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元鋆的話,讓列席的每個人都不由皺起了眉頭。

雖然不至於來一句百年前的名言“國家貧弱至此”,但和百年前的仁人志士一樣,心情是無比沉重的。

改開已經進行近三十年了,這期間,國內經濟發展迅速,用天翻地覆來形容也不為過,各行各業都在拼命進行追趕,縮短與國際領先技術的差距。

但是,稍微高階一點的技術,還是掌握不了,一方面是技術封鎖,另一方面則是基礎太差,需要時間來彌補。

小小的一個手機,所需技術、元器件,超過九成都有賴進口,不得不令人嘆息。

夏景行注意到眾人表情,笑著說:“這有什麼關係,如今是全球化時代,講究產業分工。

需要技術授權,需要什麼元器件,那就去買好了。

只要我們手機造出來了,以國人的勤勞,配套的產業鏈要不了幾年就能給你弄好,水平直接看齊世界一流.”

這可不是夏景行胡說,而是事實就是這樣。

二十一世紀,頭一個十年,外資手機廠商在國內跑馬圈地,波導、聯想只能淪為低端產品的代名詞;當產業鏈養起來了,在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立馬崛起了華米ov這些大廠。

不過,他們在此時上馬智慧手機,還是在國內開發,扮演的是一個“拓荒者”的角色。

論難度,肯定要高於晚幾年才進場的華米ov。

十幾年後,國內講電子資訊產業,主要強調“缺芯”,現在叫“缺芯少屏”。

屏,指的是液晶顯示屏,面板。

剛剛鄧元鋆也彙報了,京東方前年才投建大陸第一條第五代tft-lcd生產線,並於今年實現了量產。

京東方發展也很艱難,國家財政累計補貼了超過3000個億,老韭菜們更是被割得慘不忍睹。

一葉可以知秋,連財大氣粗的京東方都生活艱難,更別說其他手機供應鏈的國內玩家了,很多連影子都還沒有。

不過,夏景行也沒氣餒,心裡不斷安慰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他看向鄧元鋆,一臉樂觀的說道:“你不是說現在國內有手機組裝公司和生產外殼的企業嗎?就從他們先扶持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鄧元鋆點點頭,說了一聲好,然後接著彙報自己蒐集的供應鏈資訊。

“龍旗控股集團,建立於2002年7月,專業從事手機設計、手機整機業務,並於今年5月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主機板上市……”“華勤通訊技術公司,成立於今年8月,業務方向是idh獨立設計。

這家公司成立時間雖然較短,但下個月首批手機產品就開始量產了……”“長盈精密,成立於2001年,從事模具零部件的生產和銷售……”“藍思科技,成立於2003年,從事手機玻璃螢幕製造,摩托羅拉那款銷售了一億多部的v3手機,其螢幕就是這家公司製造的,經此一役,藍思科技徹底在行業裡打響了名氣,還進入了三星的供應商體系,聽說諾基亞也有意跟她們合作……”……鄧元鋆報出一個又一個耳熟能詳的公司名字,聽得夏景行眼睛直放光。

雖然全是外殼、螢幕、手機組裝這些不起眼,技術含量低的公司,但還真讓鄧元鋆挖到寶貝了。

拿藍思科技來說,蘋果手機對螢幕透光率等引數要求極高,蘋果之前一直合作的曰本、灣灣代工廠商都做不出來,最後是輾轉找到了藍思科技,才把滿足多點觸控技術的手機螢幕給製造出來。

夏景行安排鄧元鋆考察供應鏈的時候,同時叮囑對方多留意國內的公司。

因為能滿足技術的條件下,肯定優先考慮把訂單給國內的企業。

還有就是,國外的企業規模都很大,不需要他們產業併購基金的投資。

而他設立產業併購基金的意義,一方面是穩定供應鏈,另外一方面也在打投資增值的主意。

投資增值,肯定投國內目前還屬於起步階段的企業,最划算,收益也最高。

這是他的一石二鳥之計。

夏景行手指敲打了幾下桌面,看向鄧元鋆,說:“跟這幾家企業聊聊,看看能不能投資他們?如果願意接受投資,將來優先給予手機訂單.”

鄧元鋆皺眉,“夏總,這些企業也不算什麼高科技,產業附加值很低,投資回報率也不高。

就拿手機組裝廠來說吧,那是他們求著我們手機公司下訂單,不可能卡我們脖子,因為同型別企業實在太多太多了,不存在什麼稀缺性。

真要投資,我覺得還是投資晶片……”鄧元鋆頓了頓,忽然覺得有些不對,笑著改起了口:“也對啊,也沒什麼好投的,這點錢砸進晶片產業,恐怕連大點的浪花都翻不起一個.”

“晶片,我有考慮,但我們目前還是重點攻關智慧手機的研發.”

夏景行笑著說:“等智慧手機問世了,晶片設計就正式提上日程吧!用老一輩的話說,我們現在是集中力量幹大事.”

夏景行估摸著,等最近投資的這批企業成長起來了,那手裡掌握的資金量就真的上來了,可以去挑戰一下高難度的產業。

目前的話,實力還不允許。

飯得一口一口吃,目前還不能去好高騖遠。

鄧元鋆點點頭,“那好吧,我們就先從最簡單,最基礎的供應鏈投起。

我們會成長,他們也會成長,說不定搞代工的哪天就開始造晶片了,造手機螢幕的也開始搞代工了.”

夏景行輕笑,對方還真說對了,國內這個時代崛起的民營企業家魄力還是很足的,還真有不少在不斷拓寬自己的生存空間,向高階技術領域進軍。

“哦,對了,每個行業的公司投兩家!”

夏景行提醒了一句。

鄧元鋆先是皺眉,但很快反應了過來,這也是一種制衡手段。

“哦,夏總,有家造消費電子電池的企業,名字叫做atl,他們股東急需退出,曰本tdk集團有意收購這家初創公司。

我瞭解了一下,覺得我們可以嘗試收購這家企業.”

夏景行感覺滿地是寶啊,因為atl以後還要走出一個叫寧德時代的企業。

而atl本身也很有名氣,蘋果、三星、華米ov都在使用其電池,在鋰聚合物電池領域全球份額接近50%。

“好,你迅速去接觸一下,我們收購掉,總好過賣給外資.”

夏景行手一揮,非常爽快的就同意了方案。

這個時代有不少的中國名牌都被外資給併購了,一方面是外資想剪除潛在對手,防止中國向高階製造進軍,另外一方面還有想迫切拉外資入駐的長官在推波助瀾。

去年差點9億賣掉年銷售額138億元的格力,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

原因讓人聽了腦殼大,當地大佬說,我們當地迫切需要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空投箱一時爽,一直開一直爽

一書成神

天人亂舞

丁與丁尋

從網劇殺到影視圈,成為頂級導演

照月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