併提出來。

梁猛松會意,接著彙報道:“魔都這座工廠是8英寸晶圓廠,現在全球各大晶圓代工廠都在大規模投資建設12英寸晶圓廠,我認為我們也要抓住這個轉型機遇,不能掉隊了。

晶圓尺寸越大,可利用效率就越高。

相對於8英寸晶圓而言,12英寸的晶圓可使用面積超過其兩倍,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

8英寸晶圓切割出來的產品主要應用於標準邏輯、嵌入式非易失性儲存器、混合訊號、射頻、影象感測器、電源管理、功率器件等晶片。

而90奈米及更先進的製程,大部分都在使用12英寸晶圓。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眾所周知,矽晶圓片越大,切割出的塊數就越多,就越是節省材料。

同時由於先進製程的晶片製造成本較高,所以使用12英寸晶圓用於高階晶片製造,更經濟、更節約成本。

我的建議是,接下來京城的第二座工廠應該蓋成12英寸晶圓代工廠.”

夏景行輕輕點頭,“從規劃到蓋廠,再到投產,至少需要一年多時間。

等到一年多後,魔都工廠的運營應該能走上正軌了,也實現量產了。

這時候京城工廠可以承擔起突破65奈米制程的任務.”

梁猛松滿臉笑意道:“對,我就是這個意思,對於先進製程的追趕,我們半點都不能鬆懈,不然就被人家甩出整整三代技術了.”

夏景行問道:“預算投資是多少?”

梁猛松回道:“至少需要投資20億美元,如果有30億美元是最好的,因為魔都工廠的晶圓廠生產線及配套廠房已經把我們首批註資的10億美元給花的七七八八了。

我們需要一定的資金來維持公司日常經營,因為眼下魔都工廠還沒產生正向現金流。

而員工工資、研發投入等等,都需要大量用錢。

即使不考慮工廠折舊的問題,前面一兩年我們也很難實現盈利.”

聞言,在場股東雖然都知道晶片產業是個無底洞,但也沒想到梁猛松這麼能折騰。

一年多一點時間而已,把10億美元快折騰完了就不提了,接下來又要投入至少20億美元。

他們發現,照這個節奏發展下去,夏總的千億基金好像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數字啊,幾年就能給你禍禍光。

有人把目光投向夏景行,想看看夏總是什麼臉色。

夏景行臉色如常,表現的十分淡定。

他掃了眾股東一眼,不用多問就知道這幫人暫時是指望不上了,復興半導體的第二輪融資還得自己上。

“做一個方案出來吧,然後儘快跟京城政府開啟談判,復興工業產業基金會分幾筆把錢打到賬上,就按你說的最優方案來,共計撥付30億美元.”

夏景行的爽快令梁猛松非常的意外,讓他準備的一肚子說辭都沒能說出口。

不過他還是講了幾句,以證明自己沒有瞎搞。

“復興半導體現在處於追趕階段,華芯國際創立頭幾年也是燒了超過20億美元,直到04年上市那年才實現了首個年度盈利。

華芯的發展道路值得我們借鑑,春季肯定需要大量的播種,秋季才能迎來收穫.”

夏景行擺手,“不用過多解釋,我研究過華芯的發展史和他們的一些佈局。

以前還不覺得章總有多了不起,自己投身半導體產業以後,才知道人家有多厲害.”

這番話是夏景行發自肺腑的欽佩,因為章儒京個人完全沒有他這麼雄厚的資金實力,是憑藉自身的行業地位為華芯拉來了二十多億美元的國際資本,然後一路狂飆突進。

13個月建成投產魔都8英寸晶圓廠;次年即2002年開始建設京城12英寸晶圓廠;第三年與英特爾一起入選全球年度最佳半導體廠;第四年上市並實現盈利,同時還成為了全球第三大晶圓代工廠;第五年營收突破10億美元……要知道,十幾年後的華芯一直只能在全球代工市場排第五。

也就是說,發展了十幾年,反而倒退了……在灣電沒出手前,華芯前五六年的發展就像是開了掛一樣,猛的一批。

因為人家的確優秀,所以夏景行和梁猛松都沒什麼不好意思承認的,復興半導體就是在抄華芯的作業。

鄧元鋆突然道:“我記得魔都政府不是承諾過我們嗎?當復興半導體的10億美元投資到位,並把廠房建起來,裝置安裝好,開始正式運營後,會視訂單情況給予我們一筆貸款支援.”

梁猛松點頭,“對,是有過這樣的承諾,如果他們能給予我們幾億美元貸款,融資倒是可以少融一點,融20億美元就行了。

等京城工廠運營以後,我們找京城政府也要幾億美元的貸款.”

夏景行心中一動,梁猛松帶隊搞技術研究和技術管理還行,與政府打交道、財務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就差了點。

回頭要安排一個大陸出身的、熟悉行情的cfo過來幫他分擔一下工作才行。

“如果復興半導體進行b輪融資的話,估值怎麼計算呢?現在也還沒正式運營,營收也約等於沒有.”

夏景行一邊說話,一邊用目光打量列席的股東。

“比投入的10億美元多一點就行了,高也高不到哪裡去.”

“我看行,大概估一下就行了,別耽擱了發展.”

“對,景行你直接拍板定了就行了.”

……股東們表現的都很佛系,似乎一點也不在意估值問題。

這是因為在場的所有人都在復興半導體和復興工業產業基金有佔股和持有基金份額。

若是由復興工業產業基金投資復興半導體,約等於左手倒右手,所以眾人都不是特別的計較。

明白了這一點,夏景行也不再徵詢眾人的意見了,一錘定音道:“那好,安排一個會計事務所對公司審計一下就行了,然後由復興工業產業基金直接注資復興半導體,全力推動魔都工廠量產和建設第二座晶圓廠.”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風生水起

貪嘴的大牛

開局扶貧系統,我能透視大眾餘額

一枝清風

旭旭寶寶

風起微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