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蘇關係基本正常,蘇聯將尖端科學技術推廣到中國。

原子能應用目的有和平和非和平。

非和平應用自然就是用於打仗,而和平應用就是核電站或者放射性同位素。

當時關於蘇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科學技術展覽會,分別在上海、廣州、重慶展出。

其實原子能就是核能,是原子核聚變釋放出來的能量。

原子能應用的原理很簡單。

將鈾235原子核裂變釋放巨大能量就是原子彈,如果控制裂變的速度,就成核反應堆,若再加上其它裝置,就成了核電站。

如果將氘原子核聚變釋放巨大的能量,就是氫彈。

但是要實現上述反應,很困難。

想獲得高純度足夠量的氘或鈾,以及純熟使其裂變或聚變,沒有一定的工業和技術水平是實現不了的。

這次蘇聯來的展覽是和平利用原子能,介紹原子能電站的基本原理與結構,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等。

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像人一樣會衰老,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衰變,衰變時以發出射線的形式釋放微小的能量。

這種射線可應用於工農業醫療等各個方面,比如殺死癌細胞,地質探測,選育作物優良品種,或者研究吃下去的藥在人體中的動向等。

外公說放射性同位素種類很多,應用也非常廣泛,唯一麻煩是它的射線對人體有害,需要有完善的防護措施。

在科學技術展覽會上,外公擔任講解員,負責為參觀者介紹原子能的基本知識和物質結構。

後來,外公順利從中山大學畢業。

他的那個好室友飛往武漢大學任教,而也有其他同學踏上了保家衛國的國防崗位。

外公則回到自己的家鄉,從事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工作。

臨走前,同窗好友合影留念。

大家的願望是,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做出非凡的貢獻!

1960年8月至1961年3月期間,外公協助醫學院建立放射性同位素應用工作室,負責安裝除錯儀器。

外公第一次去時發現,工作地點就是一間空蕩蕩的大房間,連一個電源插座都沒有。

不得不說,這是工作上碰到的第一個難題,因為外公並不懂如何安裝電源插座。

於是外公找了些書學習相關電工知識,併到實驗樓進行察看對照,很快便弄懂了火線零線保護線對應插座三個點。

於是他從倉庫領回全套電工工具,順利地完成了電源插座的安裝工作。

通電後,外公一臺一臺地開箱檢查那些嶄新的儀器是否能夠正常運作。

那時電子儀器沒有現在完善的售後和保修服務,如果出現故障很麻煩,必須寄回廠家,耗時要幾個月。

外公檢測的十幾臺儀器中有三臺出現了故障,按常規這三臺儀器可以退回生產廠家,外公的工作也就可以提前圓滿結束。

但外公為了這些儀器可以早日投入使用,居然自己大膽地開啟儀器,獨自開始修理起來!

兩天過後,外公順利排除了兩臺儀器的故障,就差一臺64進位定標器的故障還沒有排除掉。

這種儀器是放射性同位素測試中最主要的一種,外公還重點學習過,也專門開啟測試過,原理結構他都很熟悉,想著修理好應該不困難。

但後來他折騰來折騰去都沒修好,當他百思不解時,正巧有些人走進來視察,外公猜想可能是醫學院組織的驗收專家。

他們之中有一個人在外公旁邊駐足觀察,外公覺得他可能是個行家,便主動與之交談。

原來那人是搞地質探礦研究的,經常用到這種儀器。

那個人讓外公改變一下反饋迴路中一個電阻的大小就可以排除故障。

外公照做了,果然修好了,但至於是為什麼,就連那個專家都說不清楚,他只是說自己遇到這種問題時就是那麼修的。

也就是那個時候,外公覺得自己雖然在學校學了不少知識,但工作中仍會碰到很多新的問題是課本無法解決的,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的學習。

1961年3月後,外公去了一家鋼鐵廠工作,從事放射性同位素在鋼鐵生產中的應用。

外公負責儀器測量,並培訓三個儀表工。

那三個人是轉業的防輻射兵,也就是對付敵人放原子彈的特種兵。

外公他們測量的儀表,部隊大都用過,但外公要求他們不但要會用,還要懂得修理。

外公給他們講解修理知識,從最基本的元件講起,但他們都記不住。

外公覺得自己可能是“紙上談兵”了,於是他就開啟儀器,對著實物講,可那三個人還是聽不進。

後來外公直接給儀表通了電,在工作狀態下講,可以說非常形象和實用,但他們仍舊對外公的話充耳不聞。

外公納悶了,是自己的理論太深,還是他們不想學?

外公說,他們其中一個人很愛抽菸,一旦外公開始上課他就接連不斷地抽。

他說抽菸是為了打起精神聽下去,但外公看到他數次抽著抽著眼睛就睜不開了,最後乾脆直接頭一傾下就入睡了。

另外兩個人也是聽了二十分鐘不到就哈欠連連,上下眼皮不停地打架。

他們告訴外公,以前在部隊是絕對不準開啟計量儀的。

外公說難道你們不想開啟看看儀表裡面有什麼麼?

外公讓他們隨意開啟進行檢測,並鼓勵他們大膽開啟,不要怕弄壞,但那三個人對於這種事情沒有任何興趣,好像本身就非常討厭學習,學不進也記不住。

不過那三個人也有優點,比如自習課上,居然積極主動地跑去種菜!

他們好像很有力氣,開墾荒地一大塊,吃得苦不怕髒,敢於下糞池掏大便。

這些對他們來說都是義務勞動,種出的青菜他們也無償地交給食堂。

那個年代幾經災荒,國家物資十分稀缺。

但是外公的工作每天都接觸放射性物質,屬於特種職業,按規定應該有特殊供應品,也就是營養品。

但是那個年代又去哪裡要營養品呢?

連牛奶都很少有啊!

外公和普通職工一樣,每月定量一斤肉,全部人一起吃大鍋飯。

外公他們的營養嚴重失衡,體質也不健全,難以抵抗放射性輻射的傷害,長此以往,對於身體健康是有害甚至十分危險的。

可以說,外公他們是在捨身為國家做事。

領導也很關心他們,好不容易才弄到一大卡車甘蔗,外公他們實在太餓了,就天天啃甘蔗。

於是外公明白了,那三個人可能真的不是完全不想學,而是因為營養失衡,腦力不足,坐下來稍微用腦就打瞌睡。

他們吃甘蔗熱量高,體力有一把只好去種菜了!

但是體力不等於腦力,所以學不進的,依然學不進。

外公用四句話概括了他當時工作與教學的經歷:聽課一刻頭疲累,口吸香菸人已睡,特殊崗位無特供,無私無畏兵可貴!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步步為陷步步情

南婷十三後

被迫攻略男主中

大蔥批發商

重生後太子對我窮追不捨

阿梨魚

重啟:大世界

道友吃槍子兒嗎

人在JOJO,開局時停3秒鐘

大智若驢

葉羅麗仙子強勢入鬥羅

梔虞琳兒